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簡介
1946年春,國民黨政府破壞《國共停戰協定》,向解放區發動進攻。當時在重慶同國民黨談判的中共代表王若飛、秦邦憲,為了向中共中央匯報請示,於四月八日和新四軍軍長葉挺、中共中央工委書記鄧發、教育家黃齊生等同機飛返延安,飛機在山西興縣黑茶山失事,不幸殉難。同機殉難的還有八路軍軍官李紹華、趙登俊、魏萬吉和葉挺夫人李秀文等。
遇難人員

四八烈士指的是1946年4月8日,王若飛、秦邦憲等中國共產黨代表,在參加重慶舉行的政治協商會議後,與葉挺、鄧發等一起乘坐美式運輸飛機返回延安。因氣候惡劣,飛機迷失方向,於下午2時左右在晉西北興縣東南80里的黑茶山遇霧撞山,機上17人全部遇難。
1946年春,國民黨政府破壞《國共停戰協定》,向解放區發動進攻。當時在重慶同國民黨談判的中共代表王若飛、秦邦憲,為了向中共中央匯報請示,於四月八日和新四軍軍長葉挺、中共中央工委書記鄧發、教育家黃齊生等同機飛返延安,飛機在山西興縣黑茶山失事,不幸殉難。同機殉難的還有八路軍軍官李紹華、趙登俊、魏萬吉和葉挺夫人李秀文等。
“四八烈士”,因王若飛、博古(秦邦憲)、葉挺、鄧發、黃齊生、李少華、黃曉莊乘飛機由重慶回延安途中,遇難於四月八日而得名。
事件簡介 遇難真相 人物紀念1946年4月8日,王若飛、秦邦憲等中國共產黨代表,參加完在重慶舉行的中國政治協商會議與國民党進行的和平談判後,與葉挺、鄧發一起乘飛機返回延安準備向中共...
悼念原文 事情始末一九四六年四月八日,中共政協代表王若飛、政協憲草審議委員會代表秦邦憲、獲釋不久的前新四軍軍長葉挺、中共中央職工運動委員會書記鄧發等乘美國飛機從重慶回延安...
背景 事件發展 內容 出處“四八”烈士紀念館建於1960年,建築面積378.7平方米,占地面積1730平方米,整個建築座北向南,有大廳五個,大廳里陳列著王若飛、葉挺、鄧發等烈士靈...
簡介 事件經過四八烈士陵園位於延安市區北7公里處的李家。“四、八”烈士陵園是全國第一批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簡介 建築特色 烈士紀念地 重點保護 相關信息“四八”烈士殉難處位於山西省興縣城東南東會鄉寨上村北黑茶山山側,1946年建設紀念館,第一批省保單位。
簡介趙登俊,男,中國共產黨革命家,無產階級的戰士,1946年4月8日不幸在黑茶山遇難,是“四八烈士”之一。
不幸遇難 遇難之後王若飛(1896年10月—1946年4月8日),幼年原名大倫,小名運笙(運生)、蔭生,號繼仁,曾用名王度、雷音,參加革命深入敵後化名黃敬齋,出生於貴州安...
人物生平 成就貢獻 家庭成員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