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向任務
國家種質杭州茶樹圃(簡稱茶樹圃)的方向是茶樹種質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利用,促進茶樹品種創新和高效農業生產的發展。
茶樹圃任務是對國內外茶樹種質資源有計畫地進行收集整理、鑑定評價、提供利用,為國內外的茶樹育種、生產、科學研究等提供基礎性服務。
(二)建圃簡史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是茶樹的起源中心,種質資源的種類、數量、多樣性和獨特性在世界上均居首位。建立一個永久性保存基地,使分散在各地的資源能長期安全的集中保存,方便利用,非常必要。1987年國家科技攻關子專題“茶樹資源圃的建立及保存技術研究”立項,1988年4月在杭州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開工建設,1990年春開始資源入圃,11月由農業部在杭州主持掛牌為“國家種質杭州茶樹圃”,以保存除雲南以外的所有種質資源;與此同時,農業部在雲南省勐海縣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建立“國家種質勐海茶樹分圃”,保存雲南大葉茶資源。
建圃以來,國家有關部門每年下撥經費用於資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和鑑定評價等工作。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圃的面積得到了擴大,保存量得到了增加,資源不斷更新復壯,鑑定評價深入到分子學水平,資源管理採用信息化,資源共享平台得到了構建。
(三)資源保存
到2008年共保存2924份,包括山茶科山茶屬茶組植物的厚軸茶、大廠茶、大理茶、禿房茶和茶等5個種及白毛茶和阿薩姆茶等2個變種,此外還保存了24份山茶屬近緣植物。已編目2804份,待編目120份;按種質類型有野生種334份,地方品種1752份,選育品種146份,各類遺傳材料507份,國外引進資源126份,其他資源59份。
(四)種質資源研究
在妥善保存的基礎上,相繼開展了資源收集保存、鑑定評價、優質資源的發掘利用、種質創新、功能基因鑑定和克隆、基因晶片的研製和套用等。
1.種質資源收集保存、鑑定評價研究:開展國內外茶樹種質資源的收集、特別是野生、瀕危和地方品種資源的收集;進行農藝性狀、品質、生物化學、細胞學、胞粉學及抗性等方面的系統鑑定評價,發掘優異或特異資源供利用。
2.茶樹種質資源信息的規範化、標準化和數據共享研究:依據相關標準和規範開展種質資源的標準化制定,並建立和充實資源共性和特性信息資料庫,實現信息和實物的網路共享。
3.茶樹起源演化、分類和遺傳多樣性研究:以形態學與遺傳標記等方法相結合研究茶樹的起源、演化、分類鑑別和遺傳多樣性。
4.茶樹特異基因資源的發掘和利用研究:通過建立茶樹核心種質庫,有重點地開展茶樹特異基因資源發掘,開展茶樹特有功能基因的克隆和表達調控研究,研製茶樹基因晶片用於茶樹特異基因的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