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癰

嚇癰

嚇癰,病名。指生於臍上三寸建里穴處之腹皮癰。

基本信息

嚇癰

嚇癰嚇癰
嚇(,音賀)癰,病名。指生於臍上三寸建里穴處之腹皮癰。

出《外科大成》卷二。亦名赫癰。證治詳見腹皮癰條。

延伸閱讀:

  • 鼻(匿^蟲)瘡

    鼻(匿^蟲)瘡病名。系指發生於鼻孔周圍的一種濕瘡。出《醫宗金鑒》卷六五。本病多因風熱客於肺經,或經常流涕刺激鼻及其周圍皮膚所致。症見鼻孔周圍皮膚色紫潰爛,膿汁浸淫,癢而不痛。小兒多見。治宜清熱除濕。內服澤瀉散,外敷青蛤散。也即鼻孔口濕疹。

  • 黯疔

    黯疔病名。指疔瘡生於腋下且堅硬如釘,色紫黑者。出《醫宗金鑒》卷六七。該病因肝脾二經火毒所致。症見患處堅硬如釘頭,癢且痛,色紫黑,並伴有身發寒熱,四肢拘急,煩躁作嘔,痛引半身等症,宜服麥靈丹、蟾酥丸之類汗之。余可參見疔瘡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