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哈

嘎哈

嘎哈,苗族弓拉弦鳴樂器。苗語“嘎”是樂器的總稱,“哈”為瓢,意即瓢形的樂器。故又稱瓢琴、古瓢琴。曾譯作果哈。又因奏前需用唾液潤濕棕絲弓毛而稱口水琴。形制古樸,主要用於民間歌曲和舞蹈伴奏。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和貴州省三都、丹寨、荔波、榕江等地。

基本信息

嘎哈的歷史

嘎哈 嘎哈

歷史較久遠,傳說中的苗族在有了蘆笙之後就有了嘎哈,也有與牛腿琴同出一源之說,可見其樂器之古老。傳統的嘎哈,外形與侗族牛腿琴十分相像,惟共鳴箱較為肥大。民間多為自製自用,其用材和規格尺寸,也因地域和奏者的不同而有異,尚不統一。

嘎哈的製作

琴體可用杉木、桐木、椿木、松木、楊木或雜木製作,以杉木或桐木為佳。大者全長75厘米~85厘米,小者全長45厘米~55厘米(圖)。共鳴箱可在半邊原木一端挖鑿出長瓢形腹腔,上面蒙以桐木或白松面板而成,琴箱長22厘米~44厘米、寬10厘米~18厘米、厚6厘米~10厘米。琴頭呈方柱形,長6.5厘米~15厘米,頂端雕刻鳥獸圖案裝飾或平頂無飾,正面開長方形弦槽,兩側各設一個木製弦軸(左上右下),下方設有弦枕。琴頸前平後圓、上窄下寬,長21厘米~32厘米,上連琴頭,下與琴箱相接。面板中下部置竹或木製橋形琴馬,琴馬上方開有三個圓形小出音孔,呈三角形排列,琴馬右下方開一稍大圓孔,插入音柱直抵背板,通過移動音柱可改變琴的音量和音色。張兩條棕繩弦,下端繫於牛皮縛弦。琴弓用當地生長的棕葉竹(苗語稱都梭竹)做弓桿,兩端拴以棕絲或馬尾而成,弓長45厘米~50厘米。?

嘎哈的存世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裡,收藏有兩支苗族嘎哈,琴體均用半圓形杉木挖制而成。其中一支全長73.5厘米,共鳴箱呈長瓢形,蒙以桐木面板,琴箱長37厘米、寬10厘米、厚7厘米。琴頭雕飾線刻圖案,側觀呈鳳凰站立形,弦槽後開,左右兩側各設一軸。弦軸黃楊木製,軸長10.5厘米。琴頸較短,上窄下寬,前平後圓,正面按弦,不設品位,張兩條絲弦。另一支嘎哈,全長74.5厘米,共鳴箱長38厘米、寬13.5厘米、厚8厘米。此琴原為我國著名民族音樂學家、民族樂器改革專家張子銳先生藏品,1958年8月,張子銳先生將其捐獻國家收藏。?

嘎哈的演奏

演奏時有兩種姿勢,坐姿是將琴夾於兩膝之間,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弓在弦外拉奏;立姿是將琴的尾端頂在左肩與左胸之間,面板朝上,左手托持琴頸按弦,右手執弓在弦上拉奏。也可撥弦彈奏。嘎哈兩弦多按五度關係定弦,常定弦為c1、g1;g1、d1。也有定弦為小三度或四度的,如c1、be1;g1、bb1或c1、f1;g1、c2。民間只用一個把位演奏,音域通常為一個八度。嘎哈音量較小,音色沉悶,近似鼻音,可與人聲歌唱相融合,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經常同時拉奏雙弦,奏出五度、四度或三度和音鏇律,以豐富音響效果。主要用於苗族敘事歌(苗語稱古歌)、情歌和《古瓢舞》伴奏,也可與苗笛、夜簫合奏或獨奏自娛。敘事歌多為一人自拉自唱,鏇律平穩,節奏舒緩,伴奏隨歌進行,中間插入過門;情歌曲調較短,結構簡單,速度悠緩,是苗族青年男女行歌坐妹、表達愛情的主要形式。用嘎哈伴奏的民間舞蹈稱《古瓢舞》或《瓢琴舞》,男子邊奏邊舞,女子只舞不奏,因琴的音量較小,常須兩、三支嘎哈同時演奏,舞蹈者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每逢苗歷春節、端午節、吃新節等民族傳統節日和春耕以後都要聚集在一起進行表演娛樂。舞曲短小精悍,曲調歡快,節奏鮮明,循環反覆。較著名的常奏舞曲有:《格呆》、 《黑格》、《並向》等。獨奏曲有《嘎哈歌》等。著名民間藝人有廣西融水的馬佩林等。?

改革嘎哈

改革嘎哈,苗族弓拉弦鳴樂器。?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歌舞團和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的音樂工作者,曾先後對民間嘎 哈進行了改革,製成改革二弦和四弦嘎哈。?

琴形與傳統嘎哈有別,全長54厘米左右。共鳴箱用桐木製作,外觀與柳琴相似,面板增開音孔。琴頭、琴頸用一塊梨木製作,琴頭多呈方柱形,平頂無飾,正面中間開有弦槽,左右兩側設有兩個或四個黃楊木弦軸,軸柄與小提琴弦鈕相同。琴頸細長,正面增設梨木指板,改用金屬琴弦。二弦嘎哈定弦與傳統嘎哈相同;四弦嘎哈,琴弦、琴馬、定弦均與小提琴相同,音域g—c3,演奏技巧豐富,主要用於獨奏或器樂合奏。

方言

噶哈:山東話,東北話,讀作ga(四聲) ha(二聲),是山東地區、東北地區套用最廣泛的方言之一,後來由於很多人闖關東,在東北流行也很廣。有乾什麼、什麼、怎么了、怎么等等含義,因運用的場合、語音、語調、副詞的不同,其含義也有很大的變化,仔細把玩,回味無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