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苔

地圖苔

地圖苔是一種淺層慢性邊緣剝脫性苔炎,又叫遊走性口炎。地圖苔主要和消化不良、腸道寄生蟲等有關係。可以通過口腔衛生等達到治療的目的。

基本信息

基本概念

地圖苔:即苔苔剝落不全。是苔面上遊走性環形病變,由於絲狀乳頭剝脫形成紅色脫皮區,脫皮斑初成小點狀,逐漸增大,一面發展,一面復修形似遊動,實質上是一種淺層慢性邊緣剝脫性苔炎,或叫遊走性口炎

病症起因

地圖苔其發病原因不明,在兒童與消化不良、腸道寄生蟲、維生素B族缺乏有關;在成人與月經周期、貧血、胃腸功能紊亂、精神情緒不穩定,過度勞累、病灶感染有關;另外還可能與遺傳有關。也有人認為與兒童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情緒波動有關;還有部分患兒的父母也曾患過地圖苔,故表現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一般地圖苔多見於兒童,特別是體弱的嬰幼兒。主要表現是在苔表面黏膜突然出現部分苔乳頭(嚴格地說是絲狀乳頭)萎縮消失,起初為點狀,逐漸擴大形成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紅色光滑區,好象苔黏膜剝脫掉一片似的,而其周圍的絲狀苔乳頭則角化增生,呈現增厚稍隆起的黃白色邊緣,因此在苔面正常黏膜與病變區黏膜間輪廓清晰,形似地圖狀,故稱為地圖苔。由於絲狀苔乳頭可以邊剝脫邊修復,故剝脫區的大小、形狀可能經常變化,有時只有一片剝脫區,有時是多個剝脫區同時存在,甚至相互融合波及整個苔面

治療方法

1、治療牙源性與非牙源性病源感染。2、保持口腔衛生。3、合併感染時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