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嘉禾花燈戲,也就是湘南花燈戲,流行於舂陵河兩岸。桂陽叫“對子調”,郴縣稱“地花鼓”,嘉禾叫“花燈”。嘉禾花燈戲,是一個很有特點的地方小戲劇種。 它流傳於湘南以及廣西梧州、粵北地區。因為嘉禾人特別喜愛花燈戲,嘉禾人對花燈戲付出最多,因此湘南花燈叫成嘉禾花燈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嘉禾花燈戲在祖國戲曲藝術的大花園裡沒有大富大貴,也沒有大紅大紫,它就象那漫山遍野隨處可開的野菊花,生命力特別頑強,泛發奇異芬芳 。
溯源
在歷代史志中都有記載如《桂陽郡志》、《郴縣誌》、《嘉禾縣圖志》、《郴州總志》均有涉及,許多文人墨客如明代嘉禾秀才李缽、清代學者劉獻廷、戲劇家楊思壽都曾以作詞,記事方式描寫過,更有那幅幅嘉禾演出花燈戲的舞台對聯可作證明。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嘉禾民報”還以《各鄉大演花燈、誰謂農村凋零》為題報導一區石馬、二區袁家大嶺、三區行廊、蝦塘、石丘下等處演出花燈盛況。當時確有“無村不演花燈戲、無班不學花燈曲、無處不談花燈題”的口碑,嘉禾還有無人不知《下洛陽》的說法。
優秀特色
花燈戲在嘉禾人民心目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
一是它來源民間,土生土長,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如同陝北民歌《東方紅》和全國各地流行的《茉莉花》一樣,它們 會永遠永遠地在民眾中流傳下去。
二是花燈戲沒有帝王將相,沒有才子佳人,沒有金戈鐵馬,沒有風雲叱吒,它演老百姓,唱老百姓,反映的是老百姓的各種生活現象,非常貼近生活,容易引起民眾共鳴。
三是花燈曲調優美。花燈曲調有小調和單調,小調完全是土生土長的民歌小調,串調是作曲者為了更好地表現人物,將各種曲牌連套,或以一調為主延伸或緊縮,打破原調結構,改變板式,使曲調更加優美動聽,且演員演唱花燈戲多用本音,上口、好懂。
四是花燈戲的表演自然活潑詼諧,觀眾容易接受。花燈丑角的矮子步別具特色,雙膝微並,下部分開,兩腳內側著地,上身挺直,懷裡象抱著娃娃,兩腳並蹲,一步一步,顯得沉穩。扇子特別講究平,與旦角對臉時吐舌、聳肩、動臉,頗有挑逗感。搖旦有個程式,兩和背勢插腰,扭腰的幅度大,手拿煙竿或蒲扇,出左腳右手指出,出右腳左手指出,還拍屁股跺腳,一付活脫脫的潑婦相。
五是重要的一點,花燈戲角色不多,一人可代多角,不需要很寬的舞台和很複雜的布景道具,只要一個三五米見寬的地方便可演出了,大大方便了民眾。
人文精神
嘉禾這塊地方為何就特別適合花燈的生存發展? 我們認為這主要在於嘉禾人的人格魅力。嘉禾人聰明、直爽、不甘人後、喜歡抱成團,為了一個信念頑強拚搏、不惜犧牲。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一大批志士仁人,他們為嘉禾花燈的繁榮發展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新中國成立前就有許多革命前輩如彭福才、黃益善、李韶九、肖克、毛中心、彭暉等熱血青年,編演花燈戲,或以演戲為名發動民眾革命,組織起義。著名花燈藝人胡韶元被官府抓捕,不準他演花燈,他堅強不屈,出獄後繼續登台。