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簡介
圈裡鄉位於沂水縣東北部,地處沂水、臨朐、安丘三縣市交界處,轄55個行政村。 地理條件獨特。地勢西高東低,多屬山地丘陵,氣候獨特,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主要山脈有唐王山、太平山、南龍山、荊山等。全鄉水資源豐富,有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11座,塘壩70餘處,浯河發源於此,流經全境注入渤海。 道路 交通便利 。南接泰薛路,西鄰東紅路,車王路、上郭路在鄉駐地交匯。 文化底蘊深厚 。有春秋古戰場遺址,唐王李世民征戰遺址,齊長城遺址,罕見的明代雙龍碑,著名愛國將領于學忠在此戰鬥生活了3年。 物產 資源豐富 。初步探明有鐵、石英石、方解石、大理石、玄武岩等十餘種,尤其玄武岩、大理岩儲量最大,玄武岩儲量15億噸,居山東首位,分布全鄉35平方公里;大理岩儲量100億噸左右。物產豐饒,無公害,無污染,空氣純淨,特色農副產品主要有晚熟蜜桃、蘋果、烤菸等。
沿革
據史料記載,明初先後有耿、申、牛、趙等姓在此定居。因村處平地,四周為山所圍,似在圈裡,故名。1943年前,圈裡鄉為沂水縣第七轄區,同年6月沂北縣建立後稱浯河區。1949年,為莒沂縣轄浯河區。1958年9月成立圈裡公社。1984年4月更名為圈裡鄉。
農業發展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高。該鄉自2012年大力發展晚熟水蜜桃種植,目前已種植萬畝優質晚熟水蜜桃金秋紅 蜜、映霜紅,成為山東最大的晚熟水蜜桃基地。以玉米、花生、小麥為主要農作物,建有萬畝林果生產基地、萬畝AA級花生出口基地和畜牧生產基地,年產果品3000噸,花生10500噸,出欄牛、羊、豬等禽畜12萬頭(只),分別取得了國家農業部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認定,註冊了“唐王山”果品系列和“浯河”禽蛋系列商標。加強了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已引進“太平洋嘎啦”蘋果、“新川中島”桃、“金太陽”杏等名優特品種20多個。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豐富,初步探明有鐵、石英石、方解石、大理石、玄武岩等十餘種,尤其玄武岩、大理岩儲量最大。玄武岩儲量350億噸,居山東首位,分布全鄉35平方公里;大理岩儲量100億噸左右。玄武岩經山東省交通建設檢測中心檢驗,品質極為優良,是公路、機場、鐵路等交通建設的最佳材料,也是加工沿棉、造紙、桑拿保健等方面的最佳材料
同時,該鄉還是萬畝花生出口基地,萬畝林果基地和畜牧定生產基地,分別取得了國家農業部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認定,註冊了“唐王山”果品系列、“浯河”牌禽蛋類系列商標。。
氣候地理
境內多屬山地丘陵,氣候獨特,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物產豐饒,無公害,無污染;是臨沂市的低溫點,氣溫低於全市平均氣溫2--3℃。全鄉地表及地下水資源豐富,沂水四大河流之一的浯河發源於此流經全鄉14公里,建有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11座,森林覆蓋率達36%,四季山清水秀,空氣純淨,環境優美,被命名為“山東省環境優美鄉鎮”。
文化底蘊
境內文化底蘊深厚,有春秋古戰場遺址,唐王李世民征戰遺址,齊長遺址,罕見的明代雙龍碑。
唐王山位於圈裡鄉東北部,地處沂水、安丘兩縣交界處。海拔500米,山上怪石林立,懸崖陡峭,但山頂平坦開闊,面積有300多畝。相傳唐王李世民在此征戰過,故名唐王山。唐王山原有72眼井,現僅存1處。山東北角有虎頭崖,岩下有一泉名虎頭泉,山西坡有石洞名藏龍洞。1942年,著名愛國將領、國民黨蘇魯戰區總司令兼五十一軍軍長於學忠曾與日軍在此激戰。
雙龍碑位於石欄村南,立於崇禎十年(1637年)。邑人張守佐曾任征仕郎羽林左衛經歷司經歷,恪守職責,任勞任怨,多次建立功勳。碑文由崇禎皇帝詔定,由當時京城著名石匠李進賢雕刻,字跡工整清晰,至今清晰可辨。雙龍碑構造奇特,碑帽由兩條龍相互纏繞構成,故又名交龍碑。
飛來峰位於嘯虎峪村南。山頂為石灰岩地質構造,山下部為玄武岩地質構造,為當地一大景觀。
經濟發展
近年來,全鄉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建設富裕、美麗、幸福新圈裡”的目標,牢牢把握“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和諧”三大工作重點,立足鎮域經濟實際,積極應對形勢的變化,努力轉方式、調結構,強勢攻堅重點項目、產業培育、園區建設,初步形成了綠色化工、有機蜜桃、清潔能源、藤藝加工等四大產業體系。2016年,全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47.3億元,增長8%;實現地方財政收入3139萬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550元,增長12%。
