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安門中學
地安門中學1902年4月17日建校,位於地安門東大街127號(明清兩代的兵將局舊址)。建校時的名稱是順天中學堂,1907年改為順天高等學堂。順天高等學堂是清末京師七所高等院校之一。開學那天,慈禧太后曾派人送過一個御賜書櫃。建校初期,職員5人,教習14人(包括洋教習),學生233人。1914年改為京兆公立第一中學。1933年改名河北省立北平中學。1940年改名北京市立高級中學。1945年改名河北省立北平高級中學。1952年與河北北京師範學校國中部合併,遷至鼓樓東大街14號(原順天府舊址),改名河北北京中學。1972年改名北京市第一四四中學。1982年與地安門中學合併,又遷回原址,更名為地安門中學。該校為祖國培養了100餘屆畢業生,兩萬餘人,在辦學實踐中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
建校初期(1902-1907)學制四年,1907年改為順天高等學堂後,學制為八年,五年中學,三年高等(即大學預科)。學生畢業後,品學優良者可進入專門學堂。前五年中、西兩學兼授,後三年只授西學,即外國文學、算學、博物(生物、礦物、理化)。教習都選聘學識造詣較深者,中外名流兼聘,西學多使用外文課本。教授主旨在於“開智”,為專門學堂準備生源。(【注】:1902年成立的順天中學堂於1907年改為順天高等學堂後,1907年又重新成立了一個順天中學堂,這個於1907年成立的順天中學堂就是北京四中的前身。)
民國以後,學校由高等學堂改為中學。二十年代初,在辦學風格上,開始顯露出自己的特色。既注重“開智”,又注重“育人”,既強調傳授知識,又強調發展個性。在這個時期,對學校影響較大的王仲篪校長曾著力提倡”教授主旨,注意學生自動,籍以發展其各科本能,管訓方針,取感化主義,使學生養成健康身體,活潑精神,高尚人格及誠樸之習慣”。當時,教師在課內注重啟發學生思考,鑽研;課外倡導、支持學生開展課餘活動。當時,英語、書法、美術、體育等研究會的活動開展得比較活躍,教師還和學生一起參加體育活動。
30年代初,該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辦學風格,其辦學主旨是指導學生做人,為民族興旺、國家富強培育棟樑之材。1932年,校長張仁山從學校實際出發,提出了“坦白、活潑、勇敢、負責”的八字校訓。學校創辦了《十七中》周刊(當時校名為河北省立第十七中學),為宣傳抗日救國,激發愛國熱忱,推動學校工作,貫徹校訓精神,發揮了重大作用。由於該刊在社會上產生強烈反響,北京圖書館收藏了《十七中》周刊的全文。
50年代初,在慶祝建校50周年的活動中,廣大師生把自己學校的優良傳統概括為“熱愛祖國、刻苦學習、團結友愛、艱苦樸素”四句話,1982年在慶祝建校80周年的活動中,經學校黨政聯席會議討論,把這四句話定為校訓。
熱愛祖國,是這所學校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條紅線。早在清末民初,學校廣大師生就積極支持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民主革命,校內曾經開展過剪辮子的運動。1919年幾乎全校師生都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五四”運動。大革命期間,該校已是中國共產黨在北京的活動中心之一。廣大師生積極參加了反帝、反封建、反對軍閥的鬥爭。1926年3月18日該校絕大多數同學都參加了反對“八國通牒”的示威遊行。途中遭到反動軍警的殘酷鎮壓,高二學生李行健為維護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生命。“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採取了不抵抗政策,激起全國人民的憤怒。1931年12月平津學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組織了南下示威請願團,該小學生選派張連奎、榮千祥(即原國家體委主任榮高堂)等同學參加,當請願代表齊集北京前門車站準備乘車南下時,遭到反動當局的阻撓,該校代表參加了著名的北京站臥軌鬥爭,持續三天三夜,終於取得勝利。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略華北,北京大中學校的學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掀起了偉大的“一二.九“運動。該校大多數同學積極參加了“一二.九“和“一二·一六”兩次遊行大示威,在街頭開展抗日宣傳,並和反動軍警進行搏鬥。“一二·一六”以後,部分同學參加了平津學生南下擴大宣傳團,南下擴大宣傳團返平後,學校建立了中共地下黨支部,一批進步同學參加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6年2月北平反動當局開始逮捕進步學生,妄圖破壞中共北平地下組織。
