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師範大學設計藝術學院

四川師範大學設計藝術學院,2000年成立。學院現有校園面積236畝,建築總面積11萬多平方米。

基本信息

學校介紹

點擊查看大圖
四川師範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是2000年9月經四川省教育廳批准,由四川師範大學與四川中弘高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川師大二級學院,學院是一所以培養高素質套用型設計藝術人才為目標的專業化學院。建院之初,定名四川師範大學開元學院,開設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英語、經濟信息管理與計算機套用等本、專科專業。2002年下學期,學院在進行了市場人才需求與就業趨勢調查後,結合學院的辦學優勢與整合教育資源的可能,確立了以藝術設計類專業為特色的發展定位。2002年10月經川師大黨委批准,更名為四川師範大學設計藝術學院。

學校的主題思想

學院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國家《高等教育法》和《民辦教育促進法》為準繩,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三個面向",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不斷增強辦學活力,保持學院持續健康發展。2000年至2005年5年間共招收學生3070名,畢業生總計850名。現有在校本、專科學生總計2120名,其中,本科學生995名,專科學生1125名。目前,開設的本、專科專業和專業方向有:廣告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動畫藝術設計、園林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室內設計等6個。
學院按照“高起點、高投入、高規格”的建校方針,一次性投入1.4億元人民幣,完成特色鮮明的新型校園及教學基礎設施建設。歷經5年的持續發展,學院現有校園面積236畝,建築總面積11萬多平方米。其中,教學用房近3萬平方米, 各類實訓、實作室4000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5萬平方米。體育運動場所面積13532平方米。全院現有固定資產總值1.78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 1100多萬元。計算機設備400多台套,機房7間,多媒體大教室9間,校園網頻寬100 兆,信息點 1055個。各類體育器材 342台(套)。學院圖書館面積 5000平方米,各類館藏書刊12.68萬冊。學院現投資方為中弘教育集團,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由董事會聘請院長、教學院長各一名。學院現有平面藝術系、環境藝術系、動畫藝術系和基礎課、英語、體育教研室等6個系、室,設有學院辦公室、教務處、學生處(含黨總支、團委)、招生處、就業處、後勤中心以及圖書館、網路中心、學報編輯室等9個教輔、管理機構。學院主辦有《藝海風流》院報及四川師範大學設計藝術學院網站。
名師名家領銜,專業師資陣營強大,是學院顯著優勢。院長冉昌光教授是全國優秀教師,四川省學術帶頭人。曾任四川大學哲學系主任、教務處處長,教育部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現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哲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馬哲史學會理事、四川省哲學學會會長。教學院長陳小林教授是四川大學是碩士生導師、設計系主任。現任國際設計協會PDC會員、中國包裝協會設計委員會副主任兼副秘書長、《中國設計年鑑》編委、《中國CIS年鑑》編委、《中國西南設計年鑑》執行主編。有多項設計作品獲國內和國際大獎,代表作品水井坊包裝設計獲芝加哥第 30 屆國際 MOBIUS 設計大賽單項金獎及全球金獎。何 潔、古大治、謝可新、韓秉華、楊夏惠、張小平、勵忠發、張蘇、鍾星明、胡紹中、徐征野、劉境奇、赫榮定、黃智勇、鄭 強、許 亮、董其湘、孫 林、周良知、周建邦、袁吉中、傅 冰、張朝諫等多30位名家大師為代表的專兼職教授、副教授組成學院強大的學科、專業帶頭人集體,在平面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裝潢裝飾和動畫設計以及高等設計教育等領域有眾多建樹,具備引導和帶動教學、科研、開發的良好有利條件。以潘雪梅、何 宇、余 江、劉 宇、曾 錦、唐 健、周永興、杜國贊、何 翔、熊殿華等為代表的一大批中青年骨幹教師,近年來已經成為國內設計藝術教育領域新興力量中引人矚目的團隊。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169名,其中專職64名,兼職105 名。教授(含正高)18名,副教授(含副高)33 名,講師(含中職)75名;博士 4名,碩士 24名,在讀碩士生2名。2004年以來,學院教師主研、參與的省部級及其以上的科研、社科、高教人才培養研究項目共10項,其中,《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設計素描教學研究》、《旅遊商品科研教學基地建研究》等密切結合學院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實踐的課題正在學院人才培養中創造成效。在核心期刊發表《永恆的啟迪——談人文教育中的文化經典學習》、《福岡遠眺》、《服裝產業發展的區域經濟地理環境認識》等各類學術文章5篇,《老成都》等2件作品入選全國性專業展覽並獲獎,主編、參編《立體構成》等公開出版、發行教材3部。
學院堅持以培養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套用型設計藝術人才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歷經幾年的探索總結,逐步形成了一個探索、兩個一切、三個強化、四個結合的教育理念。“一個探索”即立足於把公辦學校規範化管理同民辦學校靈活機制相結合,探索新的人才培養和管理模式。“兩個一切”即“一切為了學生成人成才,為了一切學生成人成才”,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生存。“三個強化”即“強化專業教學、強化外語教學、強化計算機教學”,讓學生從步入學校之始,就逐步打下創業的基礎,孕育成功人生。“四個結合”即“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藝術教育與文化教育相結合、知識教育與能力培養相結合、教育與服務社會相結合”,讓學生成為崇尚科學、敬業愛崗、服務社會、積極進取、不斷探索創新的高素質人才,為地方經濟文化建設服務。在此基礎上,總結提鍊形成了“博學篤行,切問近思”的校訓,明確了“以人為本,崇尚實踐,追求創新”的設計藝術教育的根本思想,形成了融時代精神、人才素質、藝術教育、辦學體制為一體的學院理念。
學院堅持面向社會,就業導向,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的辦學思路,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成果豐碩。實施“定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與廣東星藝裝飾公司等近70家大、中企業建立長期學生實習、就業合作,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7%以上,連續兩年被評為四川師範大學就業先進集體。教學中推行“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專業方向課+素質教育課+專業實踐課”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起學生就業有能力,深造有基礎的成材通道。建立“產、學、研”結合機制,與四川省旅遊協會聯合建立“四川省旅遊商品科研教學基地”,與“三星堆”等世界著名文化遺存建立文化產品開發設計合作,與中國花卉博覽會等聯合舉辦“四川省大學生旅遊藝術設計大賽”,與四川美術家協會聯合舉辦“中等美術教育與高等藝術教育年度論壇”和“四川中學教師美術作品雙年展”。通過與行業、協會和企、事業單位的密切合作,豐富了教學科研內容,提升了專業教育品質。
目前,學院師生正瞄準國內藝術設計專業院校一流水準,力爭部分領域領先,形成特色鮮明、優勢顯著、成熟和規範的公辦民助高等教育模式,在藝術設計類專業建設上打造知名品牌,經過幾年的建設、發展,將學院建設成為川師大示範性二級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