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回[回、囘、囬、廻、回,讀音作huí(ㄏㄨㄟˊ)]
得姓始祖
回祿、吳回、顏回、方回。
遷徙分布
回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八百四十九位,以嚴州、曲阜、河南為郡望。
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市、伊犁市,江蘇省的徐州市沛縣,河北省的滄州市滄縣、青縣、棗強縣、邢台市柏鄉縣,天津市的和平區,吉林省的扶餘市,山東省的荷澤市巨野縣,遼寧省的海城市,雲南省的隆回小沙江地區,台灣省等地,均有回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嚴州:古為浙江之一府,也稱睦州,現在是杭州的屬地。嚴州府本禹貢揚州南境。春秋時期先後屬吳、越兩國,戰國時期屬楚國。秦朝時期為會稽、鄣二郡地。西漢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屬楚王國,漢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屬荊王國,漢高祖十二年(丙午,公元前195年)屬吳王國;漢景帝前元三年(戊子,公元前154年)分屬江都國及會稽郡;漢武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起屬會稽、丹陽二郡。東漢時期先屬吳、丹陽二郡,在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戊子,公元208年),析丹陽郡置新都郡,治始新縣(今淳安威坪鎮,後移治賀 城鎮),轄始新、新定(後改遂安)、黟、歙、黎陽、休陽六縣,隸屬揚州。西晉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新都郡為新安郡,仍治始新縣,轄始新、遂安、黟、歙、海寧(休陽縣改名)、黎陽六縣,隸屬揚州。南朝劉宋時期新安郡隸屬東揚州,南朝齊時期隸屬揚州,梁、陳時復隸屬東揚州;南梁普通二年(辛丑,公元521年)壽昌縣自吳郡改屬新安郡,郡轄始新(郡治)、遂安、壽昌、歙縣、黟縣、海寧(黎陽併入海寧)六縣。隋朝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廢新安郡,並遂安、壽昌入始新,改名新安縣,屬婺州,於西部休寧(海寧縣改名)、歙、黟三縣置歙州;隋仁壽三年(癸亥,公元603年)於新安縣置睦州,轄新安、遂安、桐廬三縣;隋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睦州為遂安郡,治所雉山縣(新安縣改名),轄雉山、遂安、桐廬三縣。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復改遂安郡為睦州,又於桐廬縣別置嚴州。睦州轄雉山、遂安兩縣。嚴州轄桐廬、建德、分水三縣,嚴州之名自此始;唐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廢嚴州,桐廬(建德縣分別併入雉山、桐廬兩縣,分水縣併入桐廬縣)復入睦州,睦州改稱東睦州;唐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復稱睦州,仍治雉山縣;唐永淳二年(癸未,公元683年)復置建德縣;武周萬歲通天二年(丁酉,公元697年),州治由雉山縣移建德縣,屬江南道,轄建德、新安(雉山縣改名)、桐廬、武盛(如意元年即公元692年復置分水縣,改名武盛)、遂安五縣,建德為州治始此;唐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睦州為新定郡,屬江南東道;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改新定郡為睦州,屬浙江東道,治建德,轄建德、壽昌、桐廬、分水、還淳(新安縣改名,後又改青溪、淳化)、遂安六縣,習稱“六睦”;唐光化三年(庚申,公元900年),桐廬縣劃屬杭州,睦州轄縣減至五縣。