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直屬部隊
第一預備隊 司令長官李宗仁;
第二預備隊 司令長官劉湘;
第三預備隊 司令長官龍雲;
第四預備隊 司令長官何成濬;
第十七集團軍 司令長官 馬鴻逵;
第十八集團軍 司令長官 朱德;
騎兵第二軍 軍長 何柱國
空軍(共九個大隊,各式飛機305架)
總司令 蔣中正(兼);前敵總指揮 周至柔
海軍(各種艦艇共66艘,總排水量五萬九千餘噸)
總司令 陳紹寬
國民革命軍直屬部隊1924年11月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共639人,這時軍校已從浙江、江蘇、湖南等地招募到一批青年士兵,蔣介石以軍校教官和軍校第一期畢業生為骨幹,組織了兩個軍官教導團。第一團團長何應欽,第二團團長王柏齡。每團下轄3營,每營3連,每連3排,每排26至30名士兵,由劉峙。顧祝同、嚴重等人為營長,另建炮兵營,全軍3000人左右。
直屬部隊
第一預備隊 司令長官李宗仁;
第二預備隊 司令長官劉湘;
第三預備隊 司令長官龍雲;
第四預備隊 司令長官何成濬;
第十七集團軍 司令長官 馬鴻逵;
第十八集團軍 司令長官 朱德;
騎兵第二軍 軍長 何柱國
空軍(共九個大隊,各式飛機305架)
總司令 蔣中正(兼);前敵總指揮 周至柔
海軍(各種艦艇共66艘,總排水量五萬九千餘噸)
總司令 陳紹寬
國民革命軍第52師,是國民革命軍中一個師的番號。這一番號是根據師建制順序而來的。第52師番號,先後用在多支部隊身上。有些部隊,甚至是完全不同的部隊(詳見...
介紹 番號建制 主要將領 抗日傷亡人數 大事記八路軍,全稱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隸屬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 1937...
歷史背景 成立經過 發展過程 改組命令 初期作戰序列中國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過去又稱“中國國民黨軍隊”,由中國國民黨在1925年創設領導,同時效忠中華民國國民政府。1947年“行憲”前改為“中華民國...
初期歷程 新軍閥混戰時期 抗戰時期 內戰時期 軍隊派系八路軍,全稱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隸屬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 1937...
歷史背景 成立經過 發展過程 改組命令 初期作戰序列國民革命軍第五軍是國民革命軍的其中一個番號,曾先後用在多支部隊身上。最先使用第五軍番號的是原“福軍”。抗日戰爭開始後以200師為骨幹建立的第五軍,軍長杜...
北伐戰爭時期 十年內戰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時期 逃台時期國民革命軍第二軍是北伐戰爭時期國民革命軍主力部隊之一。1925年8月,“建國湘軍”被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譚延闓、副軍長魯滌平、...
簡介 湘軍譚延闓部組成的第2軍 湘軍賀耀祖部組成的第2軍 第6、第9師組成的第2軍朱培德(1888~1937),字益之,祖籍安寧,出生於祿豐元永井(現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縣一平浪鹽礦元永井礦區)。國民革命軍南京中央軍校校務委員,國...
生平經歷 主要功績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家族成員張軫(1894—1981),河南羅山縣人,1908年入河南陸軍國小。1916年起先後入北京清河陸軍第一預備學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1919年被選送赴...
人物簡介 程潛愛將 翼字軍 傀儡軍長 重慶長談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於1937年9月1日在淞滬戰場組建,由第51師、第57師和58師組成,全軍共3.2萬人。曾參加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
歷史沿革 歷任軍長 抗日戰爭 解放戰爭 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