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駱賓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株焉。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聲幽息,有切嘗聞。豈人心異於曩時,將蟲響悲於前聽?嗟呼!聲以動容,德以象賢。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人之高行;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候時而來,順陰陽之數;應節為變,審藏用之機。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樹風之微喬,韻資天縱;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艱虞,遭時徽纆,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聞蟪蛄之流聲,悟平反之已奏;見螳螂之抱影,怯危機之未安。感而綴詩,貽諸知己。庶情沿物應,衰弱羽之飄零;道寄人知,憫餘聲之寂寞。非謂之墨,取代幽憂雲耳。
西陸2蟬聲唱,南冠3客思深。那堪4玄鬢影,來對白頭5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亦沉6。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7。
1.唐高宗儀鳳三年(678),駱賓王任侍御史,因上書議論政事,觸忤皇后武則天,遭誣,含冤下獄。這年秋天,在獄中聞蟬鳴寫下了這首詩。
2.西陸:指秋天。《隋書·天文志》:“日循黃道東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東陸謂之春,行南陸謂之夏,行西陸謂之秋,行北陸謂之冬。”
3.南冠:指囚犯。《左傳·成公九年》:“晉侯觀于軍府,見鍾儀,問之曰:‘南冠而系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鍾儀,南方楚國人,戴楚冠,故曰“南冠”。後世遂以之代指囚犯。此詩中作者以此自喻。深:一作“侵”。
4.那堪:怎能忍受得了。”那:一作“不”。玄鬢影:指蟬。崔豹《古今注》:“魏文帝宮人莫瓊樹始制蟬鬢,縹緲如蟬。”玄:黑色。
5.白頭:詩人自指。當時駱賓王不足四十歲,因在獄而以白頭自況,極言煩慮之深重。吟:指蟬鳴。又《白頭吟》為古樂府曲調名,相傳西漢時司馬相如將娶茂陵女為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傷。其詩云:“淒淒重淒淒,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見《西京雜記》)。這裡“白頭吟”語涉雙關,一雲人在獄而頭白;二喻無端被執政者拋棄。
6.“露重”兩句意思說:蟬因秋露濃重而難以奮飛,秋風蕭瑟又阻遏了蟬的鳴聲。詩人借蟬喻己,寫含冤難辯的艱難處境。
7.“誰為”句:誰能替我表明心跡呢?
這首五言律詩詠物抒懷,通過詠蟬,抒寫了詩人無罪被誣,身陷囹圄的憂鬱、憤懣、哀怨之情。詩中深蘊著詩人在坎坷人生中體會到的生命的沉重感,艱難感,孤獨感,以及潔身守志的情懷。也表達了昭雪沉冤的願望。《唐宋詩舉要》云:“以蟬自喻,語意沉至。”
相關詞條
-
《在獄詠蟬》
《在獄詠蟬》這首詩作於公元678年(高宗儀鳳三年)。當時駱賓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論事觸忤武后,遭誣,以貪贓罪名下獄。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對偶句,在作法上則用起...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
在獄詠蟬·並序
《在獄詠蟬·並序》是唐朝詩人駱賓王創作的一首詩歌。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釋 作品韻譯 作品簡析 -
《在獄詠蟬並序》
《在獄詠蟬並序》是駱賓王的詠物詩,名為詠蟬,實為自表心跡。詩人抒寫了因無罪被誣,無人相信自己的高潔而為之辯白的憂憤。但憂憤之中又有著超然的心態,不願與俗...
-
蟬[半翅目蟬科動物]
蟬(學名:;英文名:Cicada、Cicala 或 Cicale),動物界-節肢動物門-六足亞門-昆蟲綱-有翅亞綱-半翅目-頸喙亞目-蟬總科(同層次的有...
簡介 外形特徵 生活習性 發聲原理 生長繁殖 -
秋蟬[昆蟲]
。比興不同如此。” 《在獄詠蟬》 小序 駱賓王《在獄詠蟬》詩小序 余禁所,禁...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駱賓王《在獄詠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在獄詠蟬...
昆蟲 秋蟬聒噪 詩詞名句 《在獄詠蟬》 -
《古今詞話》
古今詞話清·沈雄撰●詞話序填詞於ゼ文最為末藝,而染翰若有神工...,加人工之雅縟,究非當行種草,所貴旨取花明,語能蟬脫,議論例入鬼趣,淹博...玉台新詠載烏夜啼,徐陵云:“繡帳羅幃燈影獨,一夜千年猶不足。惟憎無賴...
-
《詠鵝》
《詠鵝》,《全唐詩》第79卷047首,是唐朝詩人駱賓王寫的一首“詠物詩”,相傳是其七歲詩的作品,駱亦因此被目為“神童!全詩共四句,分別寫鵝的樣子、游水時...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 -
詩詞律韻探微
。榮獲“二00九年《中華藝術名人榜》古詞十佳”榮譽稱號。《鶯啼序》榮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