北宋太平興國三年(戊寅,公元978年)桐廬縣自杭州復屬睦州,轄縣仍為六縣;北宋宣和元年(己亥,公元1119年)升睦州為建德軍節度;北宋宣和三年(辛丑,公元1121年)改睦州為嚴州,屬兩浙路,治建德,轄建德、壽昌、桐廬、分水、青溪、遂安六縣。南宋鹹淳元年(乙丑,公元1265年)升嚴州為建德府,屬兩浙西路,治建德縣,轄建德、壽昌、桐廬、分水、淳安(淳化縣改名)、遂安六縣。元朝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改建德府為建德路,屬江淮行省,路治建德,轄建德、壽昌、桐廬、分水、淳安、遂安六縣。元末明初,朱元璋部李文忠取建德路,改為建安府,不久改為建德府;明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又改建德府為嚴州府,屬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府治建德,轄建德、壽昌、桐廬、分水、淳安、遂安六縣。清承明制,嚴州府隸屬浙江省金衢嚴道,府治、轄縣不變;清宣統三年(辛亥,公元1911年)農曆10月廢府設立嚴州軍政分府,屬浙江軍政府,轄建德、壽昌、桐廬、分水、淳安、遂安六縣。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10月,嚴州軍政分府廢;民國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2月於衢縣以金、衢、嚴三府地置金華道,六縣入金華道;民國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年廢道,六縣直屬浙江省;民國二十年(辛未,公元1931年)設立第六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辦事處設建德,轄建德、壽昌、桐廬、分水、淳安、遂安、昌化、於潛、孝豐、長興、安吉十一縣;民國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9月在蘭溪設立第四行政督察區,建德、桐廬、分水屬之;在衢縣設立第五行政督察區,壽昌、淳安、遂安屬之;民國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5月增設第十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始設淳安,後移建德,轄建德、壽昌、淳安、桐廬、富陽、浦江六縣;民國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5月底撤銷第十一行政督察區,浦江縣改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餘五縣直屬浙江省;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4月於淳安設第四行政督察區,建德、淳安、壽昌、桐廬、分水、遂安及常山、開化、新登、富陽十縣屬之,至8月轄縣減為建德、壽昌、桐廬、分水、淳安、遂安六縣,至1949年5月建德、壽昌、桐廬、分水、淳安、遂安相繼解放,於建德設第四專區,轄以上六縣,10月改稱建德專區,專員公署駐建德,轄縣不變。1950年3月建德專區撤銷,建德、壽昌、淳安、遂安四縣改屬金華專區;桐廬、分水兩縣改屬臨安專區。1955年3月建德專區復設,專員公署駐建德,轄建德、壽昌、淳安、遂安、桐廬、分水、富陽、新登、於潛、昌化、開化十一縣。1957年1月為適應新安江水電站建設,分建德縣置新安江區,直屬建德專署,9月臨安、餘杭兩縣由嘉興專區劃入;建德專區轄一區十三縣。1958年3月新安江區改為鎮,直屬建德縣;11月壽昌縣併入建德縣,遂安縣併入淳安縣,分水、新登兩縣併入桐廬縣,於潛縣併入昌化縣,餘杭縣併入臨安縣,富陽縣劃屬杭州市;建德專區轄建德、淳安、桐廬、昌化、臨安、開化六縣。1959年2月建德專區撤銷,建德、淳安、桐廬、開化四縣劃屬金華專區;昌化、臨安二縣劃屬嘉興專區。