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層古生物學

地層古生物學

研究各地質時代不同生物群區系的科學。同一地質時代的生物群有其共同性,但在海洋中,因陸橋或洋流的隔離;在陸地上,因海水的隔離或地理環境不同,生物群也有差異。如早古生代的海洋有北極區、大西洋區、太平洋區、印度太平洋區;晚古生代因古地中海的隔絕,在北方有安加拉大陸及亞洲東部華夏古陸,在南方有包括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及印度次大陸的岡達瓦納大陸等。

概述

古生物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根據化石的垂向分布,研究生物進化發展的規律。它區別於“描述古生物學”,接近“理論古生物學”。它與生物地層學是互相滲透、互相交叉的姐妹學科。

地層古生物地層古生物

以往這兩學科常混為一談,例如,1909年比利時古生物學家L.多洛在《生態古生物學》一書中建議區分純古生物學和實用地層古生物學,並稱後者為生物地層學。此後,不少學者如Л.Ш.達維塔什維利等把這兩個術語視為同義語,也即沿用多洛的建議。1948年R.C.穆爾把研究生物發展歷史的古生物學稱為地層古生物學。1955年E.尼韋爾森發表的專著《地層古生物學》,按地質時代論述生物的發展和地理分布。但其內容仍然以“實用”為主,多半是生物地層問題。自尼韋爾森以來,探討生物發展規律的理論論文與日俱增,因此認為有必要把地層古生物學與生物地層學明確區分,前者屬於古生物學範疇,後者是地層學的一部分。

C.R.達爾文在《物種起源》和C.萊爾在《地質學原理》等名著中闡述的有機界的變遷、進化方式、絕滅機制及地質記錄不完全等問題,是地層古生物學的重要內容。

古生物學已經積累了極其豐富的進化證據,地層古生物學著重闡述生物進化中的重要事件,生物在進化上的突破和集群絕滅與地質歷史的關係。

進化方式的研究是地層古生物學的重要課題之一。按照達爾文的理論,在地層中生物的“無數過渡的類型一定曾經存在過”,因此他提出的進化模式是“同一綱中一切生物的親緣關係常常用一株小樹來表示”。達爾文的這個理論近代被稱之為譜系漸變論。達爾文當時曾指出他的學說中的一個難點:“如果物種是從其他物種一點點地逐漸變成的,那末,為什麼我們沒有看到無數的過渡類型呢?”“雖然它們必定曾經在那裡存在過,並且可能以化石狀態在那裡埋存著”。他解釋主要原因是“地質記錄的不完整”。近年來,N.埃爾德雷奇及古爾德等學者提出異議,他們以間斷平衡論來描繪物種進化的過程,認為物種是間斷式的躍進,缺乏過渡類型是客觀事實。P.C.西爾維斯特-布拉德利 (1977)根據古生物資料,綜合前兩種觀點提出第三種進化的模式,他稱之為網式物種形成。這個模式的主要過程是祖先物種在爆發式擴展到各地理區後,由於受不同的地理條件的影響而分化,形成不同的變異類型;又由於邊緣地區的雜交而成為多型種,經過多次分化,各變異類型在隔離的條件下最後形成許多新種。

地層古生物學家還重視各類生物在地史上的演化趨向和發展階段。

化石類群的絕滅,在地史上最大最明顯的有兩次,一次是二疊紀末期,另一次是白堊紀末期。關於集群絕滅的原因有許多假說。少數科學家試圖從宇宙發展尋找原因,大多數地層古生物學家相信地質歷史發展是集群絕滅的直接或間接原因。達爾文論斷“稀少是絕滅的預告”,為大量化石資料所證實。

地層古生物學地層古生物學

隨著古生物學及生物學理論的深入和新技術、新方法,包括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展,古生物化石的新發現,地層古生物學也會隨之得到發展。而古生物地理學和古氣候學的發展也需要地層古生物學提供的資料。

