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之辯

14世紀,朝鮮理學家權近曾說:”四端是人的本性的出發點,所以完全是善的;但是七情呢,卻是從人的心裡流出來的,所以有的善、有的惡。 奇大升認為,四端和七情都是理和氣共同作用的結果,理和氣是不可分離的,所以四端和七情沒有絕對的區別,都是人的性情,沒有必要分這些屬於理、那些屬於氣。 李退溪提出反駁,指出四端和七情雖然是經過理和氣的互相作用,但畢竟是兩個東西,還是有所側重的。

四七之辯,又稱”四七論辯“,指朝鮮哲學史上一場持續近一百年的大辯論。
”四七之辯“中的”四“,指孟子所說的”四端“,即”仁、義、禮、智“四種德性;”七“,指儒家所說的”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感。在儒家看來,四端,七情,都是人的本性。
14世紀,朝鮮理學家權近曾說:”四端是人的本性的出發點,所以完全是善的;但是七情呢,卻是從人的心裡流出來的,所以有的善、有的惡。他認為四端來源於理,即天理之性;從人的七情來源於氣,即氣質之性。如果七情合乎理,那很好,如果不合乎理,那就是不好了。兩百年之後,朝鮮理學家李退溪根據《朱子通語》也得出了類似的觀點。李退溪的學生奇大升對此表示質疑,於是,師徒二人以書信的方式展開辯論。
奇大升認為,四端和七情都是理和氣共同作用的結果,理和氣是不可分離的,所以四端和七情沒有絕對的區別,都是人的性情,沒有必要分這些屬於理、那些屬於氣。李退溪提出反駁,指出四端和七情雖然是經過理和氣的互相作用,但畢竟是兩個東西,還是有所側重的。李退溪認為;如仁、義、禮、智是人的道德品性,體現了宇宙的正道,因此可以以理為主,以氣為輔;而七情是人的一般情感,尚且談不上是否符合天理,因此可以以氣為主,以理為輔。
李退溪和奇大升辯論後,朝鮮許多儒家學者陸續加入了辯論,以李珥、宋時烈比較著名。宋時烈認為朱熹沒有錯,他的思想後來成為朝鮮李朝的正統思想,同時使這場辯論在十七世紀告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