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魯郡:亦稱魯國、魯國郡、東魯郡。西漢朝初期,漢高祖將秦朝原來的薛郡改為魯國,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三國時期的曹魏政權以及晉朝時期改為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滋陽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政權又改其為任城郡。另外,隋朝時期也有個魯州魯郡,改魯縣為汶陽縣,繼而恢復曲阜原名,治所在兗州。唐朝時期有個兗州魯郡,雖然轄有曲阜,治所亦在兗州,而將原魯國郡治遷至今山東省的滋縣(今山東德州陵縣滋鎮)。
堂號
嚴州堂:以望立堂,亦稱建德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魯郡堂:以望立堂,亦稱魯國堂、東魯堂。
歷史名人
回書屏
(公元1933~今),字文繪,號冀魯邊人、攬古齊主,筆名德晟;山東寧津人。著名基礎教育家、書法家。高級講師。五十年代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工作後一直從事語文和書法教學,其間曾兩次進修書法,得力於李泉等人的指教,此後書法進步較快。他在臨習篆書、魏碑和唐楷的基礎上,專於研習漢隸和歷代行、草碑貼墨跡,現真、行、草、隸諸體均佳,軟、硬書皆工,他用墨或濃或淡,用筆或方或圓或燥或潤,作品瀟灑端莊,嚴正工穩,氣勢開闊,舒展大方,渾厚雄健,既蘊含傳統工底,又不乏時代氣息,個性明顯,風格自成,書作和傳略多次參賽參展,入編入典,獲獎獲證,被國內外收藏。作品入編《世界當代著名書畫家真跡博覽大典》、《中國書畫作品精選》、《百年經典——中國書法全集》、《二十世紀國際現代書畫名家教授大畫冊》、《世界美術集》等十幾種,傳略載入諸如《世界當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世界書畫家經典》、《中韓當代書畫名家大辭典》、《二十世紀國際現代書畫名家教授大辭典》、《世界美術家傳》、《世界名人錄》等十幾種,在國際和全國性書畫大展賽中曾先後榮獲金杯獎、一等獎和二等獎等獎次,參編過幾種書法教材,曾先後榮獲“榮譽書法家”、“當代書畫藝術名人”、“世界書畫藝術名人”、“世界傑出華人藝術家”和“國際銀獎藝術家”等稱號和證書。現為德州市書法家協會和書法教研會會員、世界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書畫人才研修中心高級教研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三味書畫院院士和高級書畫師、中原書畫研究院客座教授、炎黃收藏家協會資深會員兼書畫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美術家聯合會中韓文化藝術專家委員會委員等。
我國河北、山東、西北今居住著不少姓回的回族。
回良玉
回良玉,男,回族,1944年10月生,吉林榆樹市人,1966年4月入黨,1964年8月參加工作,省委黨校大專學歷,經濟師。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黨組成員。1961-1964年吉林省農業學校學習。1964-1968年吉林省榆樹縣農業局、人事監察局科員。1968-1969年下放吉林省榆樹縣“五七”幹校勞動。1969-1972年吉林省榆樹縣革委會政治部幹事、辦公室副組長。1972-1974年吉林省榆樹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於家公社黨委書記。1974-1977年吉林省榆樹縣委副書記。1977-1984年吉林省農業局副局長、省農牧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1984-1985年吉林省白城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1985-1987年吉林省委常委兼省委農村政策研究室主任、省委農工部部長(1984-1987年吉林省委黨校函授班黨政幹部基礎專業學習)。