簡介
坭興陶,又名坭興桂陶,以廣西欽州市欽江東西兩岸特有紫紅陶土為原料,將東泥封閉存放,西泥取回後經過四至六個月以上的日照、雨淋使其碎散、溶解、氧化,達到風化狀態,再經過碎土,按4:6的比例混合,製成陶器坯料。東泥軟為肉,西泥硬為骨,骨肉得以相互支撐並經過坭興陶燒制技藝燒制後形成坭興桂陶。
坭興桂陶的藝術魅力在於“古銅陶鶴(褐)、自然陶彩、陶刻技藝、陶藝造型”四寶。坭興桂陶是特定陶土、藝術創作、高溫窯煉三者融合的產物。陶土、高溫結合產生神奇的陶褐(鶴)與陶彩,藝術家的陶刻藝術、陶藝造型與高溫陶土融合後使坭興四寶形成其獨具特色的藝術,這正是坭興桂陶的魅力所在。
自然陶彩———天然素麵,自然窯變產生陶彩。
古銅陶鶴(褐)———色澤以獨特的古銅、褐色為基調。
陶刻藝術———泥質細膩,可塑性好,藝術家可在陶坯上任意用刀進行陶刻線畫,經煅燒後形成藝術作品。
陶藝造型———使用特定陶土,經過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坭興陶燒制技藝燒制,其特定的陶土和獨特的燒制技藝,使其具備陶藝造型創作的各種優勢。
四大名陶之一
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欽州坭興陶藝作品於1915年參加美國巴拿馬舊金山舉辦的國際博覽會上獲
得金獎,名列中國四大名陶。與江蘇宜興紫砂陶、雲南建水、四川容昌陶飲譽中外。近百年來,多次參加國際和國家級展覽會評比並獲得大獎40多項,坭興陶產品遠銷東南亞,東歐,美洲以及港澳台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歷代坭興陶珍品被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中國科技館、中國軍事博物館、台灣歷史博物館、南京歷史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館、廣東、北京、天津、大連、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江西、安徽、內蒙古、澳門等二十個省、市工藝美術館和美國、德國、新加坡、日本、義大利、法國、俄羅斯等國家博物館或藝術館收藏。最近,坭興陶“連心碗”被指定為國賓禮品贈送東協十國領導人。歷史
坭興陶古稱越陶。民國九年(公元1921年)城東七十里平心村農于山麓發現逍遙大冢,內藏寧道務陶碑一方,旁有陶壺一個,此碑刻有唐開元二十年(公元733年)字樣。迄今(2006年)已歷1273年,民國二十八年夏,醴江處士林繩武對寧道務陶碑進行了考證:“此志民紀九年出土,於欽江上游距城七十里之平心村,質為陶土,初出土時,異常鬆脆破為大小十塊,村人任意分藏,無人辨別其朝代及人物。十七年武因總纂縣誌,遍搜金石,始發現為陶刻,既而匯集塊片,合讀首尾,始知為唐刻,且知為寧越郡(即現欽州市)第五世刺史寧道務墓誌……吾國數千年志著錄,未曾有千言以上之陶刻,此志乃達千六百餘言……而道務乃中國第一陶刻也,今國人漸知欽縣陶產,遠邁宜興……”。
欽之坭興,盛於清朝鹹豐年間,胡老六創製吸菸小泥器,精良遠勝蘇省之宜興。亡後潘允興、尤醉芳、鄭金聲相繼而出,研究日精。當時生產的產品有各種吸菸小泥器、茶壺、小花瓶和文具。從事此項生產的有40多家,其中較負盛名的有“黎家園”、“仁我齋”、“符廣音”、“麥興記”、“潘允馨”等家。
至清同治年間,從事坭興工藝的人家,大都聚居於市城南魚寮橫街設店經營,形成一條坭興巷,即“菸斗巷”。
清光緒年間,坭興陶,已馳名於各省。自欽設道署後,官員來往較多,無不購坭興陶帶出外省,名傳各地。清末民初期間曾參加世界性的陶藝評比,均獲大獎。