新中國剛成立,當時的縣文教科科長李瀝青就動員全縣所有教師暑假期間回鄉蒐集嘉禾民歌花燈,刻印成冊,並由湖南省民間藝術觀摩會演籌委會編印出《嘉禾民間藝術簡介》,之後,縣文化館業務幹部長年下鄉,多次採風,蒐集整理改編了許多花燈戲,把老藝人請上來座談,寫劇本、教習曲目。1987年各鄉鎮文化站在全縣及鄰近縣又進行一次最廣泛的普查蒐集,年底由郴州地區文化局、郴州地區戲劇工作室編纂成了《嘉禾花燈戲志》。嘉禾花燈戲還載入了《中國戲曲志》和1992年出版的《中國民眾文化辭典》,100首花燈曲牌編入了1992年出版的《湖南戲曲音樂集成郴州地區卷》,1997年嘉禾政協編寫了嘉禾文史資料第四集《嘉禾花燈專輯》從各個方面對花燈戲作了詳細的介紹,並選錄了一些膾炙人口的曲調和劇本。嘉禾本土編寫花燈方面有不少頗有建樹的人才,原縣文化局局長曾祥昌(曾任文化館館長和劇團團長)在劇團和文化館工作期間創作演出了許多花燈戲如《開會之前》、《蓉姑舂碓》、《張木匠和妻》、《十月小陽春》、《望朗花》、《無是生非》等,還有一大批業餘作者創作大量的花燈節目。劇本創作的繁榮,推動著導演、作曲、演員的二度創作,大家都一條心、一股勁,為花燈戲而嘔心瀝血,小戲《蓉姑舂碓》曾被譽為“一個戲救活了一個劇團”。近年來,嘉禾縣委、縣政府利用各種渠道向全國推介嘉禾,其中也包括了花燈戲。政府倡導,民間擁護,社會支持,嘉禾花燈就是這樣傳承和弘揚的。願嘉禾花燈戲這朵奇葩開得更加燦爛奪目!
劇目
劇本種類
嘉禾花燈戲劇目豐富,根據老藝人口述記錄的傳統花燈劇目約有130個,其中大戲59個、中型戲33個,小戲40個,此外還有對子調 40個。大戲《下洛陽》、《湘子服藥》、《私懷胎》(即二嫂嫂回娘家)、《大鬧春》、《九蓮杯》,小戲《盜花》、《都來看》、《蓉姑舂碓》、《補瓷缸》,對子調《十月花》、《接妹子》等特別出名。
嘉禾花燈戲的130個劇目,其中有輕鬆活潑的農村生活小戲,如《看花》、《打鳥》等,更多的則是反映家庭生活和民間故事的整本戲,如《苦茶記》、《金釧會》、《打鐵》、《劉海戲蟾》等等。
花燈戲來自民間,劇本人物少,情節比較簡單, 唱詞和道白,通俗易懂,唱腔都是吸收民歌小調的特點,歡快明朗,表演動作活潑風趣,歌舞味很濃,多以表現生活的小喜劇見長,充滿了泥土的芬芳。
湘西花燈戲的傳統劇目比較少,流行比較廣的有《撿菌子》、《盤花》、《扯筍》、《王三賣貨》、《賣花》等。湘北花燈戲的劇目比較多,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燈戲藝人集體創作的劇目。二是藝人們依據傳統劇目移植、改編的一些劇目。湘南花燈戲隨著自身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劇目也不斷增多。歷代藝人從社會生活和民間故事中吸取素材,創作了不少的劇目。此外,花燈戲在湘南乃至粵北一帶流傳,與其它劇種在交流吸收移植的過程中也豐富了花燈戲的劇目,據不完全統計,湘南花燈戲傳統劇目約有130多個,其中大戲59個,中型戲33個,小戲劇目40餘個。此外,還有對子調節目40個。
派別流承
嘉禾花燈由於受各地風俗人情和方言土語以及政治、經濟和外來文化的影響,在藝術風格上各有不同,有河東派、河西派之稱。以鍾水(舂陵)河為界,以東的縣內各戲班以及桂陽、臨武、郴縣、宜章、永興、資興、汝城一帶的調班稱河東派,以西的縣內各戲班以及新田、藍山等地的調班稱河西派。河東派很少接觸外來文化,純系地方花燈,其特點是粗獷、高昂、山野味濃,河西派受外來文化影響較大,人稱“半戲半調”,其特點是細膩、文雅、委婉。河東派今在世的優秀代表人物有劉典平,河西派有優秀老藝人胡土仙等。
表演特徵
