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路[福州國貨路]

國貨路始建於民國3年(1914年),原是福州第一條馬路中的一段。雖然歷經改建,道路仍是狹窄,交通經常 堵塞。1985年福州市人民政府決定加以擴建,工程分兩段進行。東段自六一路至五一路,於1985年12月開工,翌年10月建成,全長704米;西段自五一路至洋頭口,1987年5月開工,2月20日通車,全長940米。兩段分別由原來東段6.2米、西段7-12.5米拓寬至40米,其中機動車道寬14米,非機動車道各寬6.8米,人行道各寬4.5米,綠化帶各寬1.7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採用真空吸水、薄膜養生、切縫機割縫等工藝。結合道路擴建更新鋪設沿線給水主、副管,電訊主、副管,污水管、雨水管、電力調度電纜等;預留煤氣中、低壓管道的位置。國貨路地下管道口徑大,埋置深,交叉多,給水乾管管徑達0.8~1.0米,管道埋管深度最大的超過6米。與五一路交叉路口東西側,建有兩條人行過街地道,地道長55.8米、寬5.5米、高3米,是福州市區第一條人行過街地道。國貨路擴建工程完成,形成台江區又一條重要的東西向主幹道,改善西區的對外交通。拓寬後國貨路東段兩側建起金屏樓、中選樓、琯後樓,龍津樓,東元樓等商業綜合大樓,福州南公園位於國貨路西段。

國貨路的定名,有一段動人的愛國故事。說的是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洋貨充斥福州市場,導致民族工業紛紛破產,一批愛國之士號召大家“支持國貨抵制洋貨”。吳養賢先生在南公園內集資建立了“福建國貨促進大樓”用以陳列國貨,同時在路邊樹立了一座“請用國貨”的石碑。這條路的名字便由此得來。可惜的是,這塊石碑目前不知去往何處了。

國貨路的前身叫金墩路

福州市地名辦《福州地名》一書 ,關於這條路有很浪漫的記述:台江區“國貨中路福州汽車南站前後,北有金壋新村,南有金壋支弄、金壋街、金壋工人新村、金壋居委會,這些地名與‘金壋’相連,究竟什麼含意?”(文中用了福州土字“壋”)過去有一段故事:說三個外地人游福州,走出南門外數里路,見到田間水塘閃爍金光。一人說:看!燦燦黃金,重重疊疊,堆滿洋中,此地就是金堆洋!後來這裡果然稻穀豐收,在陽光下燦燦閃閃,確似“金堆洋”,地名“金壋”就這么有了。

故事歸故事,其實,福州金壋的古地名就是金墩,來頭可大了!

宋朝進士江都令平海軍節度使副都統太師謚清惠廉伯黃府功績顯赫,其後裔黃震旦來福州南台嘉崇里經商開基時,就以其金墩始祖黃府祖居住地——莆田黃石景德里沙坂的金墩黃氏宗祠的堂號稱此地為“金墩鄉”。明朝嘉靖進士、南京錦衣衛侍衛黃卷,居住在金陵城江寧下關,他是金墩鄉黃氏的後人,就把居住地改稱為金墩台門。黃氏這一家族香火繁盛,後人都不忘在自己的名號前加上“金墩”二字。而且,有些人走到哪,那個地方也會出現“金墩”地名!浙江上虞豐惠鎮武村有金墩、杭州清太平良相黃機在西溪西穆烏有金墩山、晉江潘湖金墩明尚書黃光升清大學士黃錫袞、台灣彰化花壇有金墩街、印尼梭羅金墩國務部長黃自達、新加坡第四任總統黃金輝居珍珠山……也稱為金墩山世代黃氏族人多有建樹,黃卷的孫子黃鉞,武狀元,曾任廣西、雲南、貴州等地提督並屢立戰功,官至光祿大夫、兵部尚書、加封太子太保。翻翻《台灣豐惠鎮武金墩武狀元黃鉞家譜》,那真是名人密集、花團錦簇。

福州台江金墩街名稱,源於一個成功的儒商黃震旦在這裡創業,黃震旦所以此地原來的地名“嘉崇里”也就改成金墩了。福州還有一個金墩——鼓西路元帥廟孫老營附近的金墩巷,那是因為此地出了舉人黃士恆、黃士復和其裔孫清末台灣四大翰林之一章京黃彥鴻、達明里閩省長黃小晶也是金墩後人。

李鄉瀏先生博學多識、查考嚴謹,關於福州鄉土文史的著述很精彩,絕非我等業餘“二”級能比,但也出了把金墩說成稻穀豐收金堆洋的謬誤。以前做鄉土文史,道聽途說、牽強附會、風馬牛雜交的事免不了。現在文化形態不一樣了,從哈佛大學數字圖書館查到《台灣XXXX金墩家譜》,連唾手功夫都不用,手指頭點點滑鼠即可。太羨慕很多全開放的數位化資料庫,可以糾正多少糊裡糊塗的學問。當然,道聽途說還是要的,口述實錄歷史也是一門大學問。哈佛大學數字圖書館中有1940年代1∶250,000的中國地圖,細看福州區域,相當清晰,城區的河道池塘、經緯度、等高線,一應俱全。路名用中英兩種文字標明,可惜標註太少。洋頭口往東的道路為金墩路(chin tun lu),而不署國貨路。對照1945年福州文化服務社發行的一份《福州市區詳圖》,也明明白白地署名金墩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