我國地層古生物學

地層古生物化石地層古生物化石

我國地質大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創建於50年代,是中國第一個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現有研究人員25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教授16人,副教授5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2人,具有博士學位者20人,占80%;具有碩士者4人,占16%,8人具有博士後經歷。長期的合作研究造就了一個高質量、高層次、結構合理、多學科密切結合、能夠解決一些複雜地質問題的學術研究梯隊。幾十年來一直是培育古生物學與地層學高級技術人才的重要基地,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員,為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畢業生中有一些已經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又是一個重要的科學研究基地,研究領域寬廣,綜合性強。除了多門類化石的分類學研究,還利用明顯的人才和多學科支撐優勢,開展了大量綜合性研究。近年來負責和承擔了許多國際合作項目、國家“攀登”計畫項目、“973”項目,“863”項目和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在歷史大地構造、生物古地理、古大陸再造、層序地層學和綜合地層學、大陸邊緣地質以及多層圈相互作用、古地理-古環境演變與沉積礦產資源的形成環境相關性等方面的研究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些方面接近國際領先水平。在長期的科學研究活動中,形成了明顯的研究方向。

在我國的研究劃分

1、高解析度綜合地層和年代地層自然界線:

以“地球發展階段論”和“節律觀”為指導,重視多學科的相互交叉滲透,充分運用多學科綜合研究手段對地球演化突變期的地質記錄進行岩石地層、生物地層、事件地層以及生態地層、磁性地層和同位素地層等多學科的高解析度綜合地層研究,揭示地層記錄中各種特徵演化的自然節律,重建地球演化突變期生物圈與沉積圈的協同演化和各種地質事件之間的相互關係。在此基礎上論證重要地層界線位置及其最佳化方案,使年代地層單元與地球發展演化的自然節律相對應,提高了年代地層對比的精度和可操作性,建立高分辨和高精度地層劃分和對比格架,解決一些重要地層界線在不同沉積相區地層的高精度對比問題。把年代地層與地球演化的節律相結合,對現行的確定GSSP方法程式提出深化和改進方案,努力嘗試建立反映地球演化自然節律的新一代地質年代表。在這個地球科學的根本問題上有所建樹。以地球演化突變期重大地質事件及其關鍵科學問題的綜合研究為突破口,以帶動學科的深入發展,側重地球淺層系統的相互作用和環境演變過程研究。

2、層序地層和海平面變化:

以露頭層序地層為主,對各種沉積相區進行深入細緻的層序地層學研究,建立高分辨地層序列和地層格架與海平面變化旋迴,在層序地層學及其促進相關學科的發展方面形成一套較為系統的理論和方法,進一步完善了層序地層級別體系及其與天文周期的可能聯繫,試圖使年代地層系統反映地球和天體相互影響的自然周期。加速推廣露頭層序地層學在油氣資源與沉積礦產勘探和區域地質製圖方面的實際套用。從而在露頭層序地層學的理論、方法、實踐等方面提出新的認識,努力建立中國層序-年代地層系統,充實和完善地質年表。使我國在露頭層序地層學研究理論、研究方法和研究實踐上繼續保持國際領先地位。

3、古地理和古大陸再造:

以“全球構造活動論”的地球演化觀為指導,以全球古大陸再造為重點,綜合運用古地磁、生物古地理、沉積和古氣候等資料,重視GIS和計算機自動成圖等新技術和新方法的開發和套用,通過地球演化突變期沉積作用、地層格架、生物古地理、地球化學研究分析,研究大地構造分區和不同大地構造單元之間的演化關係。把古地理研究與地球動力學相結合,探討地球表層的行為及其與深部作用之間的關係。把古地理研究與盆地分析、岩漿活動、火山作用與地球的深部過程聯繫起來,重建地史時期地球動力學演化特徵,揭示地球的整體演化規律。這項研究將推動相關學科,包括歷史大地構造、沉積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古地磁及相關地理信息系統等研究的綜合發展。

4、微體古生物學:

除了微體古生物系統分類研究外,主要致力於微體古生物學綜合研究體系的建設,以微體古生物類群的系統古生物學、古生態學和生物地層學研究與古海洋環境、古全球變化研究相結合為特色,重點研究有孔蟲、鈣質超微化石、溝鞭藻等微體生物門類的生態學、地層學、氣候學和海洋學意義,特別重視在能源勘查以及海洋資源評價中的套用研究。可能將在海洋生物殼體的微量元素(Cd/Ca、Sr/Ca)、同位素(44Ca/48Ca)特徵與海洋生產力的關係、古厄爾尼諾(ElNino)的生物和生物化學信號識別、白堊/第三紀的界線事件和特提斯海的最高海相層層位研究等方向取得重要突破。

5、進化古生物學:

在進化古生物學方面的主要研究領域為軟體動物系統古生物學、古生態學及遺蹟化石學、古植物學、第四紀哺乳動物、古人類學及第四紀地質學。在系統古生物學、中生代生物地層學、華夏植物群和陸相遺蹟化石與環境關係、熱河動物群生態環境及埋藏、以及地史關鍵時期生物的絕滅-殘存-復甦-輻射型式等方面有望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在進化古生物學研究領域,除了要鞏固我校的研究特色以外,還要在下列幾個方面不斷拓展:(1)古生物學新概念、新理論、新技術方法的研究;(3)古生物學重大問題和熱點問題研究;(3)古生物學研究與重大地質問題研究的結合。

6、古海洋學:

重點研究南海海域的生物化石記錄、沉積地球化學記錄與高頻氣候變化,西太平洋—北印度洋表層熱傳輸及其對華南地區氣候變化的影響,孟加拉灣古海洋學信號對青藏高原構造隆升的回響。將在15萬年以來西太平洋—北印度洋溫鹽傳輸體系的變化特徵及其對我國西南地區的降雨影晌、350萬年以來孟加拉灣水域表層水團化學性質和營養度的變化與青藏高原隆升的耦合關係等方向可能取得重要突破。


孫雲鑄

我國古生物學和地層學的主要奠基人——孫雲鑄
孫雲鑄,古生物學家、地層學家、地質教育家。是我國古生物學和地層學的主要奠基人。他發表的《中國北方寒武紀動物化石》是中國第一部古生物專著
;他對無脊椎動物化石很多門類,特別是三葉蟲及各時代地層,尤其是寒武系做了開拓性研究;對地層界線、地史分析方法多有創見。長期主持北京大學和西南聯合大學地質系,培育了幾代人才。50年代,領導地質部教育司,積極規劃並參與教材建設,為新中國地質教育做出了重大貢獻。
孫雲鑄,字鐵仙,出身於一個官僚地主家庭。他少年時代正值清朝末期,民族危機極為深重,知識分子都發奮讀書,探求救國救民的真理。1910年,他15歲時,赴南京求學,深受當時“實業救國”、“科學救國”的思想影響,立志學習理工科。1914年,他中學畢業,考入天津北洋大學預科,1916年轉入本科,選擇了採礦專業。1917年,北京大學恢復早先的“地質學科”,創辦“地質學系”,他立即轉學來此,成為該系第一班的學生,於1920年以優異成績留本系任助教。當年正好有兩名中外地質學大師應聘到該系任教。一位是留學英國伯明罕大學、榮膺碩士學位、載譽歸國的李四光教授;另一位是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史古生物學家葛利普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葛利普在美國受到排擠,於是應中國政府和地質界同行盛情邀請來華工作。孫雲鑄在他們指導下從事教學與科研,在古生物學方面進展很快。孫雲鑄還與葛利普一起,兼任農商部地質調查所古生物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他們朝夕切磋,相互砥礪,孫雲鑄不僅大大得益於葛利普,而且對葛利普多方進行照顧,又促成了葛利普對中國的古生物地層學作出更多的貢獻。