據台灣台北市印行的《欽縣誌》記載:“清光緒二十九年,李象來欽做官,曾由官家開設坭興習藝所,在其產品的底部有‘欽州官窯’小方印。”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收藏的晚清、民國時期製作的坭興陶器有二十多件,其中一件為風格獨特的白泥紋瓶,瓶高29.8厘米,器底落印陽紋“欽州官窯”款。從它的胎體和製作工藝斷定其使用的泥極細膩,燒成後都經過磨光,有玉質效果,這是它區別於其它窯口生產的陶器的主要特徵。
考證坭興陶的歷史,在清朝中葉時期,還沒有確切的名稱,至清朝鹹豐年間,欽州陶器發展鼎盛,坭器得以廣泛興用,故得名“坭興”。坭興陶產品主要有茶具、文具、食具、咖啡具、花瓶、花盆、熏鼎及仿古製品等八大類,以及電熱炊具等系列產品,花色品種達六百餘種。大的有高達二米的大花瓶,小的有直徑僅三厘米的小茶杯。其中以各式茶具、花瓶筆筒、盆景和食具最負盛名。
欽州坭興陶,歷史悠久,馳名中外。早在1915年美國召開的“巴拿馬運河開航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組團參加國際大賽,欽州坭興陶就榮獲金牌獎。
欽州坭興陶藝人名傳四海。從清朝起,曾被光緒皇帝、袁世凱、段其瑞召見。新中國成立後,坭興名家榮幸地受到朱德、鄧小平、華國鋒、李鵬等國家領導人接見。歷代詩人、著名的書畫藝術家對欽州坭興陶情有獨鍾紛紛作詩讚譽。
1997年國務院頒布的《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中,欽州坭興陶和廣西“壯族織錦”一起列入被保護的民族特色工藝品。欽州坭興陶當屬廣西兩件寶之一。
特點
欽州坭興陶製作工藝是世代相傳的。藝人們利用具有很強可塑性的泥質,在器皿坯體上雕刻詩文和繪畫,詩文內容高雅,繪畫主要以山水花鳥為題材,富有中國畫白描風格。在坭坯上按預先設計好的圖樣雕刻,如仙女散花、桂林象山、水月洞、八仙過海或各種花、鳥等,刀法老辣、古拙,工藝精湛,運刀如運筆。坯體上刻出花紋後,再在刻痕中填上另一種坭料,例如填以白色坭料,趁坭濕時填充融合,可以燒出紅器白花,白器紅花的效果,使坭興陶在單純古樸中透露出一種又醇又濃的人文味,是一種雅致的工藝品,又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博得了人們的喜愛。
坭興陶在燒制過程中可產生窯變體。在製作過程中不添加任何陶瓷顏料,過去,在傳統工藝的燒制過程中,其顏色多為朱色或紫紅色。偶爾有1 個或少數幾個產品產生深綠色或古銅色的“窯變”體,是無法預測和控制的,素有“窯寶”之稱。欽州坭興陶的“窯變”技術,堪稱“中國一絕”,
坭興陶產品經窯變,表層還保留著朱色或紫紅的原色。經打磨去表層後才發現其真面目,形成各種斑斕絢麗的自然色彩,若隱若現古銅、墨綠、紫紅、虎紋、天藍、天斑、金黃、栗色、鐵青等諸多色澤,質地細膩光潤,具有很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坭興陶,耐酸耐鹼。無毒性(鉛鎘釋出量幾乎為零),它獨具透氣而不透水的天然雙重氣孔結構,有利於食物長久儲存。實踐證明茶葉置於坭興陶罐數年而無霉變。茶具泡茶,味正醇香,隔夜而色味不變。久用之空壺沖入白開水仍有芳香茶味,乃茶具上品。坭興花瓶插花,花艷葉茂、經久不謝;尤其桃李,更可開花結果;坭興食具盛裝食品,暑天隔夜不餿。這些都是坭興陶獨具的特點。
目前,從事坭興陶生產的廠家大小共15家,從業人員約1100人,年產值約2000萬元,主要生產工藝陶、日用陶。
簡介
歷代坭興陶珍品被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中國科技館、中國軍事博物館、台灣歷史博物館、南京歷史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館、廣東、北京、天津、大連、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江西、安徽、內蒙古、澳門等二十個省、市工藝美術館和美國、德國、新加坡、日本、義大利、法國、俄羅斯等國家博物館或藝術館收藏。2006年,坭興陶“連心碗”被指定為國賓禮品贈送東協十國領導人。
