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徹法師

圓徹法師(公元1929~2004年)。圓徹法師,別號:春明一衲。接法名日杲,俗名陳(王+向)秀。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五日(十月初五日),出生於廣東梅縣丙村圩鎮飯架巷五號。祖父陳次石務農。父親陳智麟是有名裁縫手,母親張新妹種菜。

人物介紹

圓徹法師(公元1929~2004年)。圓徹法師,別號:春明一衲。接法名日杲,俗名陳(王+向)秀。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五日(十月初五日),出生於廣東梅縣丙村圩鎮飯架巷五號。祖父陳次石務農。父親陳智麟是有名裁縫手,母親張新妹種菜。
陳家是名門望族。陳(王+向)秀的伯祖父陳崧(夢石)是潮梅名儒,考取稟生拔貢後被母校「韓山書院」聘為院長九年。父親陳智麟五兄弟∶陳迪予,稟生拔貢,參加同盟會,在汕頭經辦《大風報》,鼓吹革命;陳智麟、陳利蒼留學日本,曾在汕、潮任警務要職;陳毓縞務農;陳毓縹,參加同盟會,在廣東陸軍學校英年早逝。師上有一姐一兄,下一養妹。
因戰亂,父親陳智麟生意差,靠母親向娘家借菜地種賣菜養家餬口。故師長大後作《出身》詩云∶
家世栽雲攀桂萼,灌園有母樂清貧。
?鋤春早蔬翻綠,刀尺宵深線壓金。
細剪煙霞縫破衲,靜觀花鳥羨空林。
沖齡即具超塵想,每傍精藍學梵音。
五歲時,隨姐陳帶英(後嫁華僑而早逝)上學,因調皮而被父親改留在裁縫店內玩。九歲時,進「介文學校」讀書。因此前有三叔陳利蒼教其《千家詩》、《幼學瓊林》,故國文程度超過小學生,便插班四年級。三年後國小畢業,以優異成績考入丙村中學。自讀國小起,胡挺生老師就教其古典詩詞知識,使他小小年紀所作律詩就有人傳抄。九歲剛入學那年,陪老師到范姓友家下棋,師夸其聰明,友人書上聯「秧田雨過蛙打鼓」試其文才,他對曰∶「竹圃風吹鳳囀簧」,令范氏嘆服。
十四歲(一九四二年)農曆八月中旬,陳氏宗族拜山祭祖。父親於中午在祠堂吃完酒席,帶著分給每家剩菜回家,再配飲酒,不久吐瀉,越日轉為「赤痢」,傳染給妻、小女阿蘭,至九月初九父故,九月十五日母也故,九月二十日小妹阿蘭也亡。陳(王+向)秀也被傳染,昏昏睡去,兩天兩夜後竟活過來,爬出門去找到三叔父,終於戰勝死神。
他想,人有許多煩惱、禍殃,從以前在萬靈寺中所聽到的佛經中感悟到∶解脫人生煩惱的不二法門是修佛悟道。但當時機緣未到。十五歲(一九四三年)時天大旱,潮梅大饑荒,輟學在家,生活甚苦。父母雙亡後,哥哥店鋪收入不足餬口,原有若干田園也在雙親去世時已賣掉,現家徒四壁,每天到山嶺挖野生薯來充飢,餓得矮小似十歲童。第二年春節後要當兵,被嫌體差而拒收。
一九四四年初夏,野菜早已被挖盡,村民餓死不少。他聽說凡饑民每天上午九時、下午五時可在縣城東校場,縣救濟站領一份稀粥。為不餓死,獨自步行二天,到縣城接受施粥。他是文弱小書生,端著破碗排隊,被人擠後,只有別人領完了,才能上前領到小半碗剩粥。人販子趁機把他和七個少年,帶上江西。親友皆不知此事,以為他已餓死,待到二十二年後「文革」被迫回鄉時方知他已是和尚。
經十餘天跋涉,走到江西省寧都縣丘坊村,他被販賣給張姓人家做童工。數月後由張氏安排在村中洪氏學堂做雜工。先生有時沒來上課,他能代講課,家長滿意,十八歲(一九四六年)時受聘為教師。一九四八年,在教書時識僧瑞順,隨其到福建明溪縣聚龍寺,皈依興啟法師。
一九四九年,江西解放,區長見他貧苦又有文化,便作為幹部來培養,但他對政治不感興趣。
一九五二年參加「土改」工作,查田核園,任鄉宣傳員、宗教委員、人民代表等,負責寫黑板報並寫稿投《永安人民》報,一度為特約通訊員。「土改」後任鄧珩鄉中心學校校長。