開學不久,該校突然把康世恩(原國務院副總理)等10名愛國學生領袖叫到校長室,宣布開除這些學生,逼著他們馬上離校。正在上課的同學得知這個訊息,立即衝出教室,要求校長收回成命,校長焦實齋堅持不肯,學生宣布罷課,撤離學校,住進北大。2月23日北平市學聯組織各大學學生自治會護送住在北大的同學回校上課,學校當局驚恐萬分,校門緊閉,不準入內,同學們跳牆而入,打開了大門,護送代表和返校同學與校當局展開了面對面的鬥爭,嚇得校長逃出學校,藏到學校對面棺材鋪的棺材裡,大大打擊了反動勢力的氣焰。在這次鬥爭中該校郭清等三名同學被捕。郭清同學在警察局慘遭嚴刑拷打,英雄不屈,壯烈犧牲。他在就義前只說了一句話:“我是中國人,我要救中國”,傾吐了中國人民的心聲。這一訊息傳出之後,激起了全市愛國學生的憤怒,同學們不顧校方恐嚇和阻撓,為郭清烈士請法醫驗傷、拍照,編印遺著,散發傳單。3月31日北平市學聯在北大三院為郭清烈士舉行公祭,大會群情義憤,怒不可遏,在北平爆發了著名的“三.三一”抬棺遊行。盧溝橋事變後,大批學生奔赴延安,奔向抗日戰爭前線。尉遲修職同學還在京西一帶創建了一支抗日隊伍,開展了武裝鬥爭,後來應朱德總司令的邀請,編入了八路軍,尉遲修職在一次對日作戰中英勇犧牲。40年代初,該校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力量已經相當強大,同時存在三個互不聯繫的黨支部,秘密開展革命工作。廣大學生組織了“南日社”、“奔滔社”、“民午社”、“舞劇團”等進步社團,辦起了《跋涉》、《黃河》等進步刊物,建立了小圖書館,向同學出借《李有才板話》等解放區書刊。1948年3月在進步社團的組織下,有200多名同學參加了北大發起的“郊外旅行”、“平津學生大聯歡”和北大廣場的營火晚會。1948年4月17日,為了團結全校師生,壯大愛國力量,學生自治會舉行了師生聯歡晚會,當晚會演出秧歌劇“兄妹開荒”的時候,三青團、國民黨特務大打出手,張紹、王哲一、劉鵬志等16名學生被捕入獄。這16名同學在地下黨員的領導下,在酷刑審判中英勇不屈,嚴守秘密,為保護和壯大學校進步力量,為推動學校愛國鬥爭作出了不朽貢獻。到北平解放前夕,全校已有共產黨員30名,民青、民聯成員72名,約占全校師生總數的20%。新中國成立之後,在抗美援朝運動中,該校同學幾乎全部報名參軍參乾,其中193名同學被批准赴朝作戰,86名同學被批准進入軍幹校,兩批入伍人員約占全校學生總數的45%,在實行義務兵役法之後,這所學校的高中畢業生一貫踴躍報名,莊嚴履行保衛祖國的神聖職責。
刻苦學習是這所學校的立校之本。早在“五四”運動時期,該校學生就把熱愛祖國和刻苦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了,縱貫該校歷屆愛國運動的骨幹,無一不是刻苦學習、成績卓著的典範。
這所學校刻苦學習的優良傳統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勤奮好學,二是刻苦鑽研,三是注重效率。一九五二年高三學生劉潤生勤奮好學、刻苦鑽研,製作了一台錄音機,受到教育界、科技界的普遍重視,是年《北京日報》作了專題報導。一九五五年高三學生胡大同在北京首屆數學競賽中獲三等獎。一九五八年高三學生王玉琨在北京首屆化學競賽中獲一等獎。一九六二年高二學生邢富沖、賴聲博在北京市數學競賽中獲三等獎。一九七八年高一學生由中柏在北京市數學競賽中獲二等獎。一九八七年初三學生王涓愛在京、津、滬中學生五項藝術全能比賽中奪得冠軍。
