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宮[10]

地宮[10]
地宮[10]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地宮是石雕刻和石結構相結合的典型建築,是陵寢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安放死者棺槨的地方。地宮多見於帝王陵寢和佛教高僧。著名的地宮有秦皇地宮、宋陵地宮、乾隆地宮等。

基本信息

作用

地宮地宮

中國古代時,修建的專為死者在陰間使用的房子,是石雕刻和石結構相結合的典型建築,是陵寢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安放死者棺槨的地方。一般常見於帝王陵寢或貴族的墳墓。再有一種地宮是存在於古代寺廟修建的塔里,一般會存放一些高僧的舍利和法器等物。

後者是為埋藏“舍利”(佛教高僧遺體火化後的遺存物)在塔基下建的地窖。早期的塔舍利放在塔剎,南北朝漸興在塔下埋藏舍利。最初只是將放有舍利的寶函直接埋於地下,以後逐步發展為建地宮埋藏寶函。

構造形式

地下宮有一道石門,隧道有三道石門,構造形式和關閉的方法皆相同。每道門都是二扇,用銅包裹門樞,按在銅製的坎上。在門坎的平行線內面漢白玉石鋪成的地上,緊挨著石門下角裡面,鑿有兩個約有半個西瓜大小的石坑;對著這兩個石坑裡邊約二尺之地面上,也鑿有兩個淺坑(僅是兩個凹舀),並在這深淺坑中間鑿出一道內高外低的淺溝。另外每扇石門都預製好西瓜大小的石球一個,放於石門裡面的淺坑上。當奉安(下葬)禮成、關閉石門的時候,二扇門並不合縫,中間離有三寸空隙。然後用長柄鉤從石門縫伸進去,將淺坑裡的石球向外鉤拉,這石球就沿著已鑿好了的小溝滾進了門邊的深坑,合了槽,恰好頂住了石門。從此,除非設法破壞,這石門就不能打開了。

著名地宮

法門寺

寺里的珍寶,其數量之多、價值之珍貴,卻是在其他寺廟中見不到的。法門寺也可以說是一座罕見的文物寶庫。

法門寺位於陝西省扶風縣城北10公里的法門鎮。距西安百餘公里,是我國境內安置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的著名寺院,始創於東漢。原寺規模很大,寺內占地面積100餘畝,擁有24座院落,唐時有僧人500餘。寺內有一座八棱13層寶塔,高47米,1至12層共有89個佛龕,為仿木結構建築形式,每層有出檐斗拱,工精,紋飾華麗。塔底還有題額,分別為“真身寶塔”、“美陽重鎮”、“舍利飛露”、“浮圖耀日”等字。塔因年久失修,於1981年8月塔身半壁倒塌。1987年,國家撥款重建法門寺塔,在清理塔基時發現了石函封閉的地宮。地宮內珍寶之多,令人目眩。

法門寺地宮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大佛塔地宮,由磚砌踏步、隧道、前室、中室、後室等組成,全用石頭砌築,共有石門四道,建築構造宏偉壯觀,為唐時所建。地宮內的珍寶,最為貴重的是藏於八重寶函之內的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據專家考證、勘驗,認定這確是唐代皇帝多次迎奉的釋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也是已知世界上僅存的佛指舍利。

地宮內還有金銀器121件、玻璃器17件、秘色瓷器16件、石質器12件、鐵質器16件、漆木及雜器19件、珠玉寶石等約400件(粒),還有大批紡織物品。上述這些物品都是唐代內遷所藏,品種繁多,做工精巧,價值連城,為世所罕見。

經專家鑑定,確認這批稀世之寶有10個“世界之最”。

①地宮出土的4枚佛指舍利,是當今佛教界的最高聖物;

②地宮是世界上目前發現時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

③地宮文物陳設方式,是目前在世界上考古發掘中發現最早的曼荼羅密宗儀規;

④發現13枚玳瑁幣,是世界上目前發現的最為珍貴的古代貨帛品類;

⑤一套金銀荼具,是世界上發現時代最早、等級最高的宮遷荼具;

⑥長達1.96米的鎏金4輪12環金花錫杖,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時代最早、體形最大、等級最高、製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

⑦13件宮廷專用瓷——秘色瓷,是世界上發現有碑文記載證實的最早、最精美的宮廷瓷器;

