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國際計畫是一個以兒童為中心的國際人道主義發展組織;它是一個非宗教、非政治、非政府、非營利的組織。發展資助人和被資助兒童之間的交流是國際計畫開展工作的基礎。理想
國際計畫是在一個尊重人的權利和尊嚴的社會裡,讓所有的兒童都能夠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使命
國際計畫致力於使開發中國家的貧困兒童的生活質量得到持續不斷的改善,在這一過程中,國際計畫聯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為兒童的生活增加更深遠的意義、更豐富的內涵。實現方法
國際計畫是聯合兒童、他們的家庭以及社區、幫助他們,使他們的生活發生積極的變化。七十年來,我們為維護兒童的權利而努力,數百萬名兒童因此有機會為各自的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價值觀
國際計畫遵守職業道德,強調誠實和透明,並崇尚言行一致。國際計畫在信息傳遞、財務管理、績效評估和結果認定過程中對公眾和所有相關者負責。在一切工作中,致力於有效性、可持續性和工作效率。同時堅持公認的國際標準。在一切工作、活動和機構中,國際計畫為個人、特別是兒童和最邊緣人群創造條件,使其能夠決定自己的生存、保護與發展。尊重兒童權利和人權;國際計畫相信人人享有尊嚴,這種尊嚴是與生俱來的,不可剝奪的。這種尊嚴不會因為年齡、性別、種族、膚色、宗教、社會階層、民族、國籍、婚姻狀況、性取向和身體狀況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坦然,僅靠國際計畫還不能解決所有貧困問題。因此,提倡團隊精神和相互合作。不斷努力學習和完善,傾聽新的觀點並鼓勵開拓進取。發展歷史
1937年國際計畫作為“西班牙兒童資助者計畫署”成立,當時的工作主要是為西班牙內戰中的兒童提供食品、住宿和教育。20世紀40年代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國際計畫將工作範圍擴展到了被戰爭蹂躪的整個歐洲,為流離失所的兒童提供援助。其名稱也隨之更新為:“戰爭兒童資助者計畫署”。20世紀50年代隨著歐洲兒童援助需求的減少,國際計畫又一次擴大了工作範圍,致力於為任何條件下有需求的兒童提供援助,使其生活質量得以建設性和長期性的改進,並誕生了新的名稱“國際計畫”。進入21世紀,國際計畫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以兒童為中心的發展組織之一。在全球21個國家通過招收資助人(現超過100萬)及來自各種渠道(各國政府、企業、基金、個人等)的贈款籌集資金,與全球48個開發中國家的超過130萬的交流兒童以及他們的家庭和社區一起工作,以使所有的兒童都能夠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我們的工作方式是以兒童為中心的社區發展。通過這種方法,兒童、家庭及社區成為其自身發展過程中積極的和主動的參與者,以實現其可持續的、有根本思想及觀念改變的發展。目前我們有20個正式的資助國/地區辦公室,在全球66個國家開展工作。
發展理念
“以兒童為中心的社區發展”是國際計畫貫穿於項目設計執行中的一種系統、整體的發展理念。該理念通過促進貧困兒童及其家庭和社區在發展過程的參與和主導,使他們實際性和戰略性的需求得到滿足及重視。“以兒童為中心的社區發展”建立在國際計畫以往與兒童和社區工作的經驗的基礎上。它強調貧困兒童及其家庭和社區參與和主導發展過程的需求,並貢獻於實現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人類發展指標和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該發展理念是包容的,目的是避免將貧困或有特殊需求的人群邊緣化。“以兒童為中心的社區發展”理念為社區參與、規劃、執行、監測與評估的各個方面提供綜合的方法。國際計畫根據項目產出以及與社區協商的結果來確定未來的行動,可能會更改項目結構、尋求更多資金或擴大項目規模和範圍;或者在某些情況下,國際計畫決定逐步退出參與某些項目,而讓社區來負責實施項目,管理社區發展。國際計畫的角色主要是協調和促進,為貧困的人群創造機會,使他們能夠對影響自身的問題採取有效的行動,使兒童及其家庭和社區有能力影響社會機制的改革,以及他們與社會其他人群之間的關係。“以兒童為中心的社區發展”理念使項目由國際計畫直接執行轉變為由社區擁有。資金來源