團結友愛是這所學校整體力量的源泉。該校團結友愛的優良傳統是在長期愛國鬥爭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在多年寄宿制的集體生活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在刻苦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的主要特點是鬥爭中主動配合,生死與共;學習中坦誠切磋,無私互助;生活中互相關心,情如手足。50年代初,為了繼承和發揚團結友愛的優良傳統,高、國中建立了友誼班制度,每一個高中班聯繫一個國中班,幫助國中班學習時事,準備班會,學團章,發展團員,組織參觀、遊園。全校班際關係融洽,人際關係和諧。上千人的大集體構成一個親密和睦的大家庭。許多校友已經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了,還時時思念母校,還時時思念中學時代,還同當年朝夕相處的老同學保持著密切聯繫。
艱苦樸素是這所學校的傳家寶。這一優良傳統包括艱苦奮鬥和生活樸素兩個方面。該校從建校到1966年,大約有60個春秋,都有相當多的師生來自農村,家境相對清苦,為學校帶來了中國農民勤勞儉樸的好傳統。早在建校初期,該校師生就厭惡貴族子弟的驕奢淫逸,崇尚艱苦奮鬥,生活樸素。“五四”運動之後,該校師生的愛國熱忱轉化為教學動力,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的精神得到進一步發揚。20年代初在育人方面就提倡“誠樸”,30年代曾在校內修建了“樸實門”,把“樸實”二字作為全校師生的格言。新中國成立之後,全校師生在黨組織的支持下繼承和發揚了艱苦樸素的優良傳動,自己動手在西郊機場附近辦了農場,以生產蔬菜為主,作為勞動鍛鍊和改善生活的生產基地。同學們輪流參加勞動,每次勞動都是自帶乾糧,徒步往返,常常是早3:30齣發,日落而歸,十分勞累,但大家精神上都很愉快。該校學生生活節儉,從不亂花錢,幾分錢一場露天電影都捨不得每周去看,《華北日報》曾登載過這樣一條報導:“近來河北高中同學嫌墨水太貴,為了節省錢起見,到顏料莊買些顏料自己做,這種節約精神值得欽佩。”艱苦奮鬥是該校不斷進步的傳家寶。
北京市地安門中學是一所人才輩出的學校,一大批為人民革命和國家建設做出過重大貢獻的黨政軍幹部曾經在該校學習過;數以百計的著名專家、學者、教授的中學時代曾在該校度過,如翁偶虹(著名劇作家)、郎鍾騋(原鐵道部總工程師)、郝柏林(中科院院士)、嚴陸光(中科院院士)、楊應昌(中科院院士),王蒙(著名作家,前文化部長)、金國藩(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育明(著名腫瘤專家)、孫永生(著名數學家)等;數以千計的英雄、模範、工作骨幹曾從該校走上社會,如大慶標兵許世策、北京市先進生產者吳建華等等。這所學校教職工正在為培養更多、更好的優秀人才而辛勤勞動著。
綜上所述,河北高中、河北北京中學、地安門中學,不僅是一個已有109年歷史的老校、名校,而且是科教興國中一個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
歸納一下,用更有條理的語言來敘述,可以說,該校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這所學校,是我國在北京地區建立的第一批新型學校之一(第一批共兩所,另一所為五城學堂,現名北京師大附中),建校後一直倍受國家重視。清光緒年間,順天府在維新運動的推動下,決定在轄區之內建立新型中等學堂,1898年9月經光緒皂帝批准籌辦,1901年試辦,1902年正式建立,欽定校名為《順天中學堂》,欽定校址為地安門外兵將局(即現在的地安門東大街127號,北京市東城綜合高中現校址)。開學大典當天,慈禧太后派人送給學校一個御賜書櫃和部分御撥圖書以示祝賀。
北平和平解放後,黨和國家非常重視這所為革命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學校。北平市軍管會主席,北平市市長葉劍英同志,為學校委任了剛從海外歸來的愛國學者汪金丁擔任我校解放後的首任校長。建國初期,周總理親自為學校推薦骨幹教師瞿良到校任教。五十年代初,周總理與彭真同志聽取華北局副書記、河北省委書記林鐵同志匯報河北省在京辦學情況時曾經說:“河北高中辦得很好,為我黨、我軍輸送了很多優秀人才,我希望北京市與河北省通力合作,把河北高中辦得更好,把‘冀高’(河北高中的簡稱)的好傳統、好校風發揚光大。”周總理對學校的殷切期望,激勵著歷屆師生和廣大校友創造了這所百年革命名校的第二個鼎盛時期——河北北京中學(簡稱北京中學)並與北京師大附中、北京四中一起步入了北京市中學界領軍學校的行列。她是中聯部安排東南亞各國兄弟黨領導人子女和愛國華僑人士子女來京就讀的學校;她是全國首家山團中央授予“中國少年先鋒隊‘毛澤東中隊”’光榮稱號的學校;她是在我國首次評定重點中學之後,被譽為雙重(河北省、北京市)重點中學;她在1990年被北京市教育局正式確定的“北京名校”,其事跡己於同年收入《北京名校錄》一書(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