一是工業經濟穩步提升。大力招商引資和扶持本地企業並舉,逐步培育起石油化工、新能源發電、藤製品編織加工等產業,規模以上企業6家。近幾年招引落地了總投資79億元的清沂山石化項目、投資5.3億元的龍山風力發電項目、投資2億元的唐王山風力發電項目和投資5.9億元的大富三氯蔗糖項目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契約利用外資89.77億元。目前,清沂山石化一二期、福德化工、龍山風力發電、唐王山風力發電等項目均已建成投產。幾年來,僅清沂山石化科技有限公司就完成投資35億元,2016年,完成產值40億元,上交稅金2000萬元。
二是高效農業持續發展。確立了“東煙西果”的農業結構調整思路,提出了“建設有機蜜桃園區”的目標。以規模化土地流轉為抓手,發揮農業企業、農村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作用,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大力發展林果產業,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最大的優質晚熟蜜桃生產基地。目前初步建成了唐王山萬畝蜜桃示範園區1處,建成了七箭、增山、龍山等千畝蜜桃園區10處,全鄉林果面積達到近兩萬畝。保持並積極拓展黃煙種植面積,每年栽植黃煙2300餘畝,收購菸葉90萬斤左右,實現稅收100餘萬元,特色高效農業已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要支柱。大力抓好優質農產品基地與品牌建設,林果和畜牧品分別取得了國家農業部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認定,註冊了“唐王山”果品系列、“浯河”牌禽蛋類系列商標。
三是手工加工業逐漸起步。2016年以來,充分發揮鄉內勞動力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以藤製品編織加工為主的休閒家居用品手工加工業。制定出台了《關於鼓勵發展手工加工業的實施意見》和《考核辦法》,鼓勵在外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吸引鄉內外企業設立加工工廠、車間,在土地、資金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促其加快發展,助力扶貧攻堅,增加民眾收入。目前,全鄉共培植引進加工企業6家,在28個村莊設立加工車間32處。其中,位於北朱堡村的華豐藤椅加工廠發展較快、規模最大,該企業是由本鄉外出務工青年張瑞華回鄉創辦,總投資300餘萬元,主要生產藤桌、藤椅、吊籃等家用、辦公、休閒產品,年可生產藤椅6萬把、吊籃2萬隻,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該企業充分發揮藤製品編織加工可分散進行的優勢,在陳官莊、馬家土峪等15個村設立了15個加工車間,安置186名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務工人員年收入在12000元以上。
四是新能源產業形成優勢。圈裡鄉三面環山,尤其是唐王山—太平山-龍山山脈一帶風力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我們充分利用這一天然地理優勢,先後引進了投資2億元的唐王山風力發電項目和投資5.3億元的龍山風力發電項目。唐王山位於我鄉東北部,海拔475米,山頂平坦開闊,面積400餘畝,唐王山風力發電項目由中廣核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和西班牙歌美颯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合資建設,在圈裡鄉境內共安裝輪轂高度70米、風輪直徑87米、單機容量為850kw的風力發電機組24台,2016年實現地方財政收入55萬元。龍山風力發電項目共安裝輪轂高度70米、風輪直徑87米、單機容量為1500kw的風力發電機組33台,該項目年上網發電量可達1億KWh。同時,抓住扶貧工作機遇,利用扶貧資金270萬元,建成分散式屋頂及集中式地面光伏發電336kw,目前正在建設投資5000萬元的地面光伏發電6MW。
2011年,全鄉GDP達到9.1億元,是2007年的4.3倍;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190萬元,是2007年的10.7倍;契約利用外資23.9億元,是2007年的9.6倍;農民人均純收入7431元,是2007年的1.6倍。這四年,是改革開放以來全鄉經濟發展最好、年均增長最快、指標增幅最大的四年。由此也受到了市縣黨委政府的表彰,2008年綜合治理工作被評為市級先進單位;2009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建設先進鄉鎮”和“信訪工作先進鄉鎮”榮譽稱號。