1987-1990年吉林省副省長。1990-1992年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92-1993年湖北省委副書記。1993-1994年湖北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1994-1995年安徽省委副書記、代省長。1995-1998年安徽省委副書記、省長。1998-1999年安徽省委書記。1999-2002年江蘇省委書記。2002-2003年中央政治局委員。2003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黨組成員。第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十六屆、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姓氏起源
回族民間早就流傳著“回回姓回”之說。以回回族名立姓,是回族姓氏之一。在我國河北、山東、西北今居住著不少姓回的回族。
回族立回為姓,據回姓老人講,有其深刻的含意:一是回回本身是阿拉伯、波斯等“回回國”來的;二是回回人信仰的是“回回教門”,即伊斯蘭教;三是回回經過長期的發展已形成為回回民族。為了讓後代記住祖源,信仰“回回教門”,記住自己是回回民族,便立“回”為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黃帝臣下火正(管火的官)回祿,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回祿,是傳說中的火神。在史籍《左傳·昭公十八年》中記載:“禳火於玄冥回祿。”杜預註:“玄冥,水神;回祿,火神。”唐陸龜蒙《銷夏灣》詩:“昔予守圭竇,過於回祿囚。”後用作火災的代稱。宋朝時期的朱熹在《答包定之書》說:“近聞永嘉有回祿之災,高居不至驚恐否?”明朝學者蔣一葵在《長安客話·盧師山》中也說:“平坡寺既回祿後,荒涼殊甚,惟後殿藤胎大像,亦唐制,佳。”清朝時期的文學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仇大娘》也描述:“適西鄰有回祿之變,魏托救梵而往。”
回祿的後裔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回氏。
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祁氏堯帝之賢臣吳回,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吳回,是生活在吳山(今浙江杭州西鎮)的一個傑出人物。吳回是顓頊高陽氏的曾孫,老童之子。在遠古時代,吳因遷居吳人之地稱吳回。
吳回氏族部落以叫聲宏大的騶虞獸為圖騰,吳回之兄重黎擔任帝嚳火官,叫做祝融,後因辦事不力被帝嚳所殺,吳回便接替了管火之官,任祝融。祝融之官的職責,主要是觀察天空的火星火宿,另外掌管部落用以照明、取暖、熟食方面的大火,這是蒙昧時代和野蠻時代一件極為神聖的事情。正因為如此,吳回任祝融後遠近聞名,威信很高。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二十七年,出雞頭山,過回中焉”。在史籍《漢書·武帝紀》中記載:“元封四年冬十月,待幸雍,祠王疇,通回中道,名四中。”在史籍《明通志》中記有“隴西北有回城,亦中回中。”吳回部落發展後,廣布於今隴縣千山和陳倉區吳山一帶,故曰“回中道”,“回城”,吳山,千山均為其吳回姓名而命名。
吳回部族的一部分留居吳山,至夏,商、周仍存。其族的另一部分人約在堯舜之際渡河而遷晉南,於商末形成吳山(在今山西省平陸縣一帶的吳伯國,並留下“虞”的地名。吳回又帶領部分族民從於祝融之墟(今河南新鄭),吳回逝世後亦葬於該地。在江南一帶亦有吳山,虞山之名。