二、這所學校,一貫高舉教育改革的大旗,在辦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教育資源,人文資源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謀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更多更好地培育國家棟樑之才。在建校伊始,辦學宗旨:以抵禦外侮,富國強民為己任,號召有志富國強民的知識青年應考到校就讀,到30年代又把為民族興旺、國家富強、培育棟樑之才為辦學宗旨,並一直堅持既“開智”又“育人”的指導方針,並堅持中、西兩學兼授,還先後進行了:城鄉生源並重,改善生源結構的教改實驗;開設多門外語(英、法、日),廣泛開設選修課,必修課與選修課並重互濟的教改實驗;建立以名師為骨幹的專任教師隊伍,組織以專家、學者、中外社會名流(如活動家薩空了,著名畫家李苦禪,原教育部部長和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楊秀峰,著名作家蘇叔陽等)為主體的客座教師群體,構建專、客並重互補的教師團隊的教改實驗:開門辦學為社會服務、接觸工農的教改實驗;改革辦學模式,試辦綜合高中的教改實驗(自1990年至今一直是北京市改革辦學模式的試點校)。凡此等等,百餘年來,先後進行近20項教改實驗。
在長達110年的辦學實踐中,確定了“尊師愛塵,創新圖強;教有特色,學有特長;丌智育人,培育棟樑”的辦學理念。形成了“全面發展,品德為尚,人人成功,各有所長”的育人指導思想。樹立了“熱愛祖國,刻苦學習,團結友愛,艱苦樸素”的優良校風。培育了以熱愛祖國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中心的時代精神。
三、這所學校,一貫高舉熱愛祖國的大旗,以積極參加愛國學生運動而著稱。她是北京市參加愛國學生運動最早的中學(1907年);她是舉世聞名“五?四”運動的發起校之一(北京市十三所大、中學校發起“五?四”遊行集會,中學只有我校和北京四中兩所);她是榮高棠、康世恩等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就讀時,先後領導了“九?一八”之後,為促蔣抗日赴南京請願團和“一二?九”運動的地方:李行健同學在“三.一八”慘案中為國捐軀,他的英名已於1929年雋刻在圓明園烈士墓碑上,郭清同學在“一二?九”運動中壯烈犧牲,引起了北京市大、中學校愛國學生組織的“三?三一”抬棺大遊行;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我校部分同學,在地下黨支部領導下,投筆從戎,於京郊西山一帶,建立起北京唯一的一支由中學生組織的抗日游擊隊,後應朱德總司令邀請,編入了八路軍,在抗日戰爭中一些同學壯烈犧牲,成為抗日英雄,一些同學經過戰爭磨鍊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張茹三、史進前、張志民等);在1948年“四?一七”血案中,劉鵬志、張紹、王哲一等悄名同學被捕入獄,坐牢直至北平和平解放。1950年抗美援朝運動中,有193名同學被批准入朝作戰,83名同學被批准入軍幹校學習,合計共占學生總數的二分之一。先輩校友們崇高的愛國情懷,堅定的革命意志,英勇鬥爭的感人事跡,寧死不屈的革命精神,譜寫和鑄就了這所百年革命名校的光榮的革命傳統。由於她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優良的校風,中央辦公廳曾介紹一些領導同志的子女來校就讀。