二十五歲(一九五三年)複查「土改」時,在組長葉懷琰領導下工作。是夏,看破紅塵,辭教職而到聚龍寺禮興啟師削髮(一說由該寺釋興啟帶往蓮池寺剃度),成為沙彌,取法名盛發,住寧化縣法輪寺依慧果法師研習天台宗,兼聽梵網經菩薩大戒。同年冬,剃度師興啟法師病倒,遂回寺侍之左右。十一月初四日師寂,徒弟們分散,他到蓮池寺,與十八位師兄弟耕種所分到田地,禪農並舉。
一九五四年底,寺中曾與興啟法師同寺為僧的住持,在其圓寂周年時,為其靈骨入塔,並叫他修書連同經資寄到蘇州靈岩山寺,為師超度。他在信中兼寫想到該寺求戒。約十天后,首座瞭然和尚覆信,推薦他到南京寶華山授比丘大戒,並把法名「盛發」改為「圓徹」。他很高興,經住持批准,邀寺內釋常湛、龍聚同赴寶華山。一九五五年三月十九日,參加解放後首次「全國授戒大法會」,成為比丘僧。他激動得徹夜不眠,賦《求戒》詩曰∶
身心已許法王家,荷笠擔囊上寶華。
澤沛三壇昭戒日,威嚴八部逾恆沙。
人天喜踴傳金牒,海眾歡騰雨妙花。
欣秉僧儀圓具足,三衣一缽老煙霞。
受戒畢,與幾位師兄朝禮安徽九華山,遍參金山、高 、焦山等。往上海聽能海法師講《菩提道次第》,及聽如三老法師講《法華經》。回至蘇州靈岩山寺,由瞭然和尚推薦到寺內、全國著名的蘇州淨宗佛學院讀書,學制三年。
一九五六年,他勤學猛進,被選為「監學」,兼任文學課教師,受教課高僧所重。同年,出席了「蘇州市青年代表大會」。
一九五七年,在靈岩山寺讀書期間,兼任方丈妙真和尚秘書,代理答覆國內外來信。一九五八年在學院畢業,留寺常住。他朝禮普陀山。
一九五九年,創作《勸修念佛五更詞》長篇。是年秋,與雪相法師踏水車抗旱休息時,雪師出上聯「三光日月星」,請他對下聯。他脫口對曰∶「一統山河地」,令雪師驚訝。
住靈岩山寺三年後的一九六一年秋,受妙真長老之託到永安代他為覺素等七人剃髮,然後回寧化、明溪探候師友。同年至山西五台山清涼橋畔,能海法師座前學「律藏」。一年期滿,自願留山修習,經能海法師推薦,留住碧山寺(即廣濟寺),戶口從蘇州遷來。
一九六二年七月離永安赴上海。八月十日,與南京國畫院院長錢松岩、副院長亞明、陳大羽(潮陽縣人)等登泰山,在玉皇頂歡度中秋節。過曲阜,謁孔林,旋赴京經大同上五台山。朝禮五個台頂後,在五台過年。翌春住五台山碧山寺,受請為藏主管藏經。一九六二年還從寧夏乘羊皮筏渡黃河,遍訪山東、山西各名剎,結識賢信法師。
一九六四年游南京,訪林散之,共游中山陵、靈谷寺、玄武湖、雨花台諸名勝,各有詩記之。旋應召返蘇州靈岩山寺舉行隆重儀式,由首座瞭然大師傳衣缽,使他成為曹洞宗第五十七世,接法名「日杲」,贈法卷、衣、掛珠等。該寺是禪宗五脈之一,唐高僧良價法師及其弟子本寂法師所創,因本寂法師住撫州曹山(今江西宜黃),良價法師住筠州洞山(今江西宜豐),而故名「曹洞宗」,後在日本很盛。他接衣缽後不久,仍回五台山。
在五台山五年,研習、整理數百部佛經,飲譽於中原佛教界,大德常與之研討佛理。可惜好景不長。
一九六六年「文革」亂起,五台山三百多位僧人被遣俗鄉,僅留若干老殘困守寺院。農曆十二月(一九六七年一月),「紅衛兵」們把被誣為「黑幫」、三十八歲的釋圓徹送回俗鄉廣東省梅縣。一個壯漢,每天要出工又要煮飯,田不會種,家不會理,鄉親們非常同情。村中退休的縣政協副主席楊晉康,是丙村中學老教師,對他這學生十分關心,力勸成家。起初無論如何也不答應,無奈鄉人已為其在雁洋找了一個葉氏女子,在楊老操持下,成家生子(一九七二年生陳良傑,皈依名「明心」;一九七四年生陳良雄,皈依名「明性」。「文革」後師復僧時辦離婚手續)。一九七○年當技術員,種柑桔、採煤等。
「文革」甲寅年(一九七四年)秋日,圓徹法師偕其師兄圓霖法師結伴遊於南京,一同上門拜訪詩友、著名書法家林散之先生。林老是南京書畫院院長,知名度甚廣。這天適逢「為工農兵服務日」,登門求書乞字者眾多,門庭若市。但見林老在客廳當眾揮毫,而門口至廳前,人們排成長隊,通路阻塞。圓徹與師兄好不容易排到中間,已近中午,真箇欲前不得欲退不能。只見林老疲於應付,戴著老花眼鏡,汗流滿面,無暇與人交談。圓徹素知林老耳聾,不便招呼,不得已遂從掛袋中取出片紙,寫上七律詩一首,由眾人傳遞上,送交林老。詩云∶