吳回死後被尊為祝融神,即火神。歷史典籍皆把他列為中國遠古的三皇之一,也叫“朱天菩薩”,鄉間民俗,一遇火災,則口中大呼‘米天菩薩保佑平安’雙膝跪地而拜。在五行學說的神秘理論中,火與南方相配,於是火神祝融又成為五方帝中南方之神。
吳回的子孫後代,有稱吳氏者,有稱回氏者。
第三個淵源:源於回族,出自元朝時期大臣方回,
方回,(公元1227~1307年),字萬里,號虛谷;歙縣人(今安徽歙縣),著名元朝文學家。南宋景定年間(公元1260~1264年)別省登第,出任嚴州知府。當蒙古兵至時,方回迎降,授建德路總管。不久被罷官,遂往來杭歙間。
方回以評選唐、宋以來律詩為業,編著了《瀛奎律髓》,標榜為江西詩派,並提倡“一祖三宗”之說。他以杜甫為一祖,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為三宗。對於方回所著其文,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被評為“學問議論,一尊朱子,崇正辟邪,不遺餘力,居然醇儒之言”。方回還著有《虛谷集》,已佚,今存《桐江集》、《桐江續集》。
方回的後裔在當年迎合元朝統治,其後人皆取回為姓氏,稱回氏。
第四個淵源:源於張氏,出自元朝末年元軍一張姓大將,屬於帝王賜姓改姓為氏。
山東遭州府(今山東菏澤)有一村,大部份人皆姓回氏。據其族人說,元末惠宗皇帝(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歡貼睦爾)被明軍打敗北逃,時有一張姓大將保駕直至北都後,方辭駕南回。元惠宗念其有保駕之功,故賜其姓為回,張姓大將的後裔遂以其為姓氏,稱回氏。
本書按:
此說有些天方夜譚,因為若真是如此,則在明朝初期強烈的反元氛圍環境下,早就會被明王朝及民眾以“漢奸”、“元奴”之名被屠戮乾淨了。這似乎不合歷史演進邏輯,因此有待進一步考證。
第五個淵源:源於張氏,出自元末明初期地方割據政權吳王張士誠,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元朝末年張士誠十八條扁擔起義,反對封建王朝,後占有浙、蘇、皖等大片土地,並一度自立為吳王。因種種原因不久被朱元璋之大將徐達、常遇春打敗,追其至北方,在河間過河時,自知不能逃脫,故而投河自盡。徐、常二將趕到,割其首帶回,棄屍於野。後其三個兒子埋屍成墳,名為三姓墳。三子遂分別改姓為回、翟、常三氏,分散逃匿。
爭鳴:
該種說法是出自河間市臣臥佛堂鄉小回莊之回氏所自傳。但回族老人傳說,臥佛堂回是回族二門四世的一位祖爺,在西北舒城娶來一位小妾,曾生下三子,祖爺死後,正室大妻的兒女們和小妾的兒女們不合,爭怒之下,小妾的兒女們去了河間,三子分姓回、翟、常三氏,各置莊園,立村居住。他們所自認的回、翟、常三氏乃張士誠三兒子改姓,實是誤傳。
回族學者紀文波為了印證此種說法的正誤,多次去了江南,走訪了南京、鎮江、蘇州、上海等地,併到了蘇北的大豐市大龍鄉白駒場,在那裡的張士誠老家,他找到了張士誠紀念館、檔案館,查閱、訪談了張士誠的有關情況。
張士誠是販鹽出身,他與李伯升等十八人因抗爭元朝的封建剝削壓迫而起義,聚眾占領了蘇、浙、皖地區大片土地,一度號稱為吳王。但不久,張士誠即被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常遇春打敗,本人被俘,被押進南京勸降無果,後絕食七日自縊而亡。這就是說,張士誠根本就沒到過北方,又怎能死在河間呢?當時其妻劉氏夫人,得噩耗後,將所生二子藏匿民間,聚家人、丫環等幾十口人於翠雲樓集薪樓周,舉火人樓具焚,同歸於盡。因此,張士誠只有兩個兒子,雖費盡全力也未打聽到張士誠還有妾和兒子,所以說其三子埋屍改姓回、翟、常三氏,實為誤傳而已。
第六個淵源:源於回族,出自民族自稱,屬於以民族稱謂為氏。
回氏在回族中雖占比例不大,但卻很有代表性,極富民族特點。
回族民間早就流傳著“回回姓回”之說。在中國大陸國河北、山東、西北等地今居住著不少回氏回族。回族立回為姓氏,據回姓老人講,是有其深刻的含意的:一是回回本身是古代阿拉伯、波斯等“回回國”來的;二是回回人信仰的是“回回教門”,即伊斯蘭教;三是回回經過長期的發展已形成為回族。
為了讓後代記住祖源,信仰“回回教門”,記住自己是回回民族,有回族人便立“回”為姓氏,稱回氏。
