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回到馬克思:經濟學語境中的哲學話語》內容簡介:在這本書即將付梓之際,我讀到後現代大師福柯的《知識考古學》。福柯認為,他之所以別出心裁地提出“知識考古學”,是為了關注被傳統史學家、思想史學家有意刪除的“零落時間的印跡”,即非連續性,並試圖揭示其背後的密碼。①在福柯看來,過去的思想史面對一種觀念、一個思想家,總試圖去作一種“同心圓的描述”,即在一個線性邏輯中來講述一個有始有終的連續同質的變化總體。這不過是假象。思想發展中最本真的東西恰恰是,存在於話語的斷裂處、棲居於話語布展的邊界以及活躍於理論邏輯中的獨特的異質性、。因此,福柯認為,必須對隱匿的無名的異端和斷裂給予格外的關注。當然,在總體上我的詮釋明顯異質於福柯和阿爾都塞的那種準結構主義的截斷式解讀。但是,福柯對非連續性的關注引發了我的共鳴,讀者面前的這本關於馬克思的書與過去一切類似論著的不同之處,正在於我格外關注馬克思思想發展進程中的非連續性。不過,這是一種在肯定了馬克思思想發展內在連續性之上的非連續性解讀。實際上,馬克思主義在後來的現實發展,正是在這種打破了“同心圓”的非連續性上生成起來的,否則,就不會有列寧的“十月革命”,毛澤東的“農村包圍城市”,也絕不可能出現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鄧小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顯然,這是一種“源”與“流”的辯證法。
圖書目錄
作者的話
序
導言
一 五大解讀模式:從青年馬克思到馬克思主義
二 馬克思理論寫作中的三類文本及其哲學評估
三 馬克思哲學思想發展中的三個理論制高點
第一章 青年馬克思初次面對經濟學的支援背景
第二章 經濟學語境中哲學話語的沉默與凸現
第三章 人本學勞動異化史觀與走向客觀經濟現實的復調語境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革命前夜的實驗性文本
第五章 馬克思哲學新視域建構的重要理論參照系
第六章 馬克思科學世界觀的理論建構
第七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革命的最後視域
第八章 《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與歷史唯物主義
第九章 經濟學語境中的歷史現象學
附錄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