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23.00畝(其中:田623.00畝,地0.00畝),人均耕地0.24畝,主要種植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0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0.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854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854戶通電,有80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05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4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30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623.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23.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4畝。 該村到2010年底,有2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5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社區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778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00萬元,占總收入的1.5%;畜牧業收入305萬元,占總收入的0.8%;漁業收入20萬元,占總收入的0.05%;第二、第三產業收入36642萬元,占總收入的97%;工資性收入220萬元。居民人均純收入6134元,社區居民收入以居民家庭經營為主。全社區外出務工收入22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40人(占勞動力的12.5%),在省內務工220人,到省外務工10人。
人口衛生
該社區現有農戶854戶,共社區人口2574人,其中男性1214人,女性1360人。其中農業人口2574人,勞動力1839人。該社區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40人,其中彝族居多有33人,其他民族7人分別是白、回、納西族。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840人,占人口總數的32.64%(人員名單附後);享受低保人數21戶(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社區衛生站及鎮衛生院,衛生站面積1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距離鎮衛生院4公里。該社區建有14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建有社區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社區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擁有教師人數13人,小學生就讀到四甲國小及周邊其他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昆九中及周邊其他中學。距離昆九中3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11人,其中小學生129人,中學生82人。
社區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老年活動中心1個,已成立文娛、科教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社區到2008年底,該社區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657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685 畝,已(無)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嚴格按會計制度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社區設黨支部1個,黨小組8個,黨員87人,其中男黨70個,女黨員17 個,社區建有團總支1個,團員83個。社區居委會一個,設主任一個,副主任一個,居委會委員三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均耕地少,村、組集體企業較少,經濟比較薄弱,在城中村改造及入滇河道治理需要支持。。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社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完善社區招商引資工作,招商引資以引進符合環保要求的規模以上企業為主。2、不斷完善城中村重建改造工作,抓好城中村專項規劃編制工作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加快城中村重建改造。3、加強社區轄區三條入滇河道的整治管理,加強河道的保潔、綠化及綠化養戶力度,做好截污導流工作。總之,通過全社區努力,爭取社區努力在經濟、社會等方面全面發展。。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主要銷售往。2008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0.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