四、這所學校,是接受與傳播馬克思主義最早的中學,她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發展、壯大都有著天然的緊密的聯繫。她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總理和朱德委員長的入黨介紹人張申府中學時期就讀的地方:她是北京地區建立黨組織最早(1925年以前),堅持地下鬥爭時間最長,戰鬥力最強,犧牲最慘重的中學,僅1927—1937年這10年間,學校的地下黨組織就三次慘遭破壞,又三次迅速重建,許多年青的共產黨人,為黨的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成為無名烈士;她是北京市地下黨員人數最多、黨組織力量最雄厚的中學,t946年一1949年3月,我校黨的力量空前壯大,一度曾有三個獨立、平行的黨支部,與國民黨反動當局進行了英勇不屈、卓有成效的鬥爭。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地下黨員人數占全校師生總數的5%,黨的外圍組織(民青、民聯)的人數占全校師生總數的15%,這一盛況在北京市中學界是絕無僅有的。新中國成立前曾有地下黨校之稱。在該校曾先後擔任過地下黨支部書記的有林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副委員長)簿恆溫(現名史進前)、於向榮、侯維城(曾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長)、關毓琪、陳功益、李樹毅、徐保倫、張大鈞、賀驚、任貴忠等。
五、這所學校,育人有方,人才輩出,為我黨、我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了眾多棟樑之才。這所百年革命名校的規模雖小(長期只有12個班,500多人,最多也只有24個教學班),但眾多國家棟樑卻出自這所學校。在鼎盛時期曾有小清華之稱。中國共產黨的早期創始人張申府(張崧年),國學大師梁漱溟,哲學史專家、北大校長湯用彤,早期鐵路專家郎中駁、廖福申,無產階級革命家林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副委員長)、榮高棠(原中顧委秘書長、國家體委主任)、康世恩(原國務院副總理)、張連魁(原政務院首任第一工業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史進前(原總政副主任)、張茹三(原濟南軍區副政委)、張志民(原昆明軍區副政委)、王連桂(西藏軍區副政委)、著名劇作家翁偶虹,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長王蒙,當代著名畫家孫其峰,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耿立,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著名學者崔自鐸,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璉瑰,中科院院士郝柏林、嚴陸光、楊應呂,中國工程院士金國藩,著名教授劉元鶴(清華大學)、孫永生(北師大),考古學家、原首都博物館館長趙其昌,耶魯大學客座教授、腫瘤專家張育明,原水利部部長、河北省省長鈕茂生,公安部副部長、中國警察協會副主席、國際刑警組織副主席朱恩濤,冶金部副部長張家駿,中國空間研究院衛星製造廠總工程師周孟雄,大慶會戰標兵許仕策,黨的十七大代表周曄等。據不完全統計,曾擔任過省、部和大軍區以上領導職務的校友就有30多人,出席第一次全國科技大會的校友多達40餘人。廣大校友以實際行動實現了我校同學“爭取人人成功,誓做國家棟樑”的豪邁誓言。作為全國一些單位的骨幹專家、學者、司局級幹部,更是不計其數。
綜上所述,這是一所社會公認的、極其難得的百年革命名校。她辦學歷史悠久,擁有驕人的革命業跡,是一所具有文物保護價值的學校;她英烈雲集,人才輩出,是一所值得後人紀念的學校;她革命校史輝煌,革命事跡動人,是一所對學生進行人生觀教育、革命理想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時代精神教育的德育優勢學校;她辦學理念先進,教育資源豐富,是一所建設人文北京、人力資源強國很有借鑑價值的學校;她人文資源厚重,非物質文化遺產雄厚,是一所大有發展前途的學校。把這樣一所百年革命名校,保留下來,並著力辦好,將為北京人民構建人文北京、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留下一件有生命力的傳世瑰寶。
現在該校已被取消,校舍和尚未畢業的學生併入北京市東城區第五中學分校(原北京二十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