音樂方面,湘西花燈戲聲腔主要來源是燈調,同時,也大量運用民歌小調為戲中的唱腔。本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專業劇團的相繼建立,劇目空前豐富,音樂也從主要為曲牌體發展為曲牌體、板腔體和綜合體三者並存的音樂體制,吸收豐富了打擊樂,增強了音樂表現力,使戲曲化程度得到新的提高。湘北花燈戲聲腔分正調和小調兩大類,另還有一種古老的尺調,僅一支曲子。伴奏樂器分為文、武場面,有大琴、套胡、戰鼓等。湘南花燈戲音樂源於當地民歌、小調及其他民間歌曲。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吸收和融化風俗音樂和外來的曲調。湘南花燈戲的過場音樂可分為吹打曲碑和絲弦曲牌兩種。湘南花燈戲的打擊樂,源於當地民間的打擊樂,隨著花燈戲藝術發展,引用和變化了一些祁劇的鑼鼓點子。
傳承
由於花燈戲來自民間,表演中有些粗野庸俗,台詞里精華糟粕共存。曾被一些人貶稱為“淫辭”,又因它一演出便人群聚集,叔侄慶賀,熱鬧非凡,國民政府懼怕民眾鬧事,曾以“花燈淫戲”為由多次下令禁演花燈,並緝拿花燈藝人,“將緝獲花燈藝人一律罰充兵役”。花燈戲班被迫紛紛解散,至1949年前夕,花燈戲頻臨絕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花燈戲迎來了春天,1951年,嘉禾縣文教科就組織了第一支花燈演唱隊(後改為嘉禾縣業餘花燈劇團)。農村演出隊紛紛成立,1955年文教科文化館舉辦“嘉禾縣首屆業餘文藝會演”,以後每年都要舉行一次,每次演出都是藝人們最感榮耀的事,也是交流經驗的好機會,更是政府部門挖掘民間藝術,錄音存檔和探討嘉禾文化發展的好時機,當然更是全縣人民大飽眼福耳福的頭等樂事。這些演出劇目,曲調仍以花燈為主,節目內容和質量都經過了文化部門的把關和輔導,內容比較健康,質量有所提高,政治性也很強。1962年,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間,農村又大量演出傳統花燈,據當時文化局統計,嘉禾230多個行政村有業餘劇團516個,嘉禾花燈迎來了短暫的鼎盛時期,但好景不長,不久花燈戲又被認為是“資本主義復辟”,業餘劇團數量驟降,傳統戲曲在全國的舞台上消失了,全部演出現代戲。
1965年奉上級指示,撤消“嘉禾縣祁劇團”,成立“農村文藝宣傳隊”,這支宣傳隊人員精悍,演出各種小型節目,也創作演出了許多花燈戲,之後,宣傳隊名字改為“文藝工作隊”,“文藝工作團”,“嘉禾祁劇團”,1984年又改為“縣花燈劇團”,名字雖幾經改動,但創作的節目必定是花燈戲無疑,每年選拔到地區省級演出的戲都是花燈戲,這些戲給嘉禾人民帶來了很高的榮譽,尤其是對子調《十繡》、《十月花》、說唱《特別節目》、古裝小戲《蓉姑舂碓》、現代小戲《十月小陽春》口碑最高。《十月小陽春》還被拍成電視戲曲片,在省電視台播放。有許多劇團的上演劇目中,移植了許多大戲和小戲如《五把鑰匙》、《紅雲崗》、《銀瓶仙子》、《獄卒風波》、《下洛陽》、《牆頭記》、《五子圖》、小戲《劃線》、《都是一個樣》等等,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劃線》得到了省委領導張平化、毛致用的好評。1988年後專業花燈劇團停止了活動,代之而起的是各種紅白喜事管弦樂隊,這種樂隊全縣有20個左右,他們吹號,唱歌,演花燈戲,在農村中非常普及。而且隨叫隨到,毫不誇張地說,在科技迅猛發展,人們的文化娛樂方式繁多的年代,這些樂隊為繁榮發展花燈戲起到了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