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路原名半邊街,是一條歷史悠久的老街。乾隆19年(1754年)以前就已存在。乾隆19年(1754年)、嘉慶12年(1807年)的《蕪湖縣誌》、民國8年(1919年)《蕪湖縣誌》均明確記載弼賦門外有半邊街。只不過在民國縣誌中,半邊街下加注了“馬路”二字,顯然這時半邊街已經拓寬。如此算來,半邊街已有近二百五十多年的歷史了。
李鴻章的兒子李經方在蕪湖開闢大馬路(即今天的中山路)和二街之後,半邊街就成了聯繫這兩條道路的一條捷徑。它將大馬路、二街、陡門巷、徽州碼頭和利涉橋連成一體。這條街道最初為碎石子路,僅在街道的一側築有幾幢兩層磚木樓房,另一側則空蕩蕩的,可以一眼望見鏡湖,再加上街道只有176米長,6.5米寬,因此老百姓就形象地稱之為半邊街。半邊街大體呈“L”型走向,到了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半邊街的表面上加封了一層柏油層,從而成為蕪湖的第一條柏油街道,可一百多米的距離實在太短了,這條街道也因此被外國人譏笑為“世界上最短的柏油馬路”。由於柏油質量不夠標準,使用不久即出現損壞,不得已只得重新恢復原先的碎石子路面。抗戰勝利後,沿街商家出資仿照長街的樣式,在路面上鋪設了赭色花崗岩。直到三十多年後的1964年,國貨路才再次改造為柏油路。
1931年初,為抵制日貨,抗議日本軍國主義對東三省的挑釁,蕪湖商界先後成立了“中華國貨維持會蕪湖分會”和“蕪湖抗日救國會”,積極回響設在上海的中華國貨維持會號召,提倡銷售各民族資本企業所生產的各種國產品,替代進口產品;徵集各種產品送各地展覽陳列;倡導發展實業,研究改良國貨產品;組織各種規模的國貨宣講會,在平民中產生良好效應。為加強國貨銷售,協助一批會員主持的組織以及相關聯的國貨店號在半邊街開張。“9·18”事變後,國人抗日情緒高漲。10月,蕪湖市的工人、學生、商人和市民萬人再次召開抗日救國大會,呼籲抵制日貨提倡國貨。當時由學生和市民組成的日貨調查組辦公地點也設於半邊街,正是在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之下,至該年底半邊街最終更名為國貨路。與此同時,福州、長沙、天津、北京、南京、蘇州、嘉興、鎮江、煙臺、漢口、濟南、寧波等地都紛紛誕生了各自的國貨路。
抗日戰爭中,國貨路在1937年12月5日至10日的六天時間內,遭到日軍戰機的瘋狂轟炸,化作一片廢墟,沿街店鋪、民房幾乎全部化為灰燼,無情的烈火燃燒了20餘天。建國後,國貨路終於獲得了新生,一大批新式建築先後落戶國貨路的兩側。1999年,中山路改造成步行街,國貨路東西走向的那部分被改造成步行街的一部分。而南北走向部分的舊建築也陸續被拆除,建起了氣派的現代化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