千載繁華一擲梭,駐顏無術奈愁何?
縱情未免戕神甚,逐物由來喪志多。
勒鼎浮名身後事,生花健筆眼前魔。
彌陀念念常存想,珍重流光一剎那。
林散之接詩閱罷,將花鏡推至額上,舉目四望,遙見已著俗裝的圓徹、圓霖二僧,原來是詩友到來,不禁愴然淚下,揮手招呼∶「霖師徹師,你們要常來看我,常以此等詩文警策我啊!」立起身來又對庭前民眾說∶「今日老友歡聚,改日再寫吧!」隨後即拉二師進入書房,煎茶暢敘。又說道∶「今日幸逢二師解圍,得有半天清閒也!」三人論道讀禪,極其投機。但因時逢「十年浩劫」,「四人幫」橫虐天下,藝術品已如糞土。每談時事,不勝唏噓!臨別,林散之對圓徹法師說∶「剛才蒙贈警詩,如無回報非禮也!」遂呼侍從,研墨展紙,自己起身執筆,馳毫驟墨,立成一絕雲∶
別後荊溪一夢違,小橋流水鯽魚肥。
亦知此日春無恙,柳絮如花正亂飛!
墨色淋漓,鐵筆銀鉤,兼融羲之及懷素筆意。更妙的是,詩中挾帶牢騷,以暢其懷。圓徹會意,接過墨寶,互道珍重,依依而別。
此後,圓徹師對此書幅十分珍愛,到證果寺任住持時,常掛於禪房欣賞。可惜此書幅後來被其徒偷去,至今未知下落,甚是可惜!所幸李明烈先生當時藏有複印件,得以觀其全貌。
一九七八年,即「文革」結束兩年後,玉宇澄清,萬物復甦。山西五台山宗教委電報催其速返寺,即輾轉千里,回到離別十一載之五台山,住塔院寺。
因極左政策未能在短時間內廢除,寺中和尚只能掃地種菜,不能做佛事。他只得上書北京原中國佛協會長趙朴初,要求完全落實佛教政策。趙朴初與他有過交往,法緣深厚,接到信件,喜出望外,親寫兩信,要他從速上京共商恢復中國佛協工作。一九七九年正月初五,他首次接信,夜書《已未元月初五日得趙朴初會長函促赴京面敘,燈前書此奉答》七律。擬正月二十「天餐日」才赴京,不料正月十二日又接催信,只得交待寺務,於十九日在山下坐火車直達北京。
抵京後,趙朴初馬上召集明真、正果、淨慧、圓徹等五人會議,成立了中國佛協辦公室、佛學研究部、國際部、教務部、接待事務部,研究在各省、市速復佛教協會問題。這次會議後又調入茗山法師,這五大法師各管一個部(辦),開始了緊張工作。圓徹法師主管「教務部」,整理現存佛經和宣揚佛教知識書刊的編印工作等。中國佛協辦公設在廣濟寺內。
他首先校勘《房山石經》。它是隋末唐初由幽州高僧靜琬和尚開始在北京房山刻藏的石刻佛經,以後高僧在此刻經,直至清康熙三十年共刻藏石經一千多部,三千四百餘卷。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八年發掘和整理了大小碑刻共一萬五千餘塊,是我國珍貴的佛教遺物。是年冬,他帶著《房山石經》南下,邊走邊校勘。在福建過年,正月十五,應邀參加閩侯縣雪峰寺的恢復掛牌儀式。
回京後,於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五年,受聘為「佛學研究部」研究員,與其它三位法師一起主持工作。在日常事務中,一直協助趙朴初會長工作,經常接待各國佛教團體、友人的來訪,代朴老起草一些重要檔案等。
在京七年,遍訪了祖國名山大川,結交了國內外高僧大德,受趙朴初耳提面命,整理和編撰了許多佛教書刊,為中國的宗教事業中興做出了奉獻。還有幸參與修訂首部《刑法》,提出了本界別的意見。又每遇喜事,總有詩詞佳作,其「詩僧」享譽京華。其書法和繪畫亦屬上乘,求書詩畫者遍及國內外。
一九八六年,福建名剎閩侯縣雪峰寺恭聘他為首座,趙朴初批准他離京赴任。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郊區的雪峰寺,又稱「崇聖寺」,為我國南宋末至元朝初期所設十剎之一。山中奇勝甚多,如鳳凰崗、烏石嶺、應潮泉、鰲山閣等,其中應潮泉和鰲山閣是義存禪師成道的地方。故歷代必定要大德高僧才能成其方丈、首座。