第七個淵源:源於回族,出自明朝初期將軍常有德,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朱允炆稱明惠帝,與其叔燕王朱棣打仗爭奪皇位,既歷史上的“靖難之役”。曾有朱元璋時的大臣徐達、常遇春、胡大海等共五十一家大臣都力保惠皇帝。最後,因內變等原因,明惠帝被打敗,朱棣燕王登基坐了皇位,改年號為“永樂“。
明成祖朱棣即位後,凡力保惠帝的諸家大臣都遇難遭禍,並殃及九族。時有常遇春的近門族人常姓有德公,為避難活命,遂率三子北上,逃匿到河南、山西,在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應詔來到直隸(今河北、天津)。其三個兒子當年為了避難,並且希望將來再回南方故里,故而分別改姓為回、翟、常三氏。
滄州大褚村回姓的由來
風雲變幻的中國歷史決定了每個姓氏家族背後都有一部精彩的家族史。因回姓先祖沒有給後人留下史料記載,回姓由來問題就成了今天后人心中的謎團。如果先祖留有史料我們今天可以對這些史料進行科學驗證(年限鑑別和真偽鑑別),對記載的內容進行歷史驗證(歷史鑑定),最後得出具有科學性和權威性且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考證結論。因為我們這一代人在撲朔迷離的背景下無法憑藉史料進行家族史的考證,所以各種不實猜測陸續出籠,甚至把關公戰秦瓊的笑料內容當作家史寫成文章公布在網站上。
我們今天雖然無法得到考證結論,但通過歷史史料、當地文史研究成果和世代相傳的口碑進行驗證推測。這種推測結論雖不比考證結論權威,但只要證據真實可靠,也可大致描繪出先祖在當時社會環境下真實的生存狀況和變化蹤跡。目前褚村人能掌握的有價值信息是:先祖名為有德(姓氏不祥)、回族、1404年由江蘇上元縣(今南京江寧)二郎崗村移民至此,世代相傳“回翟常”一個娘。
根據我們今天掌握的情況看,可以說褚村的回姓由來問題可能與明代移民有聯繫,但回姓是否起源於褚村現在還無法定論。關於褚村回姓與常遇春同宗之說純屬無稽之談。
一、明代移民情況簡介
明代河北大移民,史有其事。連年的戰亂和天災,河北人口大量逃匿流散,城垣焚為廢墟、田野荒無人煙,人口下降。
1398年朱元璋駕崩。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發動“靖難之役”,在河北、山東一代進行了近4年的戰爭,1402年6月攻入南京從建文帝手中奪取了皇位。戰爭給當地帶來了更加悲慘的荒涼局面,人口也急劇下降。為培植根本,恢復河北、山東一帶經濟,永樂元年(1402年)、永樂二年、永樂十五年官方曾組織15批移民到河北。滄州是“靖難之役”的重災區,永樂朝三次移民與此。在全市6200個村莊中,創建於永樂年間的就有4200個。這些移民中除少數與當地舊村莊雜居外,多數是另立新村。這些遷民主要來自江蘇、山西、山東、湖廣等地。
官方大規模組織遷民,使其背井離鄉從南方遷至荒無人煙的地區安家,是一件十分困難的工作。因此官方對遷民採取強制性措施。規定:每家每戶只能留一個兒子守家,其餘全部列入遷民冊中。如家有兩個兒子的必須遷出一個,家有三個兒子的必須遷出兩個……..。 並規定親兄弟不得遷往同一安置地,同一個村不能安置兩個同姓(史料記載當時的移民通告中確有其規定,對違抗者的懲處也相當嚴厲)。為此,當時的遷民為了兄弟、親友能遷往同一地區方便相互關照,很多親兄弟都各持一姓報名應詔登記。所以河北、山東一帶出現了很多流傳,如:“回、翟、常一個娘”、“魏、梁、陳一家人”、“崇、劉、顧是一戶”、“山東無二郭”等說法。(載自於洪洞移民的歷史)。
二、褚村先祖改姓原因
根據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不難看出褚村先祖姓氏改變過程:永樂二年(1404年),先祖有德公在應詔遷移時留下其中一個兒子在原籍江蘇守家業。老大、老二分別改為“回”“翟”兩姓,老三保持原姓,兄弟三人以回翟常三個姓報名應詔登記,領取了憑照後告別家鄉前往山西移民安置機構報導。而後被分配到滄州地區,再由當地移民管理機構具體安置調整,形成今天“回翟常”生息環境。