⑧世界上古代絲綢品類和工藝品種最多的一次考發現;

⑨珍藏佛指舍利的八重寶函,是世界上發現最精美、層數最多的寶函;

⑩寶函上鏨刻的金剛界大曼荼羅壇場圖。

為什麼法門寺內藏有如許多的珍寶?原來法門寺系隋、唐皇家寺院。唐代皇帝先後八次來這裡迎奉舍利,每次迎奉之後,皇帝便回贈大量珍寶,這些珍寶便藏於地宮之內。

秦皇地宮

千百年來圍繞著秦陵地宮引發了許多神奇的傳說故事。《三輔故事》記載,楚霸王項羽入關,曾以30萬人盜掘秦陵。在挖掘過程中,突然一隻金雁從墓中飛出,這隻神奇的飛雁一直朝南飛去。斗轉星移過了幾百年,三國時期,寶鼎元年,有人送只金雁給名曰張善的官吏,他立即從金雁上的文字判斷此物出自始皇陵……這類神奇的傳說更是給秦始皇陵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坐落在驪山腳下的那座小山包就是秦始皇的墳墓,山包下便是那幽深而神秘的地宮。封土北側有寢殿禮儀建築群、飼官建築群,封土外有兩道長10千米的內外城垣,封土周圍及東西南北側分布著數百座地下陪葬坑,秦始皇陵園封土、地宮、內外城垣形制及其禮儀建築和布局都不同於先秦任何一座國君陵園。這座帝陵陵寢規模恢宏、設計奇特。陵園工程之大、用工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第一位記錄秦始皇陵的是史學大師司馬遷。他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留下160個字的記錄。《史記》記載始皇陵“墳高五十餘丈。”以當時的尺值折算其高度在115米左右。1961年當地文管本測量的高度為43米。1982年在8383部隊工程兵戰士的協助下,對陵墓封土再次進行了測量,測得結果是墳高55.05米。後來航空測量的海拔高度也與之相近。可見兩千餘年來的水土流失,封土高度比原來下降了二分之一多。封土底邊為長方形,南北長515米,東西寬485米,占地面積近25萬平方米。

陵園工程的修建伴隨著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當他13歲剛剛登上秦王寶座時,陵園工程也隨之開始了。古代帝王生前造陵並非秦始皇的首創。早在戰國時期諸侯國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風。如趙肅侯“十五年起壽陵”(《史記·趙世家》),還有平山縣中山國王陵墓也是生前營造的。秦始皇只不過是把國君生前造陵的時間提前到即位初期。陵園工程的修建直至秦始皇臨死時還未竣工縱觀陵園工程,前後可分為三個施工階段。自秦王即位開始到統一全國的26年為陵園工程的初期階段。這一階段先後展開了陵園工程的設計和主體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園的規模和基本格局。從統一全國到秦始皇三十五年,這9年當為陵園工程的大規模修建時期。《 史記》記載:“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經過數10萬人9年多大規模的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園主體工程。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到秦二世二年冬,歷時3年多是工程的最後階段。這一階段主要從事陵園的收尾工程與復土工作。儘管陵墓工程歷時三十七八年之久,整個工程最後仍然沒有竣工。當年爆發了一次波瀾壯闊的農民大起義,起義軍領袖陳勝、吳廣的部下周文率兵打到了距陵園不足數千米的戲水附近(今臨潼縣新豐鎮附近)。面臨大軍壓境、威逼鹹陽之勢,秦二世這位未經風雨考驗的新皇帝驚惶失措,情急之下召來群臣商討對策,他一副喪魂落魄的樣子,向群臣發出了“為之奈何”的哀求。一陣沉寂之後,少府令章邯建議:“盜已至,眾疆,今發兵近縣不及矣,驪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驚魂未定的二世皇帝當即迎合,拍板決定由章邯直接率領修陵大軍回擊周文起義軍。至此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園工程不得不中止。

秦陵工程設計者不僅精心選擇了一處風水寶地,對陵園總體布局的設計更是頗具匠心。秦始皇陵園以高大的封冢為中心,封冢外有兩道回字形夯土城垣,外城垣四面各置一門,東門位於封土正中的東西軸線上,門闕規模最大。內城除北牆開兩門外,其餘三面各開一門,尤其內城南門的闕門遺址至今仍屹立於封冢之南,蔚為壯觀。

