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圖集
正文
系統反映一個國家自然、經濟、人口、歷史和文化全貌的綜合性地圖集。國家地圖集為本國經濟建設、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提供全面系統的科學參考圖件,對國際科學交流有重要作用。國際上往往把國家地圖集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科學技術水平的標誌之一。簡況 1889年芬蘭地理學會主持編制出版世界上第一本國家地圖集──《芬蘭國家地圖集》。以後,埃及(1928)、捷克斯洛伐克(1935)、義大利(1940)、法國(1946)等一些國家的國家地圖集相繼問世。1956年第18屆國際地理聯合會大會上成立的國家地圖集委員會,對提高國家地圖集質量和標準化起很大作用。1960年蘇聯K.A.薩里謝夫主編出版了《國家地圖集》(歷史分析,完善途徑和標準化)一書。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已有70多個國家先後編制出版了國家地圖集。1956年,中國12年科學發展規劃中,就把國家地圖集的編制列為項目之一,計畫按普通圖集、自然圖集、農業圖集、歷史圖集分卷出版。1965年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地圖集》。1981年以後,中國繼續開展國家地圖集的編制工作,目前國家普通地圖集和國家農業地圖集已經完成,國家歷史地圖集和國家經濟地圖集正在編制,國家自然地圖集也已開始重新編制。
特點 選題和內容的完整性與綜合性,內容和形式的統一性與協調性,是國家地圖集設計編制的主要特點。
國家綜合地圖集的內容一般包括3個基本方面,即社會生活的物質基礎──自然條件,自然資源和社會物質生產;社會生活的主人──作為基本生產力和物質消費者;社會生活的思想意識方面──文化、政治和歷史。因此國家地圖集必須包括自然地圖、人口地圖、經濟地圖、文化地圖和歷史地圖等幾個部分。其中自然地圖部分反映組成自然環境的岩石圈、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各方面的內容,即具有地質、地球物理、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動物地理等基本要素的地圖;經濟地圖部分一般包括工業、農業、交通運輸、財政貿易等方面的地圖。國家地圖集中都有一定數量圖幅反映一個國家特殊的自然條件、經濟優勢,以及具有重要意義的歷史、文化遺產。
國家地圖集內容和形式的統一性與協調性,包括選題結構、內榮指標、基礎底圖、圖式圖例、輪廓界線、製圖綜合、表示方法、地圖整飾等方面,幾乎貫穿於圖集編制全過程。通過系統分析、綜合分析和採取一系列統一協調的原則、方法和措施,消除各幅地圖因資料不平衡和製圖方法的不同而產生的矛盾和分歧,正確而鮮明地反映各要素和各現象之間相互聯繫與相互制約的客觀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