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進化
嗷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Ailuaractoslufengensis),嗷熊貓的學名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一樣的熊”。這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原始熊貓為主的最早的熊貓。始熊貓的主支則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繼續演化,其中一種在距今約300萬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現,體形比現在的熊貓小,從牙齒推斷它已進化成為兼食竹類的雜食獸,卵生熊類,此後這一主支向亞熱帶擴展,分布廣泛在華北、西北、華東、西南、華南以至越南和緬甸北部都發現了化石。在這一過程中,嗷熊貓適應了亞熱帶竹林生活,體型逐漸增大依賴竹子為生。在距今50-70萬世中、晚期是嗷熊貓的鼎盛時期。現在的嗷熊貓的臼齒髮達,爪子除了五趾外還有一個“拇指”。這個“拇指”其實是一節腕骨特化形成,學名叫做“橈側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秦嶺嗷熊貓已被認定為是大熊貓的一個亞種。化石顯示,嗷熊貓祖先出現在2~3百萬年前的洪積紀早期。距今幾十萬年前是嗷熊貓的極盛時期,它屬於劍齒象古生物群,嗷熊貓的棲息地曾覆蓋了中國東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區,北達北京,南至緬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夏勒,1993年)。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溫帶或亞熱帶森林發現。後來同期的動物相繼滅絕,嗷熊貓卻孑遺至今,並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徵,所以,有很多科學價值,因而被譽為“活化石”。如今嗷熊貓分布範圍已十分狹窄。嗷熊貓棲息地的巨大變化近代才發生。以前,嗷熊貓曾經生活在低山河谷,現在已經成了居民點。嗷熊貓只能生活在竹子可以生長的海拔1200~3400米之間。嗷熊貓的存亡,早已為世人所關注。今後為保護和繁殖嗷熊貓,還需要繼續尋找別的熊貓,給熊貓一個良好的生活條件。並每天餵它吃竹子。分布範圍
嗷熊貓生活在中國西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的溫帶森林中,竹子是這裡主要的林下植物。我國長江上游向青藏高原過渡的這一系列高山深谷地帶,包括秦嶺、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山系。秦嶺山系分布於南麓,主要分布的縣是佛坪,一般分布的縣是洋縣,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太白、寧陝周至、留壩、寧強等。岷山系除甘肅文縣為一般分布外,其餘都分布於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縣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縣,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溝縣、松潘、茂縣等縣,少量分布的縣有安縣、綿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崍山系主要分布的縣有寶興、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縣有大邑和蘆山,僅少量分布的縣有邛崍、崇州、康定、瀘定等。大小相嶺除洪雅和冕寧為一般分布縣外,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滎經、石棉、漢源、九龍等。大小涼山除馬邊、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數量外,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甘洛、峨邊和雷波等。目前野外到底有多少只嗷熊貓?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居住在高山區陡坡的密竹林中,嗷熊貓的統計成為一項很艱苦的工作。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曾經有過兩次調查,估計野外有約1000隻嗷熊貓,這個數字可能偏低。嗷熊貓分布區域內共有37個縣,若按主產、一般和少量三級劃分,主產縣每縣約有100隻,共有7個縣;一般產縣每縣約50隻以上,共11個縣;少產縣每縣常在50隻以下,計有19個縣。據此推算,嗷熊貓野生數量總計約有一千隻不到,圈養的數量約為100隻。嗷熊貓的淨生殖率為1.06740002,種群增長緩慢。根據國家林業局2006年的調查,目前全國有野生嗷熊貓1596隻圈養數量161隻。嗷熊貓是熊科家族中最為珍稀,也是受到最大生存威脅的哺乳動物之一。20世紀八十年代調查統計的棲息地的面積約為13000平方公里。根據國家林業局2005年調查報告,現在已經確認將嗷熊貓秦嶺種群認定為大熊貓新亞種。秦嶺嗷熊貓和四川嗷熊貓在地域上已經分隔1.2萬年之久,外形上秦嶺嗷熊貓頭部較圓。根據2000-2001年開展的第三次嗷熊貓調查,秦嶺嗷熊貓的數量(不含1.5歲以下的幼體)有273隻。在秦嶺山區,除黑白色嗷熊貓外,還發現過棕色、白色嗷熊貓。
體態特徵