由於先祖有德公沒有給後人留下原來的姓氏,那么“回、翟、常”三個姓氏中哪一個是原姓,哪兩個是新姓呢?至今沒有人能拿出有力證據,現在能掌握的回姓村莊全國有數十個,其中多數說不清自己的來歷,其餘各執一詞,都說自己是回姓的發源地但誰也拿不出證據。根據褚村家譜統計計算600年來褚村籍在世回姓男女總人口約2-3萬人(原籍只有3000人),但根據全國回姓村莊人數估計約不小於10萬人(其中有回族、漢族、和瑤族等)。總之,回姓起源於何時、何地、何人、由來原因、他們是否同宗,現在還沒有令人信服的定論。
三、褚村回姓避難改姓說與歷史不符,與常遇春同宗無根據。
對外敢於公開宣傳自己是回姓發源地的只有褚村一家。摘錄如下:
……………………
明朝朱允炆稱惠帝,與燕王朱棣打仗爭奪皇位。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靖難之役。曾有朱元璋時的大臣徐達、常遇春、胡大海等共五十一家大臣都力保惠皇帝。最後,因內變等原因,惠帝被打敗,朱棣燕王登基坐了皇位,改年號為“永樂“。凡力保惠帝的諸家大臣都遇難遭禍,並殃及九族。時有常姓有德公(和常遇春是近門),為避難活命,遂率三子北上,逃匿到河南、山西,在永樂二年(1404年)應詔來到直隸。其三個兒子為避難,並且希望將來再回南方故里,故改姓為回、翟、常。回姓 由來的幾種傳說 [轉貼 2006-03-25 08:50:35 ] 發表者: 紀文波
可信度分析:
1 常遇春故於1369年,徐達故於1385年,胡大海故於1362年。“靖難之役”發生在1399年至1402年,已故去幾十年的人不可能再參與保皇之事,關公戰秦瓊之事怎能作歷史證據。
2 翻閱歷史查閱統計,當年燕王攻入南京後,兩次公榜五十餘“奸惡官員”名單中沒有“常”姓,五十餘人中誅連宗親被殺的9人中也未見“常”姓。這五十餘人中有6人官復原職、2人滅十族、4人滅九族、3人滅三族、其餘均一人被殺,此次除奸惡官員有數千人被殺。
常遇春為開國公世襲相傳近三百年,傳至常延齡直至明朝滅亡。常氏家族在靖難之役之後的“除奸惡官員”中未受難株連。常氏家族與燕王是外親關係也不可能受株連,先祖為免遭常遇春誅連而改姓逃跑沒有事實根據。
3 除“奸惡官員”發生在1402年,而先祖北遷移民發生在1404年,如真的怕受誅連為何當時不改姓逃跑,而是事隔兩年後才改姓逃跑?
4 如果先祖為了避難而逃,就不可能去官府應詔移民,否則豈不等於自投羅網,如果先祖敢帶領兒子應詔就不可能是為了逃跑。有德公當時到底是避難逃跑還是移民應詔?
5 當時確有倖免者逃到河北,如:受方孝儒誅連的蓋、齊、方、牛、李姓等。但他們都不敢到官府應詔,所以分不到土地而論為僱農。他們只能給大戶人家打工,發展至今在村里大多都是小戶人家,即使後來獨立設村一般規模也比較小,而褚村在當地是有名的大村莊。
。6 如怕受誅連而改姓,哥仨只需同改為一個姓就夠了,為何兄弟三人別持三個姓?為何老三不改姓?為何有德公本人不改姓?有德公既然已經成功逃跑為何又回去了?為何不帶家屬同時逃跑?
7 建文帝部下大將軍耿炳文、李景隆和徐達長子徐輝祖率數十萬大軍與燕軍拼殺數年。徐輝祖被俘後終身不降附。這些人都未被殺,難道會殺當時沒有什麼影響力的常遇春後人嗎?相反徐達次子徐增壽因暗裡支持燕王,反而被建文帝親手所殺害。
8 燕王獲勝後對自己家的族親宗親外親,無論是否願意降附的都未殺一人,如:梅殷、胡觀(燕王的兩面個妹夫)、徐輝祖(徐達長子、燕王妻弟)、李景隆(其父李文忠是朱元璋外甥)、朱文圭(建文帝次子)等。而常遇春的女兒是燕王的嫂子(朱標之妻),燕王會殺他們嗎?如真的要殺九族那么這個名單應該怎么列呢?殺“常”家九族不等於殺燕王自己的九族嗎?
9 從另一角度看,經專家研究考證,明代河北移民分為四類:官方組織的移民、軍事移民(當年留駐的部隊)、從經濟富庶地區遷來的商人、其次就是流民、商民。
四類人中先祖屬於哪一類呢?如果屬於軍事移民、商人或流民,那有必要改姓嗎?可見先祖就是一個由官方安置的普通移民。
由此可見,怕受常遇春牽連改姓避難之說,無論是通過歷史真相對照還是情理分析都說不通。關於褚村先祖源於“常”姓之說,雖然無法得到考證結論,但根據已掌握的情況推斷,這一說法符合情理,可信度較高。但推斷結論就是推斷結論,猜測就是猜測,傳說就是傳說,與考證結論有著本質的不同,兩者決不能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