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該館於1978年在西昌瀘山設有“西昌地震碑林”專題陳列,陳列了與西昌歷史上明嘉靖十五年(1536)、清雍正十年(1732)、清道光三十年 (1850)3次大地震有關史實的碑刻89通、拓片20件,是目前中國唯一的地震考古專題陳列,1980年被列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館還舉辦過“涼山地區出土文物”、“紅軍長征過西昌革命文物”、“丁佑君烈士生平”等展覽。
展館特色
涼山是四川省的文物大州,涼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館現有職工33名。除了承擔著一個州級地方性歷史博物館的職責外,還承擔著涼山州文物管理所的職責,是一個承擔著雙重任務的博物館。在陳列展覽方面,該館克服長期無展廳的困難,積極開展工作,先後在北京、成都、昆明、南昌、舉辦過多次有影響的展覽。
在考古方面,承擔了涼山境內文物的調查,搶救性發掘。重要發掘有:安寧河流域的大石墓,西昌北山火葬墓,安寧河流域早期遺址群,鹽源古墓葬,大涼山石棺墓等。還4次參加三峽庫區的考古發掘工作。
在科研方面,發表了《西昌地震碑林》等200餘篇學術報告、論文及專著。召開過4次跨省際的學術討論會,對南絲路與金沙江古代文化研究頗有建樹。文物安全工作,已連續20年保持文物安全年。
展館建築
涼山彝族博物館位於瀘山風景區中部,整個建築群根據古樸典雅的彝族建築風格而設計。它是一座具有彝族古典風格的建築,它背依青山,面臨邛海。該館主要建築採用紅、黃、黑三種彝族繪畫的傳統色彩,繪以日、月、山、水、羊角、鳥羽、火鐮、魚網等取材於自然的圖案。整個建築具有彝族風格。
博物館占地45畝,總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廣場上的大型雕塑命名為“涼山之鷹”。博物館陳列廳面積約1000平方米,分三大部分:富饒美麗的涼山、歷史悠久的民族、民主改革前的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偉大的民主改革。設有8個陳列“序廳”:“社會生產力”、“等級、階級”、“家支習慣”、“宗教信仰、婚姻家庭、文學藝術”、“風俗習慣”、“奴隸和勞動民眾對奴隸制的鬥爭”、“民居院”和“國家領導人和外國學者觀賞後所留下的墨跡”
館藏文物
該館收藏彝族文物4196件,有黃金、白銀、珠寶玉石、銅、 鐵、木、竹、皮革、毛、骨、角、紙、 綢絹、石等物品。陳列展覽分序廳、社會生產力、等級和階級、家支習慣法、婚姻家庭、宗教信仰、文學藝術、風俗習慣、奴隸和勞動民眾反抗奴隸制度的鬥爭九個部分。再現涼山彝族奴隸社會的原貌。電影錄放廳放映歷史資料片和各種民俗民情片。
參觀指南
門票:成人票:20元 兒童票:10元
開放時間:8:30 - 17:30
聯繫信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東南郊的瀘山北坡
最佳旅遊時間:12月,11月
人文景觀:[古建築]
旅遊喜好:[古蹟游]
周邊景區:
西昌衛星發射基地 東江縱隊紀念館 常平隱賢山莊 邛海瀘山 螺髻山大洋堆遺址 邛海螺髻山風景區瀘山 彝族奴隸博物館 衛星發射中心 穆天王古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