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土代表脾,在水液代謝的生理活動中,脾具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脾氣正常則運化功能健旺,吸收正常。若水濕過盛或過多受納生冷食物,就會損傷脾陽,影響脾運;脾虛不運又會形成濕濁內停,導致小便不利,水腫和痰飲等病症。
中醫套用
一、脾喜燥惡濕的意義
喜燥惡濕是脾的生理特性之一,與胃的喜潤惡燥相對而言。脾之所以有喜燥惡濕的特性,是與其運化水液的生理功能分不開的。脾氣健旺,運化水液功能發揮正常,水精四布,自然無痰飲水濕的停聚。然脾氣升動,才能將水液上輸於肺,即所謂“脾氣散精,上輸於肺”,而脾氣升運的條件之一就是脾體乾燥而不被痰飲水濕所困,如清·吳達《醫學求是》所說:“脾燥則升。”若脾氣虛衰,運化水液的功能障礙,痰飲水濕內生,即所謂“脾生濕”;水濕產生之後,又反過來困遏脾氣,致使脾氣不升,脾陽不振,稱為“濕困脾”。外在濕邪侵入人體,困遏脾氣,致脾氣不得上升,也稱為“濕困脾”。由於內濕、外濕皆易困遏脾氣,致使脾氣不升,影響正常功能的發揮,故脾欲求乾燥清爽,即所謂“脾喜燥而惡濕”。
二、臨床套用
脾惡濕之“濕”,系指內濕與外濕。內濕者乃脾失健運致水濕停滯而生痰飲之病理狀態,即“脾虛生濕”。臨床可見:納呆、腹脹、便溏、水腫、四肢睏倦等症;外濕者,系由冒雨涉水或久居濕地等外界之濕邪侵襲人體致濕勝困脾,《臨證指南醫案》所謂:“濕喜歸脾者,以其同氣相感故也”,外濕引動內濕,脾陽被困,失其溫運而濕痰內生,即“濕困脾土”。臨床可見:頭重如裹,口粘不渴,脘腹脹悶等症。故《靈樞·九針論》說:“脾惡濕”。《景岳全書·雜證謨·濕證》亦謂:“濕之為病,有出於天氣者,雨霧之屬是也,多傷人髒氣……有濕從內生者,以水不化氣,陰不從陽而然也,悉由乎脾胃之虧敗其為證也”,是對“脾惡濕”的高度概括。脾喜燥之“燥”,卻非內燥與外燥之義,與六淫、內生五邪中之“燥”有別。脾所喜之“燥”其含義為脾病治療上,宜芳香醒脾,溫燥化濕之品,故“脾喜燥”是指對藥性的喜惡。《素問·髒氣法時論》:“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禁濕地濡衣”。《醫方考》:“喜香而惡穢,喜燥而惡濕,喜利而惡滯”是對“脾喜燥”特性的概括。脾喜燥惡濕的確切涵義應該是:脾濕證。
臨床上,對脾生濕,濕困脾的病證,一般是健脾與利濕同治,所謂“治濕不治脾,非其治也。” 苦能燥濕,故食苦可以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