幾千年過去了,秦陵那座高大如山的封冢仍然屹立於驪山腳下,當年那長達10千米的內外夯土城垣早已殘缺不全。現在能看到的只有內城西牆殘存的一段城牆。那一座座宏偉的地面建築早在兩千多年前就遭到項羽的焚燒,在殘存的廢墟上,考古工作者發現了陵寢建築群遺址,規模宏大,集中分布於封土北側、內城西半部。在封土西北的內外城垣之間還發現一處地面建築群。據清理的三組房屋建築基址來看似為飼官建築,飼官建築遺址的南北兩側還有幾組尚未發掘的地面建築,其規模也相當可觀。

20世紀60年代之前所有關於秦始皇陵的推測只能停留在文獻記載與傳聞的基礎上。1974年3月29日,當下河大隊西楊村生產隊的幾位農民一钁頭驚醒了沉睡的兵馬俑之時,它們立刻震驚了世界。這一驚人的發現,也撩起了秦陵神秘面紗的一角。

始皇陵是一座充滿了神奇色彩的地下“王國”,那幽深的地宮更是謎團重重,地宮形制及內部結構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千百年來引發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猜測與遐想。在司馬遷筆下僅留下極為簡略的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考古專家們以此為線索,努力尋找著能揭開秦陵地宮之謎的種種蛛絲馬跡。

宋陵地宮

北宋皇陵共分為四大陵區:趙弘殷的永安陵在嵩山太室山主峰峻極峰以北開陵後,趙匡胤的永昌陵在永安陵的西北400米處設陵,趙光義的永熙陵在永昌陵西北1000多米處設陵,是謂西村陵區;宋真宗的永定陵在西村陵區的正北再開新陵區,是謂蔡莊陵區;宋仁宗的永昭陵在蔡莊陵區正北再開新陵區,宋英宗的永厚陵設在永昭陵西北200米處,是謂孝義陵區;至此,帝陵區已延伸到洛河之濱,宋神宗的永裕陵只好“迎頭趕上”,在西村陵區以西3公里處開闢新的陵區,宋哲宗的永泰陵設在永裕陵西北600米處,是謂八陵陵區。

仁宗死後,停喪於宮中,然後朝廷派人赴鞏義市勘定陵址,選中的地方有兩個:一是永安縣(真宗時劃出今鞏義、登封、偃師三地交界處的陵區設定陵邑,名永安縣,徽宗時升為永安軍)城區,即今鞏義芝田鎮?鴉二是孝義堡(今鞏義城區)。當時大臣們討論認為,在永安縣城區建陵需要搬遷成千上萬的民戶,工程量太大,時間緊迫,恐怕在7個月內難以完工。宋代皇帝死後才開始建造陵墓,且7個月內必須下葬並把聖容也就是皇帝的靈魂歸於太廟。於是決定在孝義堡(即今葬地)建陵。當時,芝田的風水仙霍道全提出這地方不吉利(其實司天監的首選陵區也是永安縣城區),因為當時這地方叫“和兒原”,因此被認為此“非佳兆”。果然,不到4年,仁宗的繼位者宋英宗趙曙(仁宗有三子均早死,趙曙4歲時被抱養宮中,他系太宗之孫)就晏了駕(英宗繼位第4天就開始害病,臥床不起),還真應了“和兒”的讖語。

永昭陵和永厚陵陵區地域狹小,兩陵之間只有200多米的距離。過去兩陵的兆域幾乎是連線在一起的。如今,一條南北走向的新華路把兩陵切割開來。新華路的兩側高樓很多,有醫院、急救中心、賓館等。“按照文物法的規定,兩陵之間是不應該建高樓的。”某位宋陵專家這樣說。

宋神宗一生坎坷———王安石變法風雲激盪;戰場上的慘敗讓他聲淚俱下,直哭得滿朝大臣個個“不敢仰視”。這位奮發圖強的君王從此鬱鬱寡歡,“驚悸患病”,懷抱未竟之志“倉猝晏駕”。他葬身的永裕陵如今也是諸皇陵中保護最差的一個,10多個石刻雕像掉了腦袋,看守陵區的房子也被守陵員出租給一戶來自南方的人家。傅永魁甚至隱約覺得近年來永裕陵的石刻雕像又丟了頭。永裕陵附近煙囪林立,污水也流到了石刻雕像的腳下,而整個陵區則處在一個大坑之中。

