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司徒雷登(1876-1962),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傳教士。外交官,教育家。1876年6月生於杭州,父母均為美國在華傳教士。1904年開始在中國傳教,曾參加建立杭州育英書院(即後來的之江大學)。1908年,應南京金陵神學院聘請,司徒雷登攜妻兒離杭赴任。1919年起任燕京大學校長、校務長。1946年任美國駐華大使,1949年8月離開中國。1962年9月19日逝於美國華盛頓。
內容簡介
司徒雷登回憶錄再現中國近現代50年歷史,灌注作者對中國真切而複雜的感情。本書對他自己的人生也有一個完整的回顧,其內容有:林肯總統的表親;學校把我變成了一個正常的美國男孩;我做好了去中國傳教的準備;吵出來的燕京大學;張作霖父子·馮玉祥·蔣介石·李宗仁·孫科;燕大被日本人嚴密監控;我和蔣介石的關係;突然成為美國駐華大使;出任大使得到中美兩國民眾的認可;杭州榮譽市民;國民黨的軍事、經濟方面大崩潰;蔣介石企盼美國救兵;國民政府一團混亂;我與共產黨的關係等。
目錄
評介
第一章 家世淵源
1 林肯總統的表親
2 我的父親母親
3 父親辦教育受到教會指責,母親卻成功了
4 童年印象:美食與社戲
5 我們兄弟四人成了父母的陳列品葉
6 學校把我變成了一個正常的美國男孩
第二章 求知歲月
1 兩難之地
2 任教潘陶普斯學院
3 艱難的抉擇
4 我成了“躍進運動”的一份子
5 我做好了去中國傳教的準備
第三章 重返華夏
1 語言障礙與最初的傳教
2 金陵神學院
3 基督教青年會對我的影響
4 來自教會內部的矛盾
第四章 圓夢燕大
1 吵出來的燕京大學
2 燕京大學一貧如洗
3 選址
4 “乞討”之旅
5 黃國安的加入
6 哈佛燕京學社
7 學校教育的成果
8 燕大要成為“世界大學”
9 以真理得自由而服務
10 同事間的友誼最可貴
11 崇師的中國人
第五章 人在燕京
1 歷久彌新的中國文化
2 中國人的藝術品位
3 我的家庭
4 我與兩位總統的緣份
5 人只要熬上六十個年頭就可以盡情享受盛宴
第六章 中國顯貴
1 歸國學生
2 二十世紀初的中國
3 愛國的學生們
4 顏惠慶與陳樹藩
5 中國的軍閥
6 張作霖父子
……
第七章 孤島抗日
第八章 囹圄重生
第九章 執掌使館
第十章 希冀破滅
第十一章 荊棘滿路
第十二章 竹幕彼端
第十三章 夢縈華府
第十四章 歸隱隨想
第十五章 何去何從
附錄
譯後記
譯者評論
歷史真是個叵測的事物,沒人知道哪些會被記錄下來,哪些又被人為地沖刷掉。
作為曾在燕園度過六年最好時光的北京大學畢業生,作為司徒雷登唯一一本回憶錄的中文譯者,我仿佛肩負著某種不容推脫的責任。太多的內容我們可以在書中讀到,我不妨去碰觸一下那個最淺白也最深奧的問題:誰是司徒雷登?在我看來,這個生於中國、長在中國、將大半輩子生命播撒在中國的美國人有三張面孔。
首先,他是燕京大學的創始人和校務長。燕京大學在1949年之前是遠東地區最出色的教育機構之一,從誕生到發展所產生的一切開銷,由司徒雷登及其同伴在中美兩國籌集而來。籌款的過程可以“篳路藍縷”來形容。如司徒雷登本人所言:這種高級乞討最讓人著急的地方就是,儘管我用友善的態度將潛在的捐助人吸引過來,但友誼卻遲遲不能化為實際的款項。到1937年時,燕大的捐助基金已達到250萬美元。那么燕大聲譽最隆時的情況是怎樣呢?以頗負盛名的新聞係為例,在一段時期內,中央通訊社在世界上所有大國首都的常駐代表幾乎都是這個系的畢業生。燕大,如司徒雷登本人所言,儘管用了美國的錢,卻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大學。
其次,他是一位基督徒。他雖以傳教士身份來華,卻最終放棄了本行,走上教育家的道路。20世紀50年代,胡適曾在《在華五十年》英文版序言中毫不吝惜讚美的筆墨,甚至將司徒與馬禮遜、偉烈亞力和傅蘭雅等人並舉,稱其最先呼籲社會與政治變革,將古老的中國從沉睡中喚醒。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司徒雷登將傳教視為義務而非興趣,他用這種方式表達對信仰的忠誠。
他的最後一個身份,才是政治家。在國共談判行將破裂之際,司徒雷登匆忙上任大使一職。對此,無論胡適還是司徒雷登本人均承認是一個失敗的認命。從執掌使館到退休,司徒雷登遠離自己心愛的燕大,近觀中國時政,最終在大陸全境解放前夕離開中國。其實,司徒雷登並不想做美國大使,也不適合去當大使。他的意識形態,時刻掙扎在對人性無限信任和對新政權深切懷疑的罅隙里,從未得到片刻靈魂的安寧。他曾聲稱:“從國民黨獲取政權那天起,各級官員就受賄、貪污、人浮於事、效率低下、亂搞裙帶關係、大行派系鬥爭”,而“中共新的政權卻給我留下了精力旺盛、效率奇高、清正廉潔的印象”。但宗教情懷和政治傾向使他無法看清當時的政局和民意,最終只能在大陸“淪陷”的背景下黯然退場。
三張面孔,代表著三個司徒雷登。在他的這本回憶錄中,處處可見他對傳教士與政治家兩個身份的牴觸,唯有追憶燕大歲月時,才流露出深深的緬懷與溫情。歷史的演進往往伴隨著一個遺憾:真相總是缺席,而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對真相的種種解釋。當年毛澤東主席的一篇《別了,司徒雷登》仿佛為司徒其人畫上京劇臉譜,幾十年來他變成了一個符號——能指是司徒雷登四個字,所指是十惡不赦的美帝國主義。尤其令人傷感的一點是,過去60年來,始終未給這位燕大校長任何講話的機會,就連聞一多的《最後一次演講》中對司徒雷登的稱讚,也在選入中學課本時被刪除。這樣看來,半個多世紀後,《在華五十年》中譯本的公開發行,恰是還歷史以澄澈的最好方式。
所幸的是,層累的歷史終將趨向公正。司徒雷登的骨灰終於在2008年11月17日下葬於杭州西子湖畔,他出生的地方。儘管葬身燕園的願望或許永遠不能實現,但能夠在半個世紀後魂歸故里,終究是對這位“愛美國也愛中國”、“像中國人比像美國人更多”的老人的遲來告慰。墓碑上,他的頭像下面用中英雙語刻著簡單的一句話語:司徒雷登,1876~1962,燕京大學首任校長──我相信,這正是他最希望自己被後人永遠銘記的那張面孔。(本文作者:常江,《在華五十年》(新版)譯者。北京大學文學學士、碩士,清華大學傳播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