古稱越陶
據史志記載:我欽陶器,諒發明於唐以前,至唐而益精緻。民國九年(公元1921年)城東七十里平心村農于山麓發現逍遙大冢,內藏寧道務陶碑一方,旁有陶壺一個,此碑刻有唐開元二十年(公元733年)字樣。迄今(2006年)已歷1273年,民國二十八年夏,醴江處士林繩武對寧道務陶碑進行了考證:“此志民紀九年出土,於欽江上游距城七十里之平心村,質為陶土,初出土時,異常鬆脆破為大小十塊,村人任意分藏,無人辨別其朝代及人物。十七年武因總纂縣誌,遍搜金石,始發現為坭興陶,既而匯集塊片,合讀首尾,始知為越陶,且知為寧越郡(即現欽州市)第五世刺史寧道務墓誌……吾國數千年志著錄,未曾有千言以上之坭興陶,此志乃達千六百餘言……而道務乃中國坭興陶也,今國人漸知欽縣陶產,遠邁宜興……”。
欽州坭興
盛於清朝鹹豐年間,胡老六創製吸菸小泥器,精良遠勝蘇省之宜興。亡後潘允興、尤醉芳、鄭金聲相繼而出,研究日精。當時生產的產品有各種吸菸小泥器、茶壺、小花瓶和文具。從事此項生產的有多家,其中較負盛名的有“黎家園”、“仁我齋”、“符廣音”、“麥興記”、“潘允馨”等家。
至清同治年間,從事坭興工藝的人家,大都聚居於市城南魚寮橫街設店經營,形成一條坭興巷,即“菸斗巷”。
清光緒年間,坭興陶,已馳名於各省。自欽設道署後,官員來往較多,無不購坭興陶帶出外省,名傳各地。清末民初期間曾參加世界性的陶藝評比,均獲大獎。
據台灣台北市印行的《欽縣誌》記載:“清光緒二十九年,李象來欽做官,曾由官家開設坭興習藝所,在其產品的底部有‘欽州官窯’小方印。”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收藏的晚清、民國時期製作的坭興陶器有二十多件,其中一件為風格獨特的白泥紋瓶,瓶高29.8厘米,器底落印陽紋“欽州官窯”款。從它的胎體和製作工藝斷定其使用的泥極細膩,燒成後都經過磨光,有玉質效果,這是它區別於其它窯口生產的陶器的主要特徵。
歷史
考證坭興陶的歷史,在清朝中葉時期,還沒有確切的名稱,至清朝鹹豐年間,欽州陶器發展鼎盛,坭器得以廣泛興用,故得名“坭興”。坭興陶產品主要有茶具、文具、食具、咖啡具、花瓶、花盆、熏鼎及仿古製品等八大類,以及電熱炊具等系列產品,花色品種達六百餘種。大的有高達二米的大花瓶,小的有直徑僅三厘米的小茶杯。其中以各式茶具、花瓶筆筒、盆景和食具最負盛名。
欽州坭興陶,歷史悠久,馳名中外。早在1915年美國召開的“巴拿馬運河開航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組團參加國際大賽,欽州坭興陶就榮獲金牌獎。
欽州坭興陶藝人名傳四海。從清朝起,曾被光緒皇帝、袁世凱、段祺瑞召見。新中國成立後,坭興名家榮幸地受到朱德、鄧小平、華國鋒等國家領導人接見。歷代詩人、著名的書畫藝術家對欽州坭興陶情有獨鍾紛紛作詩讚譽。
1997年國務院頒布的《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中,欽州坭興陶和廣西“壯族織錦”一起列入被保護的民族特色工藝品。欽州坭興陶當屬廣西兩件寶之一。
2008年欽州坭興陶燒制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3年1月,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正式批准授予欽州市“中國坭興陶之都”稱號。
繼承