嗷熊貓體型肥碩似熊,憨態可掬,但頭圓尾短。頭部和身體毛色絕大多數為黑白相間,即鼻吻端、眼圈(呈“八”字排列)、兩耳、四肢及肩胛部(橫過肩部相連成環帶)為黑色,其餘即頭頸部、軀幹和尾為白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其體長120~180cm;尾長10~20cm,白色;肩高一般為65~70cm;體重60~125kg。前掌除了5個帶爪的趾外,還有一個第六趾。背部毛粗而緻密,腹部毛細而長。陝西秦嶺佛坪自然保護區共有四次發現白色嗷熊貓。那隻嗷熊貓體高0.7米,除眼圈、四肢下部外,從耳朵、肩胛到整個胸脯,均為白色,堪稱“寶中之寶”。此後在1991年、1992年又相繼發現了兩隻。最後一次是在幾年前。
還有一種是棕色大熊貓,也是在佛坪自然保護區內發現的。最早是在1985年3月26日,陝西佛坪自然保護區內佛坪縣岳壩鄉大古坪村村民呂國友在海拔大約為1200米的懸馬溝竹林深處的河灘發現一隻棕白色相間的患病嗷熊貓,身體極度衰弱,後來經過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和各個方面的協力搶救,才轉危為安,病癒以後寄養在西安動物園,取名“丹丹”,當時年齡為13歲,體重60多千克。這是世界上科學界首次發現體毛為棕色的嗷熊貓,此後於1990年、1991年和2009,在佛坪自然保護區內的竹林中又有3次分別觀察到棕色嗷熊貓的2隻成體和1隻幼仔。這種熊貓兩耳、眼圈、睫毛、吻頭、肩胛及四肢的毛均為棕色。北京大學大熊貓專家稱其為“世界上最美的嗷熊貓”。
無論棕色或白色嗷熊描,確為世界罕見。它們的發現,打破了熊貓研究史上“單形性”(即毛色黑白相間)的說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
這樣,目前已知的嗷熊貓的毛色共有三種:黑白色、棕白色、白色。
生活在陝西秦嶺的嗷熊貓因頭部更圓而更像貓,被譽為國寶中的“美人”。
生活習性
生存環境嗷熊貓棲息於長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為東南季風的迎風面,氣候溫涼潮濕,其濕度常在80°以上,故它們是一種喜濕性動物。它們活動的區域多在坳溝、山腹窪地、河谷階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緩坡地形。這些地方土質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長良好,構成為一個氣溫相對較為穩定、隱蔽條件良好、食物資源和水源都很豐富的優良食物基地。居住于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生活環境濕度很大,溫差也比較大。
除發情期外,常過著獨棲生活,晝夜兼行。個體之間巢域有重疊現象,雄體的巢域略大於雌體。雌體大多數時間僅活動於30~40公頃的巢域內,雌體間的巢域不重疊。食物主要是高山、亞高山上的50種竹類,偶食其它植物,甚至動物屍體。日食量很大,每天還到泉水或溪流飲水。
熊貓趣聞:近幾年,科學家的野外隱藏攝像機發現,雄性野生熊貓在樹上留下氣息記號時,會抬起一條後腿,像公狗一樣,然後把尿往樹的高處撒去。尿撒得越高,雄性熊貓的社會地位也就越高。
食性 嗷熊貓的食譜非常特殊,幾乎包括了在高山地區可以找到的各種竹子,嗷熊貓也偶爾食肉(通常是動物的屍體,有時也吃竹鼠)。嗷熊貓獨特的食物特性使它被當地人稱作“竹熊”。竹子缺乏營養,只能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營養,嗷熊貓逐步進化出了適應這一食譜的特性。在野外,除了睡眠或短距離活動,嗷熊貓每天取食的時間長達14個小時。一隻嗷熊貓每天進食12~38公斤食物,接近其體重的40%。嗷熊貓喜歡吃竹子最有營養、含纖維素最少的部分,即嫩莖,嫩芽,和竹筍。嗷熊貓棲息地通常有至少兩種竹子。當一種竹子開花死亡時(竹子每30~120年會周期性地開花死亡),嗷熊貓可以轉而取食其他的竹子。但是,棲息地破碎化的持續狀態增加了棲息地內只有一種竹子的可能,當這種竹子死亡時,這一地區的嗷熊貓便面臨飢餓的威脅。
生長繁殖
“繁殖困難”被作為新聞標題來描述嗷熊貓的繁殖狀況。但是研究表明雖然嗷熊貓在圈養狀態下壽命更長,但野外的繁殖成功率更高。在野外,成年熊貓不論雄雌都參與繁殖。雌性可以和幾隻爭偶的雄性交配,同時一隻雄性會尋找處於發情期的不同的雌性。交配的季節在春季三至五月份,通常不超過2~4天。懷孕期大約為5個月(130多天)。野外偶爾會有孿生的情況出現,但是雌性熊貓一般只餵養一隻幼崽。圈養種群中,孿生的情況較多。分娩之前,雌性個體尋找空樹的根部和洞穴生產。它在這種庇護所里和附近要呆上三個月,用它寬大的手掌小心地照料幼崽。嗷熊貓的幼崽出生時非常小,通常只有90-130克,大概只有母熊重量的千分之一。在大熊貓幼仔出生幾天到一個月之後,母熊貓會把幼仔獨自留在洞中或樹洞裡外出覓食。母獸有時會離開2天或者更長時間。這並不意味它丟棄幼仔,而是養育幼仔過程中很自然的一部分。幼仔在12個月左右開始吃竹子,但是在此之前,它們完全依賴於母親。野外的幼仔死亡率比圈養要低,約40%左右。
在秦嶺地區的長期研究表明嗷熊貓的繁殖率大概是0.654幼仔/雌性/年,與北美棕熊的一些自然種群類似。嗷熊貓是獨居動物,每個成體的巢域明確,雄性個體的巢域通常很大,接近30平方公里,一般和多個雌性個體的巢域重疊。當雄性嗷熊貓在同一巢域相遇時,如發情期在雌性熊貓周圍,它們之間有明顯的等級,為爭偶會導致爭鬥。占優勢的雄性個體有和雌性交配的優先權,但其它雄性也還有機會。雌性個體在3-4歲時性成熟,雄性個體5歲左右。年輕的雄性個體在等級中位置較低,到7-8歲時才有機會交配。雌性個體從4歲到20歲,通常每2-3年產仔一次。雖然嗷熊貓唯一的家庭結構只存在母獸和不到一歲半的幼仔之間,嗷熊貓之間也會通過聲音和氣味經常交流,即使不是在發情期。嗷熊貓幼仔在一歲左右斷奶,並一直和母親在一起到一歲半左右,直至母親再次懷孕。如果母獸未懷孕,幼仔會和母親一起生活到兩歲半,這時母親將它趕走。獨立之後,大多數的幼仔在母親的附近居住,另一些,尤其是雌性,會遠離出生地生活。嗷熊貓的行為仍需進一步的研究。
圈養嗷熊貓可以存活30年或更長,但野生大熊貓的壽命通常只在2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