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
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為紀念那些在大屠殺期間承擔巨大的個人風險,援救猶太人的非猶太人而專門設立。
目前紀念館認定國際義人共2萬多人,例如法國村莊Le Chambon-sur-Lignon的居民(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他們收留躲避納粹的猶太人。)、中國外交官何鳳山(發給猶太人簽證)、日本外交官杉原千畝(發給猶太人簽證)與潘均順(收留逃離屠殺的猶太少女)等人。
註:以下數字不代表該國獲救的猶太人數目,只代表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得到的拯救部隊數據
來自國家 | 獲獎人數 | 備註 |
波蘭 | 6,066 | 德軍侵占波蘭後,宣布任何人在家中或物業收留猶太人,全家會遭殺害;向猶太人提供食物或水則會被殺。這是納粹德軍暴掠歐洲期間最嚴厲的暴刑。 |
荷蘭 | 4,863 | 包括兩位居住於荷蘭的印度尼西亞人。在荷蘭,收留猶太人被發現會遭遣送到集中營,甚至會遭槍殺。數百位共黨抵抗軍的工人從未獲承認為猶太人拯救者,因為他們隱藏姓名,只在護送猶太人過程中擔當中介角色。其中很多任務人死於集中營。 |
法國 | 2,833 | 2007年1月,法國總統席哈克及一些權貴在巴黎先賢祠榮耀了法籍國際義人。160位法籍國際義人因在二戰間拯救法國猶太人的努力獲授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
烏克蘭 | 2,204 | |
比利時 | 1,476 | |
立陶宛 | 723 | |
匈牙利 | 703 | |
白俄羅斯 | 587 | |
斯洛伐克 | 478 | |
德國 | 455 | 包括商人奧斯卡·辛德勒(電影《辛德勒名單中的主角》),國防軍軍官威爾姆·歐森菲德(電影《鋼琴家》中最後救助鋼琴家的那位德國軍官)等。 |
義大利 | 442 | |
希臘 | 279 | 包括雅典大主教達馬斯基諾和巴滕貝格的愛麗詩郡主 |
塞爾維亞 | 127 | |
白俄羅斯 | 124 | |
捷克 | 118 | |
克羅埃西亞 | 106 | |
拉脫維亞 | 111 | |
奧地利 | 85 | |
摩爾多瓦 | 73 | |
阿爾巴尼亞 | 63 | |
羅馬尼亞 | 54 | 包括康斯坦丁·卡拉加,獲大屠殺紀念館推崇為拯救了逾51000名猶太人的義人。 |
挪威 | 42 | |
瑞士 | 44 | 卡爾·魯茲挽救了數萬匈牙利猶太人 |
波赫 | 35 | 這數字只包括波士尼亞,不包括黑塞哥維那 |
丹麥 | 22 | 依照他們意願,參與拯救丹麥猶太人的丹麥地下抵抗組織的成員,以單一名字出現在義人芳名錄上 |
保加利亞 | 18 | |
英國 | 14 | 包括法蘭克·福利,不包括擁有猶太血統的尼可拉斯·溫頓 |
馬其頓 | 10 | |
亞美尼亞 | 10 | |
瑞典 | 9 | |
斯洛維尼亞 | 6 | |
西班牙 | 4 | |
土耳其 | 4 | |
愛沙尼亞 | 3 | |
美國 | 3 | |
中華民國 | 2 | 潘均順和何鳳山 |
巴西 | 2 | |
智利 | 2 | |
日本 | 1 | 杉原千畝(日本駐立陶宛代領事,向猶太人簽發約2150張過境簽證) |
盧森堡 | 1 | |
葡萄牙 | 1 | |
喬治亞 | 1 | |
愛爾蘭共和國 | 3 | |
總數 | 22,212 | 截至2008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