欽州坭興陶製作工藝是世代相傳的。藝人們利用具有很強可塑性的泥質,在器皿坯體上雕刻詩文和繪畫,詩文內容高雅,繪畫主要以山水花鳥為題材,富有中國畫白描風格。在坭坯上按預先設計好的圖樣雕刻,如仙女散花、桂林象山、水月洞、八仙過海或各種花、鳥等,刀法老辣、古拙,工藝精湛,運刀如運筆。坯體上刻出花紋後,再在刻痕中填上另一種坭料,例如填以白色坭料,趁坭濕時填充融合,可以燒出紅器白花,白器紅花的效果,使坭興陶在單純古樸中透露出一種又醇又濃的人文味,是一種雅致的工藝品,又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博得了人們的喜愛。窯變
坭興陶在燒制過程中不添加任何陶瓷顏料可產生窯變體。過去,在傳統工藝的燒制過程中,其顏色多為朱色或紫紅色。偶爾有1 個或少數幾個產品產生深綠色或古銅色的“窯變”體,是無法預測和控制的,素有“窯寶”之稱。欽州坭興陶的“窯變”技術,堪稱“中國一絕”。坭興陶產品經窯變,表層還保留著朱色或紫紅的原色。經打磨去表層後才發現其真面目,形成各種斑斕絢麗的自然色彩,若隱若現古銅、墨綠、紫紅、虎紋、天藍、天斑、金黃、栗色、鐵青等諸多色澤,質地細膩光潤,具有很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價值
坭興陶,耐酸耐鹼。無毒性(鉛鎘釋出量幾乎為零),它獨具透氣而不透水的天然雙重氣孔結構,有利於食物長久儲存。實踐證明茶葉置於坭興陶罐數年而無霉變。茶具泡茶,味正醇香,隔夜而色味不變。久用之空壺沖入白開水仍有芳香茶味,乃茶具上品。坭興花瓶插花,花艷葉茂、經久不謝;尤其桃李,更可開花結果;坭興食具盛裝食品,暑天隔夜不餿。這些都是坭興陶獨具的特點。2011年實現產值1.5億元,直接從事坭興陶產業人員約4000人,行業中有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1名,廣西省級工藝美術大師9名,欽州市級坭興陶工藝美術大師51名。
發展
能觸到坭興靈魂的人,就是窯神,就能燒出窯寶——坭興人
欽州坭興陶與江蘇宜興紫砂陶、四川榮昌陶和雲南建水陶同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陶】,“能在歷史長河中綿延一千三百多年,我相信坭興是有生命有靈魂的。
“只是不知道,千年來誰能觸到坭興的靈魂?”
祖師爺
應該是胡老六吧。這個坭興的祖師爺,一個讓坭興化蛹成蝶的老陶人。祖師爺胡老六當初在製作小菸斗時所作的三個新嘗試:棄沙土改用城西紅泥、棄缸改窯高溫煅燒、燒成後反覆打磨,只是為了讓自己所製作的菸斗更細膩更堅硬,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已這一改,燒成後的菸斗經打磨後竟細膩幼滑猶如玉質,且呈現出神秘的古銅色——這是欽州陶器第一次出現窯變。更沒想到,這一改制出的菸斗精良遠勝江蘇宜興而暢銷省內外。從而讓已有一千多年的欽州陶器開始有了一個自己的名字:欽州坭興陶。胡老六也許作夢都沒有想到,他在製作小菸斗時所作的二個新嘗試竟把欽州陶器帶進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欽州坭興由此誕生,且誕生在一個永遠變化無窮、神秘莫測的新天地中:這就是窯變的世界,這是中國陶領域中獨一無二的世界。
隨後,鄭金聲、潘允興等坭興巨匠相繼而出,以致於一時間有40多家生產坭興工藝的人家聚居在欽州那條名揚各省的小小坭興巷裡,而來往官員無不購買坭興器分贈親友,這是欽州坭興繁榮的開始。
走向世界
也應該是黎家兄弟吧。這是一對欽州坭興金牌第一人的親兄弟,一對使欽州坭興走向世界的兄弟。1889年,黎旭春、黎旭東倆兄弟開始覺得單用西泥造菸斗可以,但要製作精良的工藝品張力欠佳,經過無數次的嘗試,他們終於發現:西泥硬,可讓坭興更堅實更硬朗;東泥軟,粘性重,可讓坭興的結構更緊密更豐滿,兩者相混,軟六硬四為最理想的陶土,使坭興製品更晶瑩雅致。黎家兄弟這一將東、西泥相混,讓欽州坭興從此剛柔相濟,相輔相成,生命由此而更加豐盈。育滿著生命張力的欽州坭興,在黎家弟弟的準確造型中,在黎家大哥的精心雕刻下,所製作品更是遠近聞名,上門求寶者更是絡繹不絕。求寶者中有個廣州人梁公遠更是對黎家坭興情有獨鍾,曾大時購買運穗分贈親友,更曾輾轉數國,將兄弟倆所制的山水花鳥瓶一對,送去參加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並獲得金牌獎,這是欽州坭興第一次獲得的國際性獎項。 15年後,他們的後人製作的豬膽古瓶一對,參加1930年比利時獨立一百周年紀念會所舉辦的世界陶瓷展覽會,榮獲第一名,金質獎章,從而使欽州坭興享譽於世界工藝美術之林。
