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峽石硯

嘉陵峽石硯

合川名硯。俗稱合川峽硯,又稱墨玉寶硯。硯石產於重慶市合川區嘉陵江瀝鼻峽(俗稱小三峽)東岸的草街鎮麻柳村(磨刀溪)後山一帶,色黑,質地堅實細膩。琢成石硯,具有發墨快,不損筆鋒,書寫流利,蓄墨數日,不腐不涸的特點。相傳已有五百餘年歷史,明英宗時,吏部尚書合州人李實曾題詩讚美,詩云:“石質堪入玉,工藝聖手傳;貴似翰家客,四寶居一員。”現產地主要在合川、北碚。工藝上採取鑿、刻、雕、鏤的手法,製成各式平刻、浮雕、圓雕的書畫硯。尤以製作傳統題材的高浮雕工藝硯見長。如“九龍獻寶”、“龍游長城”、“五獅獻壽”、“魚城煙雲”等,深受各方歡迎。

嘉陵峽硯石材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這類石材的資源分布在合川嘉陵江瀝鼻峽(俗稱小三峽)東岸的草街鎮麻柳村(磨刀溪)後山一帶,儲藏量十分豐富。其石質細膩,色澤淡雅,磨墨快速,不損筆鋒,硯中蓄水,數日不乾,儲墨不腐,石料年久不風化等特點。經重慶醫學院徐國民教授化驗,石內含有“氧化鋁”,是削金切玉的堅硬金屬,利於磨刀,清口利鋒。嘉陵峽硯雕刻製作歷史始於宋代,當時合川本地的雕刻工匠就開始從事硯台的製作,雕刻技藝水平屈指可數並遠近聞名。由於合川位於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交匯處,水上交通發達,又是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之一,在宋代時合川不僅商業貿易發達,而且文風盛行,文房之物的硯台就成了文人騷客追求和必備之物,相傳宋代著名的理學家周敦頤曾在養心亭(現在的八角亭)著書立說時,就使用過合川嘉陵江瀝鼻峽所產的峽硯。該區域獨有的石材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這類石材石質好,具有久墨不乾,不腐的特點。在製作上要比其它硯石易於雕刻,合川峽硯雕刻精湛、造型美觀,硯上刻有詩詞名句,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歷史上與當時的“四大名硯”不分上下,深受文人的寵愛。後來隨著南宋中晚期宋蒙之間的交戰,合川峽硯製作曾一度停止,到了明代才恢復了硯台的製作。到了明末,由於戰亂原因,製作硯台的雕刻工匠為了躲避戰亂,紛紛舉家外出,至使合川峽硯的製作再度中斷。到了清康熙年間,由“湖廣填川”的移民與當地的民間藝人李銀山又開始了從事這類手工雕刻工藝,清乾隆年間時任甘肅制台的李實用(合川柳坪人)題詩稱讚此硯曰:“啟筆龍雲舞,運筆虎榜懸;石膩堪如玉,工藝聖手傳”,到了近代王智賢為首的民間藝人從單一的方型、條型、小圓型演變為自然形狀的多種異型體,並在硯蓋上刻上竹石、花草、魚蟲、仙佛仕女、古聖先賢、龍鳳等,當時頗得社會人士好評。重慶的“四寶齋”、“鄒紫光閣”等文具店都來此訂貨。抗日戰爭時期,不少名人如於佑任、張治中、郭沫若等曾為峽硯題詞。馮玉祥對瀝鼻峽石硯台也十分讚賞,並潑墨親寫“有志者、事竟成”和“臥薪嘗膽,三千鐵甲可吞吳”。新中國成立以後,以自幼跟隨父親王智賢學藝的王衛國、王建國、王富國、王強國、王正國五兄弟為代表的民間雕刻藝人,與雕刻藝人易宗毅一道,將峽硯雕刻技藝傳承至今。從上世紀80年代初,峽硯由幾個款式發展到現在的近百個品種,並開發出了筆筒、鎮紙、屏風、壁畫等多種工藝品。
現有這類雕刻作坊(個體)十多家,雕刻內容有峽硯、工藝品、骨灰盒等上百個品種與樣式,其中峽硯以及骨灰盒遠銷國內外(如: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北京、上海、廣東、四川等地)並受到國內外人士的好評。其中,在1981年雕刻的工藝硯參加全國旅遊局主辦的評比會獲得二等獎,1991年,全國第二屆殯葬用品展評會在“廈門”展評由合川設計雕刻的“百龍戲龜”硯台現被首都中南海收藏。2002年首都文學藝術創作交流會上,《中國龍》“56條龍硯”榮獲一等獎。2003年中國重慶舉行的“西部之光”詩書畫藝術交流會上,峽硯“嫦娥奔月”、“仙女獻花”、“蝶戀花”等雕塑榮獲一等獎。
代表作品有:“九龍獻寶”、“龍游長城”、“五獅獻壽”、“魚城煙雲”、“福祿壽”、“和諧中華”、“文房四寶”、“紫氣東來”、“嫦娥奔月”、“中國龍”、“百龍戲龜”、“魚龍硯”、“魚龍戲珠”、“龍鳳呈祥”、“二龍戲水”、“龍鳳戲龜”以及羅漢、淶灘二佛寺、重慶弔腳樓、百福硯台等。
參考資料:
1984年10月16日《重慶日報》第三版登載有《合川峽硯》一文;
1991年《合川縣文史資料選輯》第八輯登載有《三峽石硯蜚聲中外》;
1995年《合川縣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