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繼剛

單繼剛

ation 《德希達:翻譯與解構》,載《世界哲學》2006年第1期; 《語言、翻譯與意識形態》,載《哲學研究》2005年第11期;

單繼剛,博士,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科研處處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英美暑期哲學學院中方委員會副主席。山東泗水人,1967年11月生。先後就讀於濟寧學院英語系,曲阜師範大學英語系(在職),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系(博士點)。2001年獲得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博士學位,同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學術興趣在翻譯與解釋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等方面。
主要作品
專著
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的演變》(第十七章),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翻譯的哲學方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作為意識形態的進步話語》,瀋陽出版社2004年版。
編著
《套用倫理:經濟、科技與文化》,主編(合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政治與倫理:套用政治哲學的視角》,主編(合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對話中的政治哲學》,主編(合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譯著
《達爾文:愛的理論》,社科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
論文
《正義與和諧》,收入《社會主義理論新探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唯物史觀的“唯”:陳獨秀與胡適、張君勱、梁啓超之爭》,《中國哲學史》2010年第3期;
《翻譯者,背叛者?》,載《世界哲學》2009年第6期;
《社會進化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第一個理論形態》,載《哲學研究》2008年第8期;
《翻譯話題與20世紀幾種哲學傳統》,載《哲學研究》2007年第2期;
Fromm’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Plan as a Resource for China’s Reform Policy,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cision Ethics, Fall 2006, Volume III.1;
《德希達:翻譯與解構》,載《世界哲學》2006年第1期;
《“話語”還是“意識形態”?――福柯批評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三條理由的翻譯哲學解讀》,收入《中國詮釋學》第3輯(2006年);
《夏洛克的失敗:是什麼妨礙了全球正義的實現?》,收入《政治與倫理:套用政治哲學的視角》,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伽達默爾:翻譯與對話》,收入《新中國哲學研究50年》,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劍橋事件:權力、學科、文體》,載《世界哲學》2005年第2期;
《語言、翻譯與意識形態》,載《哲學研究》2005年第11期;
《自由的外部性》,收入《對話中的政治哲學》,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達爾文道德理論的三個層次》,載《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2003年第4期;
《歷史唯物主義對社會進步的理解》,收入《理論視野》,貴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社會進步觀念在近代歐洲的興起》(合作),載於《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年第4期;
《論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與唯物史觀的本質區別――弗洛姆與馬克思如何回答同樣的問題》(合作),載《暨南學報》(社科版)2000年第1期;
《西遊記中的儒釋道觀》,載《明清小說研究》2000年第1期。
譯文
《德希達的學位:一個榮譽問題》,載《世界哲學》2005年第2期;
《榮譽學位:這也太有趣了》,載《世界哲學》2005年第2期;
《優巴斯關於國際生命倫理學的宣言》,載《世界哲學》2002年第5期;
《全球生命倫理學――夢想還是夢魘?》,載2002年《世界哲學》第5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