四年來3次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招商引資工作先進鄉鎮”、“信訪工作先進鄉鎮”、“果品生產先進鄉鎮”、“烤菸生產紅旗單位”; 4次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平安建設先進鄉鎮”;“農村建設用地整理工作先進鄉鎮”;2次被縣委、縣政府授予“計畫生育工作先進鄉鎮”、“荒山綠化工作先進鄉鎮”;一次被縣委、縣政府授予“農業農村工作先進鄉鎮”、“板材產業發展先進鄉鎮”、“楊樹豐產林工作先進鄉鎮”、“沼氣建設先進鄉鎮”、“自來水工作先進鄉鎮”等榮譽稱號。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先後引進了由中廣核集團投資4.9億元的唐王山風電場項目、由淄部落格商投資22.67億元的山東清沂石化項目、由濰坊客商投資1.07億元的恆信印刷製版項目、由中廣核集團投資4.95億元的龍山風電場項目等4個過億元的項目和10多個過3000萬元的項目,累計引進外資38.5億元。其中唐王山風電場是山東省第一家山地風電場;山東清沂石化項目是2009年以來全縣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之一,被列為臨沂市2011年的重點項目和市理論讀書會重點觀摩項目,帶動了全縣化工企業的引進和發展。民營經濟發展步伐明顯加快,突出抓好板材業和礦產資源開採加工業的發展,板材生產在抓總量擴張的同時,重點培育了中天木業、雙信木業等“龍頭企業”,變抓皮促板為抓板帶皮,並積極發展板材產業配套行業。建立玄武岩、石灰岩、白雲岩加工廠13家,初步形成了以礦產資源加工為主,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輔的格局。
——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全鄉上下科學把握巨觀經濟和財稅發展形勢,突出培植速效財源,外引投資企業;突出壯大主體財源,內抓稅收征繳;突出激活傳統工業活力,挖掘發展潛力。一是積極為支柱企業搞好服務,使其滿負荷生產,增強財稅貢獻度。二是加強對玄武岩、石灰岩加工及球磨企業的管理力度,全面準確的核定企業應納稅額,保證了稅款及時足額入庫。三是抓好烤菸生產,大力推廣膜下煙,強化煙田管理,抓好了菸葉稅收。四是抓大不放小,組織國、地稅分局對我鄉境內的木材加工戶、花生米收購戶、建築施工隊、車船稅等進行了集中清理徵收。全鄉的財政收入實現了高速增長,由2007年的111.6萬元增長到了2008年的 283.6 萬元、2009年的501萬元、2010年的930萬元,2011的1190萬元,2011年比2007年增長了966%。
——農村經濟穩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科技含量明顯提高,全鄉已初步形成以黃煙、林果、畜牧、花生四大產業為重點的高效農業格局。四年來,累計投入資金749 萬元,實施了圈裡、南岱莊村未利用地開發項目;柿子園、麻莊土地開發整理項目;河西流域土地開發整理項目、杜家岔河等4村土地整理開發項目;天晴旺等七村土地整理等項目,立項面積830畝,新增面積130畝。現在全鄉已發展精品果園7600畝、楊樹豐產林14300畝、荒山綠化2700畝、優質大花生21000畝、有機小雜糧2600畝、烤菸3000畝,規劃6085畝的生態林場1個、大的農業園區4處。推出了“唐王山”果品系列,已引進“太平洋嘎啦”蘋果、“新川中島”桃、“金太陽”杏等名優特品種20多個, 註冊無公害、有機食品品牌6個。創建了市級優質蘋果生產基地、“唐王山”果品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授予“中華名果”榮譽稱號, 創建了市級有機雜糧生產基地,優質小雜糧已通過國家有機食品認定。大力發展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實行標準化生產和現代化管理,現已建設46個,完全改變了過去農民一家戶的傳統生產方式,豬、雞、鴨、水貂等養殖已漸成規模。板材也發展成了農民發家致富的一項重要產業。
——鄉村環境不斷提升。認真落實小城鎮規劃,結合前王路建設對鄉主幹道進行了重修,整修地下排水管道1200餘米,整修綠化帶2400多平方米,栽植綠化苗木8000多株;積極實施小城鎮沿街開發,新建沿街樓80餘棟,對不規範戶外廣告、牌匾進行了摘除,投資40多萬元建成了近4000平方米的高標準垃圾填埋場和污水處理站,成立了沂水圈裡集貿市場服務有限公司和沂水清華保潔有限公司,完善了鄉鎮城管執法中隊,配備了相應設備,對圈裡集貿市場及小城鎮駐地、主幹道、主河道實施環衛保潔市場化運作,提高了小城鎮的載體功能。結合村莊建設規劃,在抓好面上環境綜合整治的同時,突出了示範村整治。重點抓了圈裡、賈姚莊、前朱營、瑞龍口、胡岔河、橋北頭、南朱堡、朱家峪子等村的 “五化”達標工作。
工業情況
工業和民營經濟初具規模。農產品、勞動力資源豐富,立足資源優勢,實行招商引資和挖掘內資並舉,以資源型和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工業經濟發展較為迅速,建起了以布鞋、假髮、制帽、石材、農產品加工為主的各類企業35家,成為拉動全鄉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