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中山

回中山

回中山又名回山、王母宮山,在涇川縣城西 0.5公里涇、芮二河交匯的三角地帶。山峰南北兩側,是波光粼粼、宛若飄帶的涇河和芮河,兩河在山前交匯,山腳是建於北魏永平年間的王母宮石窟。傳為周穆王與西王母歡宴于山陽瑤池。臨行,對山愛不忍舍,一再回頭觀望,得名。

簡介

回中山 回中山

《古今圖書集成》平涼府古蹟考記:“回中山,在州西三里,脈自崑崙來,上有王母宮,下臨涇水,一名王母宮山。周穆王、漢武帝嘗至此。”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回中山名聞天下,與回中古道有著密切關係,是漢唐“絲綢之路”上的一座名山。《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漢文帝十四年前(前166年),“匈奴單于十四萬騎入朝那、蕭關,殺北地都尉,虜人民畜產甚多,遂至彭陽,使騎兵入燒回中宮,候騎至雍,甘泉。”那么,回中宮是秦漢帝王的行宮,在今天的什麼地方呢?漢代學者應劭說:“回中在安定,平高有險阻,簫關在其北,通治至長安。”看來,漢代回中宮就在今涇川縣回中山。由於回中宮位於回中道上,秦漢封建統治者對此十分關注。多次巡幸至此。

回中山 回中山

歷史故事

漢武帝元封年間(前110-前105),在山上修建王母宮後,經歷代增修,至明嘉靖元年(1522年),山上建有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王母宮、文昌閣、三清樓、玉皇大帝殿、望河樓、留客處、曉鍾亭、曠如亭等殿宇。二天門上對聯“翠柏赤松,月明瓊島三千界;琳宮見闕,花滿玉樓十二重。”清同治年間(1862-1874)廟宇遭火焚,倖存大安鐵鐘、碑碣、王母宮石窟。現存建築多為建國前後重建。近年每逢農曆三月二十日舉辦廟會,滿山春風輕拂,花木似錦,瑤池生香,飛閣凌空。遊人遠眺“涇水碧波”、“瑤池夜月”等美景。詩情畫意,情趣事盎然。

唐代後期,涇川回中山已經有了專門祭祀西王母的殿堂,也有了“王母宮”這個名稱。宋代翰林學士陶谷《回山重修王母宮碑記》記載,北宋初年,唐代王母宮年久失修,棟宇毀壞。碑陰文字記載:“開寶戌辰歲為涇帥太師張公鐸回山王母宮頌?筆幣芽湯丈鮮?!碧焓チ?輳?028年)涇帥太師清河公張鐸主持重修王母宮,《碑記》記錄了當時修建王母宮活動的具體情況。重建後的王母宮殿堂櫛節,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氣勢宏偉。翰林學士陶谷撰寫碑文,親筆書寫碑額“重修回山王母宮頌”大書法家上官佖用篆體書寫碑文,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此碑今存涇川縣博物館。

此後,回中山王母宮風雨滄桑,幾經兵燹,屢建屢毀。明朝兵部尚書彭澤《重修王母宮記》記載,明朝初年,曾經重修王母宮。到明代中葉,年久失修,破敗不堪。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本籍太學生閭沂倡導平涼韓王捐資贊助,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重修活動。至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始告竣工,先後歷時八年之久。經過修建,王母宮成為一組龐大的建築群,正中是西王母大殿,後有三清樓,前有玉帝殿,左旁依次有文昌殿、無量殿、三皇殿、周穆王廟、北望河樓、五閻君殿,右旁依次是子孫宮、五帝殿、漢武帝廟、南望河樓、閻君殿。殿宇之間,松柏參天,奇花爭艷,景色秀美。張延福《涇州志》記載回中山:“上為王母宮、文昌閣、三清樓,松柏各大數圍,高數十仞,其氣森挺。”後歷經戰亂,破壞嚴重,今僅存留一些殘磚碎瓦。

《穆天子傳》卷三:“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相傳瑤池是西王母故地勝景。在涇川縣回中山上有一處泉水,這裡清泉涌瀉,池水碧綠,這就是有名的瑤池。《涇州志》上說:“環池皆山泉,自石洞中出,噴激湍漩、縹碧涵青,共傍峭壁,天懸石,黑似古鐵。又諸泉岔起,滴瀝如雨。”這便是涇州八景之一的“瑤池夜月”。瑤池相傳是西王母舉辦蟠桃會,大宴群仙的地方,風景秀麗。明代建築"夜月亭"為古涇州八景之一,後唐詩人李商隱經涇州過回中,覽瑤池勝景觸景傷情,揮毫詠詩:"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衰;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

王母宮的位置

王母宮石窟位於回屋旁,開鑿於北魏太和年間,距今約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窟內為方形中心塔柱,雕有大小佛造像200餘尊,窟外建築為木質四層凌雲飛閣,十分莊嚴,該窟洞具有很高的佛教文化考古價值及觀賞價值。

成就

王母宮景區,2000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級景區,99年被海內外民俗學會命名為"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