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位於鎮東邊,距離村委會0.4 公里,距離鎮1.2公里。國土面積0.25平方公里,海拔1320米,年平均氣溫25 ℃,年降水量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茶葉、核桃等農作物。有耕地133畝,其中人均耕地0.82畝;有林地248.3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9戶,有鄉村人口163人,其中農業人口160人,勞動力9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0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45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1.5萬元,其中: 種植業收入10.3萬元,占總收入的48%;畜牧業收入9.1萬元,占總收入的4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3頭,肉牛5頭,肉羊0頭);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第二、三產業收入0.3萬元,占總收入的1%;工資性收入5.4萬元,占總收入的25%。農民人均純收入184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7人(占勞動力的 17 %),在省內務工7人,到省外務工8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9戶,共鄉村人口163人,其中男性85人,女性78人。其中農業人口160人,勞動力98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53人, 彝族10人,其他民族 0 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占人口總數的0%(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8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5%;享受低保16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1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占農戶總數的0%。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9.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90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茶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核桃產業。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33畝(其中:田69畝,地64畝),人均耕地0.82畝,主要種植糧食、茶葉等作物;擁有林地248.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63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以農田水利、交通道路為主的基礎設施差,主要體現在:壩頭、溝渠老化,由於水土流失,損壞程度大。2.村內產業量小質弱,抗市場風險能力低,主要體現在:分散經營,新發展產業尚未產生效益,境內無農產品加工企業。3.發展要求與投入有差距,一些產業發展需要投入,但由於農戶原始積累差,與產業投入不符。4.觀念轉變慢,部分農戶不能接受新事物、新技術,無長遠打算,發展滯後。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三村”工程建設統領農村工作全局,按照“生產發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要求,建立服務“雲鳳”兩城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打牢糧食基礎,提升畜牧產業,做優做大茶葉產業,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特色經濟,積極發展個私經濟,加大勞務輸出力度,使經濟成長率不低於12%,推動全村經濟社會持續、快捷、健康、協調發展。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 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9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0 %)。有39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0 %和100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戶(分別占總數的 72 %和 26%)。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0輛,機車3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9戶;裝有太陽能農戶0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69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1畝,有效灌溉率為 65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2 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洛黨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洛黨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3公里,距離中學2.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2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33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元(人均0元),一事一議籌勞285個(勞均3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