妙梵之師

在福建期間,他主持恢復了當地多座著名寺院的佛教活動。作為梅縣客家人,他在福建省沙縣到處尋訪「慚愧祖師」潘了拳的出生地。但因機緣未到而未果。據當年的沙縣統戰部長鬍德(金+水)回憶,圓徹師之國語南腔北調,十分費聽,他說要找一千多年前在廣東省梅縣陰那山開基成佛的「潘」姓高僧出生地,當地人不知他說是找姓「彭」還是姓「范」的高僧,雖然潘了拳的聖跡在當地都很出名,但無人知曉他在哪裡得道,找了一陣沒找著。直到一九九三年,圓徹師再到沙縣淘金山弘法開示時,用筆寫下「潘」字,當地統戰幹部才在夏茂鎮洋元村一個叫「粉乾曲」的地方查到了「慚愧祖師」的出生地。他非常高興,馬上通知了梅縣陰那山「靈光寺」住持釋瑞基,中斷了一千多年的佛緣才得重續。後瑞基法師募集了一百多萬元,在「慚愧祖師」出生的祖屋原基上,建了一座有相當規模的「報恩寺」,還為當地村民修築了一條直通「報恩寺」的水泥村道。
圓徹師在永安市,有皈依弟子約七百人,而全市佛教徒僅千人,是中興該市佛教事業的功臣。
圓徹師於一九八八年移錫粵東汕頭市龍湖區鷗汀古寨證果寺任住持,直至示寂。住寺期間,兼顧興、梅佛事。一九八八年冬,返梅縣為遠照法師圓寂做佛事,受聘兼任興寧縣神光寺方丈。越載倡建梅州市千佛塔。還受聘為梅州市、興寧市佛協名譽會長。文學家方海權稱師為妙梵之師。
圓徹法師之一生,除應召在京為中國佛協復興做貢獻外,最重要兩大成就,一是嘔心瀝血重興了名剎證果寺,二是妙語連珠留下了《微塵集》千首詩書。

