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勞動衛生職業病研究所

四川省勞動衛生職業病防治研究所是衛生部公布的全國七大區域中的勞動衛生職業病防治中心,成立於1959年,經過近40年尤其近10多年的建設,正發展成為集對全省職業衛生、放射衛生及職業病的防、治、管、研、教和科工貿於一體的綜合性衛生防治科研機構。

基本信息

簡介

四川省勞動衛生職業病防治研究所是衛生部公布的全國七大區域中的勞動衛生職業病防治中心,經過近40年尤其近10多年的建設,正發展成為集對全省職業衛生、放射衛生及職業病的防、治、管、研、教和科工貿於一體的綜合性衛生防治科研機構。

該所始建於1959年,占地2.7萬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1000多萬元,儀器設備1700多台件,其中大型精密專業儀器40多台(件);擁有專業藏書12000多冊,中外期刊240多種。該所設有勞動衛生監督監測科、勞動衛生研究室、放射衛生監督監測科、放射衛生研究室、生物醫學材料監測中心,醫學實驗動物監督監測中心及藥物合成研究室等業務科室(中心),負責組織對全省勞動衛生、放射衛生業務指導、監督管理和人員培訓,已組織了四川省塵肺流行病學調查、建立全省廠礦工業衛生職工健康信息系統、對全省醫用診斷x光機防護改裝等10餘項大規模的工作,取得了較大的社會效益。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健康需要,該所對全省生產和銷售的建築材料進行放射衛生防護監測、抽檢,並開展了對家庭裝修(飾)的放射性和化學毒性檢測等服務。

該所四川省教師醫院,開展對教師特殊職業人群的健康監護工作,為教職員工進行健康體檢,並將在全省建立教師健康監護系統。四川省職業中毒診斷組、塵肺病診斷組、放射性疾病診斷組掛靠該所,負責受理小內職業性疑難病例的診斷、督促、檢查、指導全省職業病診斷工作,參與處理各種急性職業中毒事故。該所研究出了治療心血管、腎臟疾病等藥物和工藝8種,均已轉讓,並投入生產,有的產品如治療腎臟疾病的藥物還出口東南亞。"α-β不飽和酸合成方法"還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該所"四川衛達高新技術開發中心"研製的集清洗和消毒為一體的"康星811"、"潔瓷靈"等6種日化產品已投入生產面市或轉讓,研製的"康得利"口罩受到了粉塵作業人員的歡迎,該產品還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該所承擔了多項生物醫用材料、中西醫新藥、農藥等的毒性試驗和安全性評價工作。如對人工心瓣牙科修復材料,高壓注射筒粉銹寧喹噁硫磷等的工作,獲省政府、衛生部、化工部、國家教委多次獎勵。

四川省實驗動物監測中心掛靠該所,承擔全省實驗動物、實驗動物飲料和設施的監督監測管理,是該行業中首家通過了計量認證的單位,成為我省生命科學實驗研究的重要支撐條件的保證。西南區域性專業雜誌《職業衛生與病傷》編輯部從1986年創辦之日起掛靠該所,已刊載全國各地論文2000多篇。該雜誌已進入了國際出版物檢索中心計算機網路,另委託中國圖書出版對外交流中心國際期刊部向境外發行、該雜誌已成為從事勞動衛生、放射衛生和職業病工作者的學術交流園地。該所200餘名專業技術人員在國內外雜誌和國際性和全國性學術會議上發表交流論文近1000篇,編寫並出版專業性著作10種,獲得成果(獎)100餘項,其中30省餘項獲國家和部省級科技進步獎。列為國家或行業的衛生標準和診斷標準、衛生標準方法20餘項。該所有20人在省內外學術機構中擔任理事(長)或主任級職務,有10人獲政府特殊津貼,4人獲省突出貢獻優秀專家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