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劍道聯合會

國際劍道聯合會,成立於1970年,是由全日本劍道聯盟及其他六國所倡導成立。致力於劍道、居合道、杖道在世界範圍內的發展和推廣的非政府非營利組織。總部設在日本的東京。2006年4月成為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總會成員。

基本信息

簡介

成立於1970年,是由全日本劍道聯盟(all japan kendo federation)及其他六國所倡導成立。致力於劍道、居合道、杖道在世界範圍內的發展和推廣的非政府非營利組織。總部設在日本的東京。2006年4月成為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總會成員。

歷史

劍道起源於日本,由古代決鬥演變而來。1928年成立“日本學生劍道聯盟”。1952年成立“全日本劍道聯盟”。
劍道比賽中運動員身穿護具,手持長刀進行格鬥的一項競技運動。比賽中運用各種戰術並以劈、刺對方的頭面、喉嚨、手腕、兩肋與胸腹等部位,每擊中一次為“一本”,先得兩次“一本”者為勝方。比賽場地為邊長9~11米的正方形平地。比賽時間為5分鐘。比賽分個人比賽與團體比賽。團體比賽採取“勝者累計數”與“勝者再戰”計算成績。
古代日本的武士亦和中國的武將相同,平時劍不離身,他們視劍為“武士之魂”,亦有“凡人用刀,武士用劍”的說法。
劍道除了有實戰意義之外,還是一項鍛鍊身心,陶冶情操的好運動,它能培養人們勇敢沉著、機智、堅韌不拔、進取向上的精神和強健體魄。
劍道師承東嬴幕府時代的武士劍術,儘管在德川封建朝代結束後曾一度衰落,但近幾十年來又重新崛起。不但在日本許多學校、社團的青少年中廣泛流行,而且還傳播到外國,被更多的青年人所接受。“全日本學校劍道聯盟”於1959年成立,由於成績突出,1962年劍道被日本文部省列為中學必修課,連女學生也紛紛參加訓練。1970年在東京舉行了第一屆世界劍道錦標賽,1976年在英國舉行第三屆世界錦標賽時,參加國已超過二十多個。當前世界上的劍道熱浪正方興未艾。
目前日本流傳的劍道在精神境界方面仍保持古代的標準,但在練習方面已有異於古代的以殺傷效果為主,而改為以技術的優劣高低為宗旨。
劍道比賽時,手持用四根竹條做成的長一點二二米的劍,為避免受傷而戴護面,身著護鎖甚至防護手套。其原則是“合法擊切對手目標,目標分成八個範圍:頭顱正面,左右側,左右前臂,左右胸肋及咽喉。只要有一方兩回擊中就為勝方。假如兩方各擊中一回,則加賽一局,決出勝負。但如果擊中其它非規定範圍,不但不得分,反而可能要受到警告,甚至以”故意犯規“理由被取消比賽資格為輸局。
劍道不但有個人賽,還有團體賽,每隊由五人組成,其中級別相當分明。一位“段”級劍師,“段”級以下分上、中、下的未入流見習劍師各一名,最後是一名十六歲以下的少年新手。從這種規定亦足見劍道培養各級劍師的科學性。
劍道主張進攻,是不折不扣的”以攻為守“,一般在避過對方一擊後,立即展開反擊,看不出什麼防守技巧。也要求選手有驚人的忍耐力,既要隱蔽自己的弱點,也要探出對方的薄弱環節,並不冒然進攻,規定展開進攻要大聲吆喝才為合法。否則即使擊中也無效。吆喝的作用,除為使人注意到他所擊的一點是否是合法目標之外,還在於可加強本身的心神合一。另外又可以用聲威給對手以壓力。
饒有興趣的是,儘管劍道比賽中,須戴護具加上古代和服一身,但卻赤腳上場。據說這是為保持幕府時代的武士風。

任務

國際劍道聯合會的任務是:提供各種援助,以促進每一個國家的全國劍道聯合會發展;舉辦和協助舉辦研討會和講習班;建立劍道國際比賽規則;提供場地器材標準;組織世界劍道錦標賽;交流信息、技術、設備等。

會員

國際劍道聯合會會員有:奧地利、比利時、捷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英國、匈牙利、冰島、義大利、盧森堡、荷蘭、挪威、瑞士、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西班牙、瑞典、葡萄牙、塞爾維亞、愛爾蘭、安道爾、保加利亞、希臘、以色列、黑山、加拿大、墨西哥、美國、阿根廷、阿魯巴、巴西、委內瑞拉、智利、多米尼加、南非、香港、日本、韓國、澳門、中國、馬來西亞、中華台北、新加坡、泰國、澳大利亞、紐西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