1926年,孫雲鑄作為中國代表,出席了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的第14屆國際地質學會議,會後去德國留學,僅1年時間就完成了高水平的論文,於1927年榮獲哈勒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他即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1935年,他趁休假之機,赴歐美考察,結交了不少世界聞名的地層古生物學家,參觀了很多標準剖面。1936年,孫雲鑄回國之初,曾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與南開大學輾轉經湖南長沙等地,最後遷到雲南昆明,共同組成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孫雲鑄任該校地質地理氣象系系主任、教授。抗戰勝利後,北京大學遷返北平,他仍任該校地質系系主任、教授。1948年,孫雲鑄代表北京大學和中國古生物學會出席在倫敦召開的第18屆國際地質學大會和國際古生物學大會,會後回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孫雲鑄繼續在北京大學地質系任原職。1950年10月,我國成立了以李四光為首的全國性地質事業領導機關——地質工作計畫指導委員會,孫雲鑄擔任委員。1952年,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北京大學地質系與其他院校地質系組成北京地質學院,同時,地質部成立,孫雲鑄調任該部教育司司長。1955年,孫雲鑄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地學部的學部委員。1956年,他兼任地質部地質礦產研究所副所長。1960年,孫雲鑄又任地質部地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地層古生物研究室主任,研究古生物學、地層學,直至1979年病逝。
我國古生物學、地層學的重要奠基人

中國近現代地質事業與科學研究工作的發端,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葉,那時都是外國地質學家以客卿身份來華調查,採集標本,包括古生物化石,回國以後,撰文著書,公開發表。辛亥革命後,中國學者開創了自己的地質事業,但早期多滿足地質礦產勘查之急需,沒有或極少人從事古生物學研究,早期中國地質學家所采化石多送到國外鑑定。中國學者在中國直接從事古生物學、生物地層學之研究是從李四光、孫雲鑄開始的,而專門在此領域內工作時間之長、成果數量之豐、質量之優,則首推孫雲鑄。

地層古生物地層古生物

孫雲鑄的治學特點是善於把教學和科研結合起來,做到既出成果,又出人材;他又善於把點上的深入與面上的擴展很好地結合起來;他還善於從總體上把握一門科學的現狀、發展趨勢及其與相關學科之間的關係。他的科研活動可以分為4個階段:第1階段從1920年至1927年,第2階段自1927年至1937年,第3階段自1937年至1949年,第4階段為1949年以後。

第1階段是從他大學畢業到留學德國,這是他工作的開始。他在古生物門類上以三葉蟲為研究重點,在地層上以下古生界、尤其是寒武係為研究重點,進行深入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於1924年出版的《中國北方寒武紀動物化石》一書專門論述了寒武紀地層和三葉蟲化石。這是中國學者所寫的第一部公開出版的大型古生物學專著,受到國內外學者的普遍重視,這對中國古生物學發展史有著劃時代的重要意義。此書是《中國古生物志》的乙種第1號第4冊。這套大型古生物學專著系列叢刊在國際上受到高度讚譽。孫雲鑄是這套叢刊中第一個中國作者,此叢刊共出版了100多部,其中6部是孫雲鑄一人所寫。他還長期擔任此叢刊之編輯,對叢刊出版貢獻極大。孫雲鑄這段時期也廣泛研究了中國北方的寒武系、奧陶系,還涉及了中國南方的下古生界。1926年,他代表中國參加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第14屆國際地質學大會,作了《中國的寒武系、奧陶系與志留系》的學術報告,這篇很有份量的論文對中國的下古生界作了全面的概括,受到國際學者的重視和好評。

第一階段末,他留歐期間,在德國哈勒大學師從著名地質學家J.瓦爾特(Walther)教授,完成了博士論文。他又訪問了英國帝國學院的著名古生物學家W.W.瓦茲(Watts)教授,並與C.J.斯塔布菲爾德(Stubblefield)博士等相互切磋。當時他已是較成熟的古生物學家,得到瓦爾特和瓦茲兩位名家的指引,受到他們的淵博學識和學風的薰陶,使他擴展了學術上的國際交往,對他以後在中國地層古生物方面所作的廣泛貢獻有重要的影響。

第二階段是從孫雲鑄第一次留學歸來到抗日戰爭爆發前。他以寒武紀地層、三葉蟲化石之研究為中心和起點,繼續向縱深方向突進和向橫廣方向擴展。在三葉蟲研究方面,他出版了兩本《中國古生物志》。即《中國中部和南部奧陶紀三葉蟲》(1931年)和《中國北部上寒武紀之三葉蟲化石》(1935年),後者是在李四光教授

相關人物

孫雲鑄 殷鴻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