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內涵
土壤是由地質大循環和生物小循環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土壤在其漫長的形成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功能,並養育了適合自己的微生物和動植物。如果改變這些微生物和動植物的生存環境,要么其難以生存,要么其生物產量和經濟產量很低。而人類的農業生產活動,正是以這些微生物和動植物為基礎進行的,要想獲得高產,就應遵循因地制宜地原則,實行土地專業化利用,而不能“想種什麼,就種什麼”,這就是土地利用專業化的原理。專業化利用還要求適當的“集中連片”,以便於進行專業化管理和專業技術指導。
地區專業化
(單一功能區)
生產力的迅猛發展和城市帶的形成,是農業生產專業化地區形成的直接動力。在西方一些已開發國家,一方面,許多城市擴展相連成為城市帶,形成了巨大的消費市場,他們所消費的農產品已不可能在數十、上百公里的範圍內得到滿足,這就需要建立大規模的農業專業生產地帶。與此同時,隨著運輸工具的現代化,運費迅速下降,使得城市群有可能從幾千公里以外的運來它們所需要的農產品。另一方面,運費的下降也使得農業生產用地與中心市場的相對位置對農業生產的布局來說不再是壓倒一切的因素。這時人們就開始綜合分析影響農業布局的一切條件,研究預測農業布局的最終經濟效果,並以此為依據來劃分農業生產專業化地區,建立全國性的農業生產區分工體系,使得各個地區都有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在農業生產上的優勢,推進大規模、高效率的專業化生產體系。
農業地區專業化的產生說明農業土地利用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農業生產開始從分散的相對獨立的小農業生產轉向現代專業化的大農業生產。
從微觀上確定一個地區的農業生產專業化方向,可以採用生產效益[即R=Y(P-C)]這一綜合指標方程加以判定。與一般的農業布局理論相似,農業地區專業化理論以單位土地面積上可能獲得的純收益作為分析手段來確定農業地區專業化方向。
式中:R—單位土地面積上可能獲得的純收益
Y—單位面積產量
P—單位農產品產地收購價格
C—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
這個公式說明,在決定農業地區專業化方向時,考慮的是如何從單位面積的土地上獲得最大的純收益,而不僅僅是其中的級差地租。
確定農業地區專業化方向,要採用R這個綜合指標,而不像傳統的農業布局理論只考慮距離因素,這主要是基於以下分析。
有的地方自然與勞動力等條件均適合某種農作物的生產,因此,它的單位面積產量高且生產成本低。但如果當地該種農產品的收購價格極低,以致P與C的差額很小,甚至接近於零,那就顯然不可能在此地建立這種農作物的專業化產區。例如一些山區,雖然生產水果的條件很好,單位面積產量很高,生產成本又低,但如果交通閉塞,要從山區往市場運送水果不僅運費高而且損耗大,致使這裡水果的收購價格極低,那么這裡就不可能建立水果專業化基地。反之,有的地方生產水果的條件雖然不如上述山區好,產品成本高,而且單位面積產量也低,但由於距市場近,運輸條件好,從運費上可以得到節約;而市場上對水果的需求量有大雨目前可能達到的供給量,以致此地收購價格高,P與C之差較大,水果的生產仍可帶來較大的利益,這裡就會成為水果專業化生產區。
再者,有的地方,某種產品的收購價格雖然僅略高於生產成本,P與C之差不大,但由於生產條件好,單位面積產量高,種植這種農作物仍然可以獲得很大收益。因此,此地仍可能發展成為該種農作物的專業化生產區。反之,及時某種農產品的收購價格高於生產成本很多,P與C之間相當大,但該種農作物的單位產量極低,這就要視R(純收益)的大小而定了。
但要從巨觀上因地制宜地確定一個國家或較大地區的農業生產布局,就必須建立合理的地區農業分工體系,從巨觀上確定不同地區的農業生產專業化方向。
從巨觀上確定農業地區專業化方向所依據的比較利益原則。按此原則確定農業地區專業化生產方向時,不僅需要比較分析每一種需要發展的農作物各自需要配置的地區,而且更要從全國的整體出發,比較分析各個地區應該專門發展哪個農業生產部門,才能以最小的代價生產出需要的全部農產品。為此,必須考慮到:
(1)每一種需要發展的農作物,在哪些地區種植才能取得最大的經濟效果。
(2)如果一個地區同時是幾種農作物的最優種植區,而它的耕地面積又不可能在保證各個農作物總產量的前提下同時容納所有這幾種農作物,這時應按下述原則做出決策:
第一,選擇那種能提供最高收益的農作物。一個地區儘管是多種農作物的最優種植區,但其中肯定有一種農作物提供的收益最大。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應該選擇那種能夠獲得最大收益的農作物。
第二,既要照顧那些條件優越的農業區的利益,也要兼顧條件較差地區的利益;既要考慮到局部地區的利益,更要顧及全部整體的。在自由競爭條件下,各個地區都種植可以給自己提供最大收益的農作物,這在理論上是講得通的。但在實踐中,並不存在完全的自由競爭,通過市場價格的波動來調整農作物的種植,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而且許多國家還都在通過種種只能政策來影響農產品的價格與布局。因此,從各個地區的整體利益出發,就不可能完全按地區利益最大化原則劃分農業區。
我國東部地區由於其發達的經濟技術及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農業生產布局已擺脫了傳統的模式。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及農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農業生產已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多處全國性的商品糧、商品棉基地的建立。但是,這些商品糧、商品棉基地的建立,也不完全是經濟發展的自然結果,同時還是國家計畫調控的體現。不過當初國家在計畫建設這些商品糧、商品棉基地時,只是考慮到這一特定地區獨特的自然條件與外界消費市場的便捷交通聯繫。雖然中國主要農產品價格是由國家統一制定的,但依據生產效益等綜合判定便準仍具有指導意義。而農業地區專業化的進一步發展,還要求充分考慮到地區農業分工的問題,要求合理構築農業地區專業化結構體系。這就首先要打破地區封鎖,克服地方保護主義,不僅要照顧那些條件優越的農業區的利益,也要兼顧條件較差的其他地區的利益,從整體利益出發,確定不同地區的農業生產專業化方向。
在確定農業專業區的同時,國家還要組織好農產品的流通,建立合理的流通渠道,調劑農產品餘缺。
意義及必要性
土地專業化的發展,促進了農村商品生產的發展,改善了市場供應;促進了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的普及和提高,加快了農業現代化的前進步伐;促進了城鄉一體化建設,縮小了三大差別。
農業專業化生產程度的提高,鄉鎮企業和小城鎮的發展說明土地所有權的轉移和適當集中,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
鄉鎮企業和小城鎮的發展,為土地專業化利用提出了更強烈的要求,同時也為之創造了外部條件。這樣,農民離土可以不離鄉,進廠、進城鎮務工經商;土地專業化經營者將依靠鄉鎮企業和小城鎮來獲得科技知識、流通信息、生產資料和資金,通過較大規模的市場,使商品由實物形態轉變為貨幣形態。
我們一方面要大力促進農村的“兩個轉化”,使農民從單一經營向 一業為主、兼營他業發展,逐步減少對土地的依賴,再向專業化經營發展。另一方面要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充分考慮民眾的意願,進一步樹立商品經濟的新的價值觀念,在農民民眾感到土地分散經營已不合適的時侯,及時引導土地相對集中。總之,一定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各地的不同條件,有區別地考慮土地專業化利用和土地相對集中的規模和程度。經過積極創造條件,在條件基本具備的情況下,鼓勵土地相對集中,鼓勵土地專業化利用。既要積極,又要慎重,本著“大穩定、小調整”的原則,區別不同情況,逐步解決土地相對集中的問題。對於經濟比較發達,已經實行專業承包的地方,可以適當擴大土地的專業化利用,因地制宜,土地才能向種田能手集中,土地專業化經營才有更大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