重塑輝煌
還應該是李四達、顏乾卿、顏釗明吧,這是在五、六十年代一群讓坭興重新輝煌的人。拉坯工顏乾卿造型準確,創造出許多式樣,車工顏非別出心裁的始創通花花瓶,更有雕工范念堂,擅長花鳥人物雕塑靈活精巧,生動傳神,還有能書能畫能雕的李四達,而燒工盧大、莫三,認火最有把握,燒出的坭興最適合火候,最滿人意。在這一群坭興匠人的努力下,那個年代的坭興產品質地細膩,堅硬結實,古樸幽雅,經過窯變及打磨加工,不上釉而富有光澤,呈現出金黃、紫紅、栗色、古銅、天斑、虎紋、鐵青、墨綠等天然色采,或晶瑩如玉,或色如雨過天青,或藍中帶白,所雕刻作品,獨具一格,遠銷國際市場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代表人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更應該是李人帡吧。這一個廣西唯一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一個背負著欽州坭興傳承重任的人,他把傳統工藝和現代創新結合起來,他設計和製作的200多種坭興新品種有半數獲國家和省部級獎,作品先後被20多個國家和地區收藏。他的作品《陶牛角》《海石花》獲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珍品獎,《四神掛碟》《巡天壁掛》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
《三輔黃圖》曰:“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取材於中國古天文學的《四神掛碟》,正是用這四種我國人民喜愛的動物,表達出某種吉祥、長壽、威猛、高貴的象徵與寄託。再細看蒼龍騰空飛舞,白虎撲跳勇猛,朱雀起飛雄健,玄武遒勁渾樸。且在這圓圓的掛碟中,感覺不到外圓對碟內構圖的限制,甚至覺得正是這外圓飽滿了圖畫,正是這限制性的外圓給了圖內形象以自然開闊的天地,它的宏大,遠遠超出了我們想像的範圍。李人帡就是這樣將深厚的精神力量溶入了這小小的坭興掛碟中,使人神往。
《巡天壁掛》則把炎黃子孫龍的圖騰、人類對月亮的依賴及由此產生的頂禮膜拜,花山壁畫的千古之迷融合在一起,給人以充分的想像空間;
而被國內近20個省、市人民政府收藏的《高鼓花樽》器表飾紋充分汲取銅鼓、壯錦、花山壁畫的藝術神韻,用凝練、流暢和富於變化的線條,表現出古人競舟、舞蹈和翔鷺穿梭往來等靈動飛揚的生活場景,充分展現了廣西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藝術魅力。
優美的造型、絢麗多彩的窯變顏色、豐富多樣的表現手法、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四者完美的結合,是李人帡作品的成功之處。
中國楷書雕刻第一人
劉明洲,這個當今中國楷書陶刻第一人,一個讓書法藝術深植於坭興陶中的人,一個讓坭興的生命更多彩的著名老書法家,深入對比宜興紫砂,景德鎮陶瓷、佛山陶瓷等中國名瓷,最後發現:最適宜刻字的,還是細膩瓷實的欽州坭興陶!1992年以來共創作了坭興刻字作品200多件,更有豬膽瓶收藏於廣東省工藝珍品館。
一代代的坭興人,都在用自己的手、自己的心、自己的智慧甚至生命去觸摸坭興,但,誰能觸到坭興的靈魂?
