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詞目】囟球【讀音】中原方言 sin(去聲)qiu(陽平)
國語 xìn qiú
【基本解釋】河南方言俚語,傻帽,缺心眼的意思。
詞源
“囟”,亦作“䪿”,《說文》“頭會腦蓋也”,《集韻》“思晉切”,音為信。特指囟門(頭頂上方前中的位置)也說囟子。如宋·梅堯臣 《景純以侍兒病期與原甫月園為飲》詩:“䪿肥頂瘦裁青玉,鑽鑿商聲五音足。”後以“囟”形容傻,類似於北方方言中的“傻大頭”之意,如“囟樣”。“囟”字單用作形容詞,即傻意。如:“我覺得你可囟”。“傻”字與“囟”同源,《說文》不載,產生於宋代(始見於《類篇》)。聲旁本從“夋”,讀若“唆”,將部首“厶”改為“囟”,以與“俊”相別。
“球”,本作“㞗”,以生殖器作俚語。常與其他詞連用,如“二㞗”,“去㞗”,“㞗樣”等。“㞗”字作髒語的意義已經弱化,故常寫作“球”。
故“囟”“㞗”二字連用形容傻貌。語氣已經弱化,故常作“囟球”,與“傻帽”相當。甚至常作為友人、夫妻間罵俏的愛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