通過兒童交流工作,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挪威、瑞典、芬蘭、丹麥、荷蘭、愛爾蘭、比利時、西班牙、日本和韓國的資助人為國際計畫的工作提供資金和精神上的支持。另外還有一些來自個人、公司和政府贈款的支持。國際計畫90%以上的資金都是來自個人的捐助。這些資助人通過與交流兒童通信、交換照片、閱讀國際計畫提供的年度發展報告,或通過對他們的交流兒童家庭進行短期的走訪,與交流兒童以及他們的家庭和社區建立起了良好的關係。兒童交流工作作為一個橋樑,將有需求的和可以提供幫助的人們聯繫到一起。使兒童以及他們的家庭和社區之間、社區與政府之間建立聯繫。國際計畫希望資助人和交流兒童最終能夠跨越地域保持長期的聯繫。對不同群體真正需求的理解以及和他們積極有效的合作,使我們能夠把這些人團結起來,從而為兒童建立一個滿足他們需求的幸福、美好的社區環境。中國方面
1995年國際計畫開始與位於北京西北的延慶縣政府合作,在延慶縣開展工作。延慶成為國際計畫在中國的第一個項目區。1999年4月,國際計畫與陝西省婦女聯合會(婦聯)建立了新的合作夥伴關係。陝西婦聯是成立於1949年的、中國最大的婦女組織-中華婦女聯合會的一個分支。1999年國際計畫將國家辦公室自北京遷至陝西省西安市,但仍在北京留有一個聯絡辦公室。在延慶工作十年後,國際計畫於2005年6月從延慶撤出。目前,國際計畫在中國以下六個項目區開展項目活動:陝西的蒲城,淳化,佳縣,榆林和西鄉縣以及寧夏的隆德縣。截至2005年12月,我們已為約24,000名兒童與14個資助國的資助人建立了聯繫,在約330個村莊開展項目。2005年在中國的預算開支超過500萬美元。項目
根據兒童、家庭和社區的不同需求,國際計畫在當地推動開展可持續的、綜合併進的項目,他們可能涉及以下的幾個方面:健康、水與環境衛生、教育、生計(農業,企業發展,就業機會等)、社區發展和能力建設。國際計畫與婦聯,鄉鎮、社區和相關機構共同合作,在以下五個綜合性項目領域實施可持續發展項目:健康成長
項目範例:
1、社區健康宣教。
2、社區醫務工作者培訓。
3、村鄉醫療設施改進。
4、兒童醫療保險和社區醫療周轉資金。
5、性病、愛滋病預防。
6、學校營養與衛生綜合項目。
7、母嬰安全。
8、五官疾病康復與預防。
9、青春期衛生知識宣教。
學習
項目範例:
1、有效的教與學。
2、兒童、家長和社區參與學校治理。
3、賦權與支持的學校領導。
4、兒童友好的學習環境。
生計
項目範例:
1、小額信貸(協會模式、村基金模式)。
2、農村實用技術培訓。
3、大齡青年職業技能培訓。
4、市場開發與行銷知識培訓。
5、社區文化中心建設。
6、經濟組織。協會能力建設。
居住環境
項目範例:
1、社區供水。
2、學校與家庭改廁。
3、社區環境改進。
4、社區主導的水與環境衛生改善。
5、衛生習慣。
6、社區資源管理能力建設。
7、灌溉
建立聯繫與兒童保護
項目範例:
1、跨文化交流。
2、兒童權利意識提升。
3、兒童保護宣傳教育與法律援助網路。
4、弱勢兒童關注項目。
5、促進兒童出生登記。
6、四川地震救災項目。
7、與資助人的交流。
8、兒童活動。
9、資助人來訪。
出版品報告:《社區發展中的兒童參與》,葉敬忠、李小雲/主編,詹姆斯·莫瑞、唐納德·麥克菲/副主編,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關注留守兒童》,葉敬忠、詹姆斯·莫瑞主編,王伊歡、張克雲、陸繼霞/副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