四體書法皆備的雕刻大師
王兆儒,“中國坭興陶都”最早的一位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也是第一批獲得“廣西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老陶藝家。曾先後應邀赴新加坡、澳大利亞和美國舉辦個人書法展及講學活動。他在陶器造型設計方面,悉心鑽研、溶古鑄今,別出新意;在陶藝雕刻裝飾方面,拓寬思路,把自己所擅長的篆、隸、行、草四體書法和嫻熟運用了半個世紀的篆刻刀法施於坭興陶上,給本無生命的陶器賦予了生動的靈魂,作品在全國工藝美術展賽中屢獲金獎。2012年,“欽州八景八體書法瓶”獲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第四屆中國美術陶瓷技藝大賽授予“評審提名獎”,更是對王兆儒陶藝造詣的高度肯定。
蟬翼雕刻創始人
而今,還有袁浩(字:惟皓,號至長)吧,把淺浮雕(薄意雕)雕刻技法運用到坭興陶雕刻上的第一人。陶器類作品上使用淺浮雕(薄意雕)雕刻技法,在全國也不多見。
由中央工藝美院畢業分配到深圳,再回到故土欽州的他,一次又一次地醉心於坭興陶的創作與雕刻。從坭興陶的設計推廣開始,到如今運用淺浮雕(薄意雕)創作作品,這不僅因為他在北京故宮留戀往返的日子中提升的藝術鑑賞造詣,更取決於他學習的不同時期、不同藝術風格的藝術創作方法。
陶器“蟬翼”雕刻藝術技法,為袁浩獨創並運用在坭興陶雕刻工藝中。是以淺浮雕(薄意雕)為基礎,通過體現國畫的意境、油畫的透視效果、堆塑的立體感觀,以細膩的刀法刻劃出圖案的一種雕刻藝術手法
“蟬翼”雕所刻劃出來的圖幅,厚度一般約0.5毫米,最厚不到1毫米,真可謂“薄如蟬翼、觀似疊嶂、觸若撫綺、神追游龍”。
惟皓“蟬翼”系列作品為全手工製作,均屬單品,雕刻的古典人物、花鳥魚蟲等作品立體、細膩、傳神,非常具有收藏價值及升值空間。
欽州坭興陶傳統的雕刻技法:是在坭興陶半成品的坯體上,用鋒利的鋼刀雕刻出文字喝圖案,氛圍平雕工藝和浮雕工藝兩大部分,平雕是在半乾稍濕得泥坯上進行,有線刻、鏤空、雕塑、鑲嵌等技法。浮雕是在全乾的坯體上進行,有高浮雕、低浮雕、陽刻與陰刻等技法。
在坭興陶上復活青銅金文的“中山女王”
王茁(女),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西書法家協會理事,欽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廣西民間工藝大師,文理雙碩士。幼承家學,傳承於其父王兆儒、義父王傳善,擅長古篆雕刻及理論研究,並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鮑志強門下學習陶藝。曾獲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作品展最高獎、全國首屆“張芝獎”書法大賽最高獎、文化部全國第十六屆“群星獎”等近百個獎項。其獨創以戰國“中山王”青銅器銘金文書法雕刻坭興陶,作品連續獲第二、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廣西工藝美術大師坭興陶精品創作工程金獎、廣西首屆“八桂天工獎”金獎、廣西首屆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銀獎,入展首屆中國-東協青年藝術品創作大賽獲獎作品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等藝術部門收藏。因其多次以“中山王”金文創作作品屢獲全國大獎而被譽為“中山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