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單橋,因地處京德古御道和滹沱河的交匯點上,自古即為南北要道。明朝在北京建都以後,人來車往,更感到無橋之不便。明正統六年(1441年)開始建木橋,因滹沱河水勢洶湧,木橋屢經毀復,耗費了大量人力財物。河間知府王逢元等,為長久之計,提議修建石橋。獻縣知事李粹自捐資主修,邑人劉尚用、石守志、張九敘等捐資募款,力成此舉。為此捐資出力者不計其數,就連石料都是商船縴夫不辭勞苦從千里以外的太行山區義務代運。經過8年的努力,於崇禎十三年(1570年)落成,而成為京南的交通咽喉。至今橋面仍留有20公分深的車轍,可見石橋當年的繁華。自明代以後,單橋歷代都設有重兵把守。日本帝國主義侵占華北時,對京德古御路採取避村過野,裁彎取直的辦法,向西移了1公里重新修建新橋,使興盛了幾百年的單橋冷落蕭條下來,而石橋也得已完好地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