重興證果寺

一九八三年四月初八,廣東省汕頭市郊區下蓬鎮鷗上鄉陳金豪、官埭頭村紀漢臣到潮州開元寺祝聖,觸想應復建家鄉證果寺,數天后兩人聯名上書市宗教局和市佛協,引起重視。
一九八三年六月,圓徹師自京南下探訪師友,從閩入粵至汕,由汕頭市宗教局領導人和市佛協會長釋定持陪訪創自明朝、受帝敕封的證果寺。師見山門雖廢,寺址半荒,然庭中菩提樹古木參天,老井泉清冽,故有敬意。當地十八鄉父老數百鹹迎,倡議籌建,而諸位領導和定師以「籌建主任」相囑。「衲固辭,以尚在京華供職,無法分身,辭而弗得,乃以籌建事宜咐囑當地父老陳金豪伯等」(見寺碑記)。越載八月六日圓徹師再來,為寺籌建小組掛牌,然後離去雲遊沒回。一九八八年二月三日,籌建組員紀漢臣(一九八九年四月二十日被寺聘為顧問)寫信給師,說「(證果寺)菩提根深,因緣殊勝,特區之新開發,更將有利於我佛教之國際性之發揚。以師之大德,進住證果,大轉法輪,廣度眾生,將為我華夏創造新一頁。」懇請速來汕興寺。師受感動,即重來,大家堅留主持寺務,始叔然動心,不忍復去,茹苦任艱,力謀修復。」(見寺碑記)。自此長住,為興寺不辭艱辛,奔波四方。一九九○年八月十四日大雄寶殿奠基,四年後中秋落成。
自一九八八年至二○○一年,歷經十二載奮鬥,總籌資投入約六百萬元,於二○○一年十一月四日重建證果寺落成開光。它坐西北向東南,呈長方形,總深七十七.二米,總寬二十一.七米,總建築面積一千七百多平方米。分三進∶天王殿(圓徹師自行設計)、大雄寶殿、後樓(分法堂、念佛堂、藏經樓三層),加左廂長方形三層樓分為∶伽藍殿、地藏殿、報恩堂、功德堂、五觀堂、客堂、方丈室、圓明樓、眾香閣、僧房、庫房等。尤以特高石砌大山門、無量(梁)天王殿、大型泰國銅佛像、九龍壁玉石雕、古菩提樹與般若井泉而引人入勝,圓徹師作《證果寺歌》長詩頌之。一九九四年十月六日被汕頭市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今有匾二十九塊(趙朴初、釋圓徹各書寺名)、聯六十五副(其中圓師撰書大多數)、古今詩三十二首(其中圓師作二十二首)、碑記五通(全由圓師撰,並書三通)。該寺已成為善信嚮往的道場、特區旅遊的熱點,這是圓師為振興汕頭梵宇一大貢獻。

妙語連珠

圓徹師多才多藝。留下《微塵集》。不僅精通佛理,作獅子吼,弘法利生,而且善詩詞,工書畫。其文如行雲流水,詮釋聖理,開宗明義;詩如機鋒棒喝,禪味濃郁,明心見性,接引善信入香光室,登覺雲路。早於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六年在京時,詩書才華就大顯身手。一九九○年由接法師兄日光(即定持)詩僧推薦,成為汕頭市政協嶺海詩社社員。後又為湖南長沙市嶽麓詩社、上海樂天詩社社員。受聘為美國紐約四海詩社名譽顧問(一九九一年十月十日)、《環球當代詩詞》名譽編輯。作品發表於北京《法音》、《佛教文化》、《廣東佛教》、《北京晚報》、《南方日報》、《汕頭日報》、《汕頭特區晚報》、《嶺海詩詞》、《全國詩社社友作品選萃》等數十家報刊。尤其是一九九三年十二月,獲中共中央辦公廳毛主席紀念堂管理局,所頒發《收藏證書》,文曰∶「圓徹先生∶為紀念毛澤東主席誕辰一百周年,你熱情向毛主席紀念堂贈獻書畫作品二件,...我們正式予以珍藏。
圓徹師古典詩詞造詣尤深,才思敏捷,口綴珠璣,偶有會心而下筆數十首可立就。一生作詩詞一千多首,詩作儘管在一九八九年乘車從雪峰寺回汕頭時,丟失一大包詩稿(包括定持詩僧詩稿),仍在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出版合集《微塵集》,計有詩詞千餘首。此前有《塵海清音》、《塵海雲蹤》、《太姥山雜詩》、《閩江紀事詩抄》、《 江紀事詩抄》行世,皆收進《微塵集》,分成塵海清音、塵海歌風、塵海雲蹤、集外集四部分,並附文十二篇、碑記五篇、聯九十四對。或吟出家參禪、歸隱安貧,或詠高僧古剎、名山大川,或贈佛友文朋,或悼中外緇素,旨宣佛理而止惡揚善。 一九九三年中秋,圓徹法師在二鍪山寺禮佛(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當登連珠岩時,頗有感觸現場揮毫,賦詩一首贊連珠岩勝景。

二○○四年二月十八日(正月廿八),中國佛協原研究部研究員、著名詩僧、書畫家、重建證果寺住持圓徹法師,在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區證果寺內,以吉祥臥安然示寂,終年七十六歲。二十四日上午舉行追思法會,下午一時,出龕往廣東省潮陽市靈山寺荼毗,由方丈心印舉火,獲舍利子逾百。(林俊聰)

圓徹法師 圓徹法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