宋哲宗當政期間國是日非,黨爭紛亂,他束手無策,“要做的事很多,卻不見做出一件”,種下了宋亡的禍根。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評論哲宗一朝政事時說“無窮之禍,自此貽之”,蔡京就是他的“遺產”。他死後,其靈柩在開封至鞏義的路途中飽受大雨,因道路泥濘靈柩沒能如期抵鞏,延誤了趙匡胤以來“七月而葬”的慣例。後來,他的屍骨被盜墓者拋在荒野,再後來,他的繼位者徽宗乃至欽宗死於異國他鄉,沒能歸葬“老墳”。也因此,北宋雖然有九個皇帝,鞏義卻只有“七帝八陵”。

“東陵(永裕)獅子,西陵(永泰)象,滹沱(永熙)陵上好石羊。”這是當地民眾的順口溜,評價的是宋陵諸陵石刻造像的得失優劣。其實,更多的石頭並不像石刻一樣在地面上守望皇陵,而是在地下為皇帝所用。

史載,修建哲宗的永泰陵時,僅取石材一項就動用工匠4600人,共採石27600塊。又動用士兵9744人、民夫500人,把這些石頭從二三十公里之外、崇山峻岭之中的偃師粟子山(這兒的石頭“岩棱溫潤,罕與為比”,雖日光長久照射也不容易風化)運到陵區。

公元1100年,哲宗患病,“不數日死去”。農曆二月初十,採石隊伍集結後抵達工地。為了“七月而葬”,五月十一必須完成採石工作。工程大、工期緊,山陵使等官員督工急如星火。因為勞動條件差,又無飲用水,於是,在風餐露宿的工地上,陸續病倒了1700多人,死者日日不斷。這些死者,多被棄屍於荒野亂石之中。據《採石場碑記》載:“居山土人皆雲,至久積陰晦,常聞山中有若聲役事之歌者,意其不幸橫夭者,沉鬼未得解脫,逍遙而然乎。”修建永定陵時,雕刻侍從人物及象、馬等動物的石頭用了62塊,門石用了14塊,皇堂券石用了27377塊。由是觀之,皇堂用石才是重中之重,而用這些石頭建造的皇堂,目前還沉睡於地下,我們還無緣一窺。

在修建永昭陵時,除政府正式撥款外,還從財政盈餘中撥錢150萬貫、絲綢250萬匹、銀50萬兩作為建陵的補貼。修陵的軍士、民夫、工匠、雜役人等每天有46700人之多。在7個月的時間裡,這些人日夜在陵區為仁宗忙碌。

窮一國之財力、物力,集中天下的能工巧匠所建設的帝陵,並沒有盡歸於土。開封地上的磚木皇宮早就灰飛煙滅了,鞏義的皇堂還安睡於地下。“皇家無小事,死事如生事”,鞏義諸陵的皇堂,無論從建設難度、用工數量、耗費錢財等方面來看,都不會遜色於開封的皇宮。皇堂高20多米,面積約3000平方米。一個皇堂至少像現在的3幢7層高、3個單元的居民樓加在一起那樣大!鞏義市的地下埋葬著8個這樣的龐然大物。皇后、親王、大臣的地宮規模稍小一些,但數量極大,有1000多座。

永熙陵的三座後陵中最南的一陵,疑為李氏陵,早年曾被盜。由陵台前的盜洞進入後可以看到,墓室為近圓形的多邊形,磚砌仿木結構(真宗以前的墓室,大都是磚砌的,之後大都是石砌的)。墓室的頂被塗成青灰色蒼穹,其上以白粉繪出銀河與星辰,四周的牆壁繪著建築、雲朵等彩畫。墓室中殘存有玉冊及80多件青釉、白釉、黑釉瓷器的殘片,其中帶“官”字的定窯瓷器和越窯龍紋大盤尤為難得。這座因故經過考古清理的墓室,是鞏義市地下1000多座墓葬的一個縮影。

