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空手”原稱“唐手”,本意為“從中國傳入的拳法”。在日本,有人認為空手道是中國明朝時期由陳元贇傳入日本的,也有人認為是14世紀閩人36姓遷入琉球群島時帶去的,還有人認為是幾百年前到中國福建謀生的沖繩人,在福建習得中國拳法後帶回日本的。但也有人認為,空手道並非來自中國,因為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在原始發展時期必定有人與人,人與獸的搏鬥,這種搏鬥就是日本空手道的萌芽。本世紀初,日本沖繩空手道人士出於民族自尊,將“唐手”改為“空手”。到20世紀30年代,這種改法得到了較大範圍的承認.而作為這種廣泛默許的歷史背景是中日甲午戰爭後,中國被視為敵對國,帶“中國”,“唐”名稱的東西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日文中,“唐”字的發音與“空”字相同,均為“KARA”,而“空”字的含義恰好與“赤手空拳”吻合。加上一個“道”字,就與“劍道”,“茶道”等一樣,不單是一門技術,而是一種人生修煉之道了。
空手道原是在沖繩民間秘密流傳的一種徒手自衛術,是沖繩人船越義珍於1916年在東京武德殿公開表演之後,才以現代形式在日本本土迅速發展起來的。其二,現代日本空手道四大流派之一“剛柔流”,承認本們宗師東恩納寬量曾在中國學拳數年,是東恩納寬量發展了剛柔流.剛柔流代表團幾番跨海入閩,尋找昔日祖師的遺蹟。1989年,他們在中國福建省體育中心設立了“顯彰碑”,紀念他們在中國的老師.沖繩剛柔流訪華團1992年6月訪問中國福建體育學院時,表演了“三戰”“十八”,“一百零八”等空手道“型”,其技法結構與發力方式與福建南拳類似,其型的名稱仍保持福建方言的發音法。
1916年,以沖繩人船越義珍的公開表演為契機,許多衝繩的空手道家到東京等地,致力於空手道的推廣工作。由於師承,流派之間的戒心,這些空手道家從不橫向聯絡;而空手道的猛烈踢打,直接對抗容易造成傷害事故,不便以競技比賽的方式進行交流提高。這樣,就形成了以套路為中心,各自為政的普及推廣方式。
1930年,宮城長順首先使用“剛柔流”作為自己流派的名稱,隨後自立名稱的空手道團體達300餘個。最大的四個流派除剛柔流外,還有松濤館,和道會,系東流。這四大流派成為當今日本空手道許多流派的母體。
1949年,以松濤館為主,聯合成立了“日本空手道協會”。但該協會尚未具備領導全日本空手道界的實力。50年代,以全日本錦標賽為名義舉辦的比賽,每年有20餘個。但有名無實,參賽選手沒有經過逐級選拔,缺乏全國錦標賽之權威。
1964年,成立了“全日本空手道聯盟”,空手道協會也加入其中,並開始了有許多流派參加的“寸止”是對抗的比賽大會。1970年11月,全日本空手道聯盟主持了第一次世界空手道錦標賽,並成立了“世界空手道聯合會”。
世界空手道聯合會旨在吸引全世界的空手道運動員參加國際空手道活動,促進其身心健康,在其協會會員間和運動員間建立良好的關係。該組織的協會會員根據其管理的空手道的種類,分為KT、K和T三種類別,各類會員地位平等。
組織
聯合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體代表大會,每2年召開一屆。每個協會會員可有2名代表出席。代表大會有權修改章程、選舉官員並對重大事務作出決定。大會授權指導委員會在其閉會期間行使其權力。指導委員會由聯合會主席、至少2名副主席、20名委員及當然委員(聯合會前主席、各大洲和地中海地區聯合會主席)組成。秘書長和司庫均由指導委員會委員擔任。執委會是指導委員會的辦事機構,並在指導委員會休會期間代表其進行決策。聯合會設普通空手道委員會(GKC)和傳統空手道委員會(TKC)兩個常設委員會。聯合會還設有下列專門委員會處理各種專業問題:裁判委員會、技術委員會、醫務委員會、組織委員會、公共關係委員會、風紀股長會、財政委員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