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學系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它在國土規劃、城市建設、資源勘察和管理、災害預防與預報、全球變化、環境監測等方面都得到廣泛的套用。該專業肩負為國土資源、城市建設、防災減災等部門,輸送具備地球科學專業知識和現代信息科學技術的複合型人
地質學專業
地質學主要研究地球的結構、物質成分、運動和演化歷史及相關科學問題的學科,與人類生存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承擔著支持、維護和改善人類生存系統的任務。根據學科發展和社會需求,採取高年級分流培養模式,目前重點培養如下方向的人才:(1)寶玉石和礦產資源方向:面向國土資源、建材、冶金、化工、寶玉石(含金銀貴金屬)等行業,培養礦產資源評價、礦物材料開發利用、寶玉石鑑定與商貿人才;(2)地球環境與災害防治方向:面向資源、環保和減災防災等行業,培養從事地球環境演化與全球變化研究、地質環境保護、災害防治等科研和管理人才;(3)岩土工程方向:面向城市和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培養從事岩土工程研究、工程設計、施工管理方面的人才。
相關學校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屬於理工結合性質的學院,是在原地球科學系基礎上於 2008年1月正式成立。學院設有三個系:球科學系、水科學系和地質工程與信息技術系。
目前,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教職工150名,其中,中科院院士3名、教授53名(博士生導師44名)、副教授33名、講師18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4人、講座教授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0人(其中海外3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跨新世紀人才培養計畫”獲得者4人,國家教育部、人事部“千百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培養人選2人,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學科研獎勵計畫獲得者1人,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畫”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獲得者5人。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設有“內生金屬礦床成礦機制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設備齊全的實驗分析系統,能夠開展各類地質樣品的微區、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包裹體研究及成岩成礦實驗等,擁有電子探針分析儀、微區X射線衍射儀、掃描探針顯微鏡、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高分辯率等離子質譜儀、等離子發射光譜儀、表面熱電離同位素質譜儀、穩定同位素質譜儀、連續流質譜儀、包裹體溫度-鹽度測定裝置、顯微雷射拉曼探針等先進儀器設備及磨片-制樣室。依託學院師資,建立了花崗岩、火山岩及成礦理論研究所、石油與天然氣研究中心、地球環境計算工程研究所、表生地球化學研究所,多媒體科教製作中心、礦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核能地質與環境工程研究中心等13個地球科學類研究機構。經教育部與科技部批准,主辦了《高校地質學報》。建立了南京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是我國歷史最久的地質學教育機構之一,至今已培養了大批優秀地學人才,其中兩院院士有23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4名。在八十餘年的歷史中,辦學傳統和特色可以概括為四句話:愛國奉獻,真誠團結,科學民主,求實創新。現每年招收地質學、地球化學、水文與水資源及地質工程共4個專業,約100名本科生。設有理科“地質學”和工科“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兩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涵蓋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水文學及水資源、礦產普查與勘探、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地質工程共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9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每年招收約90名碩士研究生和40名博士研究生。此外,還設有“地質學”博士後流動站。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在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中,擁有 “地質學”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和“水文學與水資源”專業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點。 “水文學與水資源”專業又屬江蘇省重點學科。經教育部批准設有國家理科地質學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普通地質學”、“地球系統科學”二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地質學和水文與水資源二專業被列為教育部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地質學、地球化學二專業列為江蘇省品牌專業,水文與水資源、地質工程二專業被評為江蘇省特色專業。
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是學院的兩項基本任務。在人才培養方面,主要造就高素質、寬基礎、創新型人才,從品德、知識、能力三方面進行全面培養。本科教學的課程體系包括寬厚的基礎課、核心必修課和前沿選修課。培養期間,進行兩次野外實踐教學:普通地質實習(以南京湖山為基地)和區域地質測量實習(以安徽巢湖為基地)。強調教學與科研融通,優秀本科生可以免試保送研究生,優秀碩士生實行碩博連讀。
近年來,出版各類教材20餘種,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7項,部省級教學成果獎15項。在科學研究方面,近年來承擔國家973計畫、國家86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以及企事業委託或國際合作項目共 500 餘項,年科研經費達2500多萬元。獲部省級科研成果獎50餘項,每年發表論文總數超過200篇(其中SCI期刊論文近百篇)。
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
在國際合作交流方面,學院與國內外幾十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合作交流關係。成功主辦了一系列國際、國內學術會議。邀請海外著名學者來校講學,同時,選派教師出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或開展合作研究。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進行國際化教學交流,例如組織學生參加貝加爾湖大地學聯合實習,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聯合進行天山野外教學實習等。
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前身為礦物地質學系)創建於1924年。她肩負著從科學技術上支撐孫中山先生建設經濟強國夢想《治國方略》的重任,迅速發展,並盛名海內外。1926年,第一任系主任黃著勛教授著《中國礦產》,並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是中國最早的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著著之一。同年,朱家驊(後任教育部部長、中央研究院首任院長、中央行政院副院長)從德國留學獲博士學位歸國加盟中山大學,後任系主任,與礦床學家謝家榮共同策劃由國民革命政府成立兩廣地質調查所。該所隸屬於中山大學地質系,開創了中國人於兩廣地區地質調查先河,首版兩廣地區地質圖、礦產圖,是當時國內4個最有影響力的地質調查所之一。先後當選為中央研究院或中國科學院院士之兩廣所和地質學系師生有朱家驊、謝家榮、孫雲鑄、樂森璕、斯行健、馮景蘭、楊遵儀、陳國達八人。在1952年國內高校院系大調整期間,中山大學地質學科整建制遷至長沙成立中南礦冶學院(今中南大學前身),後又分出中國科學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今併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從而進入體外發展階段。
1972年,中山大學復辦地質學專業。良好的區位條件,深厚的發展底蘊及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地球科學學科重新迅速走強,成為具有全球視野的培養地球科學高級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目前地球科學系建設有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人才培養體系。擁有地質學(理科)、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理科/工科)、地質工程(工科)三個本科專業,地質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涵蓋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和地球化學等二級學科,地質領域工程碩士授予權。擁有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廣東省重點學科。改革開放以來,地球科學系十分重視學生培養、學科建設和社會服務各方面的平衡發展。從上世紀90年代初起,為了適應環境問題和計算機技術的興起,我系在傳統地球科學的基礎上融入現代元素,分別發展了環境地質學及地球信息技術方向。
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是我國重要的地球科學研究基地,建有廣東省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探查重點實驗室,承擔了系列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專項、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項目)專題、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含重點基金)、全國高等學校博士點基金、廣東省科技攻關以及企業委託的資源環境地質調查等科學研究、產業技術諮詢任務。
廣州是中國最適宜居住和創業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全國乃至世界地學單位最集中、學科最齊全的地區之一。特別是,中山大學一直以學科門類齊全著名,地理、環境、城市規劃、生態、經濟、數學、力學等學科分布在同一校園。長期以來,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利用自身的便利條件,與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洋研究所、廣東省地質勘查局、國土資源部廣州海洋調查局、廣東省地質調查院、廣東省地質環境觀察總站、廣州地理研究所等在穗地質研究機構保持密切的聯繫和合作,與校內許多學科並肩開展學科交叉研究。
目前,全系擁有國家計畫招生類學生700多人。其中在讀本科生400餘人(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地質學專業),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近200人。此外,還有一批地質工程領域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