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赤城鎮

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赤城鎮轄21個村、6個社區居委會,總戶數30033戶,其中城鎮居民戶15833戶,總人口99919人,其中城鎮人口53557人,常年外出務工人員1萬人以上。全鎮有農耕地35323畝,其中田15411畝。屬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城郊型鄉鎮,2005年全鎮GDP實現23262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89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48元。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遂寧市蓬溪縣赤城鎮便民服務中心遂寧市蓬溪縣赤城鎮便民服務中心
全鎮轄21個村、6個社區居委會,總戶數30033戶,其中城鎮居民戶15833戶,總人口99919人,其中城鎮人口53557人,常年外出務工人員1萬人以上。全鎮有農耕地35323畝,其中田15411畝。屬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城郊型鄉鎮,2005年全鎮GDP實現23262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89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48元。

行政區劃

赤城鎮位於蓬溪縣縣城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幅員面積90.8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50米,是川鄂公路中段南充至遂寧的中心點。西距省會成都163公里,東離南充51公里,北距綿陽228公里,南離遂寧48公里。
全鎮面積90.7平方公里,轄21個村,6個社區居委會,151個村民小組,105個社區小組:全鎮共有29075戶,其中農業戶13879戶,農業人口43661人。城鎮15196戶,人口54036人,全鎮總人口97697人,民族構成以漢族為主。東鄰南充,南近遂寧,西北靠射洪,各距50公里,是蓬溪第一大鎮,也是蓬溪縣3個省級重點小城鎮之一。
全鎮所轄行政村如下:
白毛溝村、包家埡村、長發店村、長興村、城北村、城東村、城南村、城西村、澄水村、打鐵埡村、大石橋村、東良村、二號橋村、粉壁村、福光村、乾井灣村、高城村、回龍村、金山村、來龍山村、梨園村、蓮珠橋村、涼風埡村、兩河口村、南城村、屏風村、普安村、人能村、任家橋村、石壩村、水磨嘴村、譚家壩村、唐家溝村、天燈埝村、天堂村、瓦店子村、五雷寨村、下店子村、響堂村、姚家坪村、永正村、油房村、周家店村、轉水村、禹城村。
鎮內有風景秀麗的“川中明珠”赤城湖,與寶梵仙畫、高峰山迷宮遙相呼應,成為歷史悠久的旅遊勝地。國道318線橫貫全鎮,達成歷史悠久的旅遊勝地。國道318線橫貫全鎮,達成鐵路與鎮接壤。鎮、處、村油路和水泥路四通八達。
全鎮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精神健康文明,已實現工業億元鎮,教育普九鎮、市級衛生城鎮和治安模範鎮、農民小康鎮、市級紅旗鎮、全省先進鄉鎮黨組織、全國先進基層黨校。跨入新世紀的春天,赤城人民將以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要求,團結實幹,開拓創新,實現赤城追趕式、跨越式發展。
遂寧市人大2009年8月將對市政府推進“六大旅遊度假區”項目進展情況進行專題審議。為此,2009年7月8日上午,遂寧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何國澤率隊一行6人深入到蓬溪調研“赤城湖書畫文化旅遊度假區”項目建設進展情況。蓬溪縣人大副主任吳岳寧、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廖理及相關部門人員陪同調研。

農業結構調整及農業產業化

重點依靠科技以基地建設和優勢土特產帶動產業結構調整,主要圍繞“建設一個園區、扶持一批龍頭、發展六大基地”的發展思路來開展工作。目前,工業園區正在建設,以弘橋實業有限公司、美寧食品有限公司、四川均樂米業公司等加工企業為主體的帶動性強的工農互補型企業群已經形成;以優質水稻、優質油料、優質水果、PIC優質生豬、無公害蔬菜、鵝業養殖六大基地初具規模;已培養扶持種、養、加專業大戶306戶;成立了“蓮珠橋觀光農業協會、周家店鵝業協會、赤城蔬菜協會、永勝PIC生豬專業合作社”四個專合組織。依靠科技調整農村農業產業結構,給全鎮農民增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民營企業發展情況

鎮內現有一定規模企業20多家,多以農產品加工為支柱型企業。有占地1000多畝的工業園區。2005年未實現企業總產值3639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4.8%;工業產值1487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5%;增加值616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4%;利潤124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7%;實現稅金25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新發展民營企業8個。目前,這些骨幹企業技改投入不斷加大,產值、銷售、收益水平明顯增加,發展後勁不斷增強,2007年引進重慶一家倉儲物流企業,投資2000餘萬元,目前已簽約,隨著發展環境的進一步改善,民營經濟已成為全鎮經濟的主力。

小城鎮建設成就

2004年,被確立為國家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通過幾年的建設,鎮黨委、政府進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機遇,立足實際,發揮優勢,用經營城市的理念,滾動式投入,使小城鎮建設得到突破性發展。截止2005年底,城鎮總面積已達5平方公里,“十一五”可達10平方公里,城鎮人口達12萬人,“十一五”未有望達18-20萬人。城鎮綠化面積達到了30%。
鎮內有初級中學5所,國小6所,已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此外,鎮上還有30餘鋪床位40餘個醫護人員的衛生院1所,村醫療站21個,敬老院1所,鎮文化中心站1個,村級文化室21個,文藝骨幹隊伍6支,480人。隨著經濟的發展,鎮內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
赤城鎮建有“小西湖”美稱川中聞名的赤城湖,年接待遊客50萬人次以上;有上萬隻野生白鶴群居生態的自然景觀;有北京和諧之歌創意文化藝術中心投資1.5億元正在強力打造的“AAAA”級風景旅遊區;有鴻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投資5個億正在建設的佛學文化藝術博覽苑;

經濟情況

年末實有耕地35854.13畝,其中田:15358畝,成土母質以紫色頁岩為主,土地肥沃,宜耕性強,灌溉方便,赤城湖水庫左右乾渠橫灌轄區內多數農田。
氣候適宜,年平均氣溫17℃,四季分明,無霜期長,物產豐富,主要農副產品有水稻、小麥、玉米、紅苕、油菜、花生、大豆、蔬菜、藥材、生豬、蠶繭、家禽等。
2003年全鎮生產總值18394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4900萬元,工業總產值10100萬元。財政總收入實現1327.7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2163元。
糧食總產實現20035噸,油料總產達1898噸。生豬生產實現出欄52376頭,全年實現勞務輸出7809人,實現勞務總收入3500萬元。

教育情況

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有651人。其中教育系統549人,在教育系統中中學高級教師3人,中學一級教師44人,中學二級教師42人,中學三級教師3人;國小高級教師270人,國小一級教師166人,國小二級教師18人。農業服務部門有技術職稱的16人,其中中級職稱4人,助理級職稱9人,員級職稱3人。醫療系統有專業職稱64人,其中中級職稱14人,初級職稱50人。財政系統有技術職稱6人,其中助理經濟師5人,助理會計師1人。防系統有職稱的22人,其中畜牧獸醫師7人,助理畜牧獸醫師15人。
全鎮中國小,幼稚園總計12所,其中中學4所,國小7所,幼稚園1所,共有256個班,其中中學36個教學班,國小209個教學班,幼稚園11個教學班。共有學生9481人,其中國中學生1650人,國小學生7508人,鎮幼稚園323人。入學率國小、國中均達100%,鞏固率國小達99%,國中90%,改造危房3500平方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