公元1022年9月,劉太后召集文武大臣準備宋真宗的殉葬物品,計有珠襦、玉匣及種種“生平服御玩好之具”。對真宗所珍藏、供奉的大量“瑞物”和“天書”應如何處置,太后、皇帝和大臣也做了商量,有的說應繼續供奉,有的說應焚燒送回“天宮”,還有的說應辟一宮殿珍藏……最後宰相王曾提議:“前後下降的天書和全國貢獻的瑞物,都是皇天上帝對先皇帝的特別恩賜,此項光榮屬於先皇帝。如今,先皇帝已經升仙而去,天書、瑞物也應該與先皇帝同歸皇堂奉安才是,萬不可再留人間。”於是,所有“天書”、“瑞物”都作為隨葬物品,先於皇帝的靈柩送往永定陵並埋入陵中。後人稱頌王曾的這一措施是“識慮微密”———在“光榮屬於先皇帝”的旗幟下埋葬“天書”和“瑞物”,既消解了真宗造成的朝廷上下的迷信空氣,又杜絕了修建廟宇造成的資財浪費,一舉數得。

等到將來發掘永定陵時,說不定那些“天書”、“瑞物”還在,也許我們能看到它們究竟是些什麼東西。真宗是最後一位到泰山封禪的皇帝,他善於裝神弄鬼,很迷信,但他有子無孫。

在真宗的隨葬品中,還有一件連開封城門都出不了的巨大器具,它一路“悉壞城門”,伴隨著承載皇帝靈柩的大升龍輿,引領著5公里長的送葬隊伍,經中牟、鄭州、滎陽至鞏義,然後在偃師山化鄉寺溝嶺前過洛河的奉先橋(後仁宗在橋北的嶺上建會聖宮,安奉皇帝聖容,是謂陵區太廟,這裡修建有通往諸陵的專用道路。現會聖宮遺址猶存一通高約10米的大碑,它是整個宋陵存留於原址的唯一的宋代石碑),被隨葬在永定陵。

乾隆地宮

乾隆朝是清王朝的鼎盛時期,他的陵墓修建時間長,規模大,地宮建築工藝水平高。埋葬乾隆皇帝的裕陵地宮進深54米,總面積372平方米,完全是傳統的拱券式石結構。由一條墓道、四道石門和三個主要堂券組成,平面呈“主”字形。第一道石門叫罩門,門樓上的出檐、瓦壠的吻獸,都用漢白玉雕成,雕鑿細巧。石門兩壁各浮雕四天王像,大小與真人相仿,形態多姿,線條清晰。過罩門洞是明堂,安放帝後的“冊”、 “寶”之類。進入第四道石門,就是地宮的中心。這裡券頂刻著三大朵佛花,東西墓壁各雕慈氏、普賢菩薩和佛教“八寶”。所有大理石壁面和券頂,布滿了佛教題材的雕刻裝飾和用梵文(古印度文)、蕃文(藏文)兩種文字鐫刻的經文,字型端莊,雕刻剛勁挺拔,技藝精湛。整個地宮雕刻主從得當,輕重分明,虛實配合,在視覺上富有節奏感,是我國罕見的一座地下石雕藝術寶庫。

崇陵地宮

崇陵地宮是清西陵唯一開放的皇陵地宮。地宮全部為石結構,墓道全長63.19米,共有四道石門九道券,每道石門頂上都裝有重達十幾噸的銅管扇,既能支撐門上的巨石,又能使高3.52米的巨大沉重的石門開關自如,石門之上還有用整塊的青白石雕成的石門樓,八扇石門上,浮雕有造型生動的菩薩立像各一尊,象徵光緒帝後亡靈進入佛國天界,極樂世界。

穿過第四道石門進入金券,可以看到光緒帝後梓宮安放在巨大的石床之上,光緒居中,隆裕居左,梓宮四周有十六塊繪有五彩山水雲龍的龍山石,夾住梓宮邊角。兩座梓宮皆為內棺外槨的形式,光緒帝棺木周身朱紅塗漆,雕有鍍金的藏文和梵文經咒以及萬字不到頭的底飾紋案, 隆裕皇后棺木頂蓋上雕有金鳳一隻,金鳳頭上雕有九尊菩薩坐像,五彩塗金,造型優美,是具有高度水平的木雕藝術品。

慈禧地宮

慈禧地宮規模比裕陵地宮小,但裝飾別具一格,除第二道門為月光石的雕刻圖案外,其餘全用晶瑩潔白的漢白玉石築成,石雕技術亦相當高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