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與現代化之間——關於黨治國家的一個觀察與討論

《在革命與現代化之間——關於黨治國家的一個觀察與討論》是2015年10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明明。

內容簡介

黨治國家終結了20世紀上半葉以來一直困擾人們的政權“內卷化”趨勢,但遠沒有完成政治共同體的正規化和合理化的現代化過程,即“獲得現代性”的過程。

對於在一黨執政體制內謀求長期執政的政黨而言,尤其是在資源動員和分配上承受巨大壓力的情況下,以黨權的軸心地位來強化中央權威,以黨權的鞏固擴張來拓展改革空間,以黨權的集中統一來打破利益分割,以黨權的合法運用來支持法律秩序,可能就是黨治國家在特定歷史條件下走向現代國家的必經階段。

國家治理意味著不僅應該有一個體系完整、職能科學、監管合理、調控有效的政府體系,還應該有一個相對獨立自主、廣泛參與公共事務、有力監督和控制政府的社會體系。

內容提要

在中國走向現代國家的路上,共產黨執政方式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它能否正確地解決現代國家建設中政黨與國家的法律關係,即“黨權”與“法權”的關係,而判斷共產黨執政方式是否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之一,則要看它能否成功地把憲法的最高權威和法律的剛性約束內化為政黨行為的理性自覺,即內化為政黨的“法的精神”。

作者簡介

陳明明,畢業於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法學博士,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政治學理論、政黨與政治發展理論、中國政府與政治、當代中國政治史等方向的教學與研究。現任復旦大學政治學系主任、復旦大學政治學博士後流動站站長、《復旦政治學評論》主編。

書摘

目錄

導論

一、高度集權結構特徵的由來

二、高度集權結構的歷史合理性

三、高度集權結構的政治後果

四、國家與社會分離條件下的黨的建設

五、簡短結語

第一章 在革命與現代化之間

——黨治國家的形成與革新

一、危機與革命時代的來臨

二、總體決戰與集體狂歡

三、黨治國家的興起

四、革命式現代化的理由

五、革命式現代化的悖論

六、市場型現代化與黨的革新

七、簡短結語

第二章 革命黨·統治黨·執政黨

——關於政黨及其革新的一項詞語梳理

一、革命黨與革命的現代性

二、統治黨與統治形態

三、執政黨及其話語約束

四、從統治走向執政

五、簡短結語

第三章 黨治國家:理由、形態與限度

——關於中國現代國家建設的一個討論

一、黨治國家的概念與歷史

二、“黨治國家”的討論:政黨體制研究

三、“黨治國家”的討論:緣起與發展

四、組織話語的興起與轉換

五、國民黨與共產黨“黨國體制”的比較

六、黨治國家的限度

七、簡短結語

第四章 再論“革命”、“統治”與“執政”

——關於政黨變革的兩個命題的討論

一、命題的表達結構與同異

二、“局部執政”與“全國執政”辨析

三、“統治黨”:一個三分結構及其意義

四、從“統治”走向“執政”

五、簡短結語

第五章 中國政治制度的價值結構:衝突與調適

一、價值結構的三個要素及其規定

二、有機統一:結構內部的張力

三、環境變遷與結構調整的取向

四、黨內民主與執政方式改革

五、結構要素的新意涵

六、簡短結語

第六章 主流意識形態的調適性變遷

一、主流意識形態變遷的軌跡:一個簡要綜述

二、主流意識形態的結構及其變遷的內容

三、主流意識形態與黨治國家的統治績效

四、主流意識形態的調適及其“現代傳統”的制約

五、簡短結語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