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歷程
斯托克斯在1819年8月13日生於愛爾蘭斯萊哥(Sligo, Ireland)海灣邊的小村里.由於他的父親是位(聖公會)牧師, 許多人都以信仰來責備他, 所以他上學後就反對信仰, 不肯去教會, 也不肯讀聖經.
1837年, 他以優異的成績考進聞名的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
1841年, 他榮獲劍橋大學數學榮譽學位考試第一名(senior wrangler), 成為第一位史密斯數學獎的得獎人(Smith’s prizeman in math).
1849年, 斯托克斯成為劍橋大學的數學教授.
當他信主得救後, 他與開爾爵士(Lord Kelvin)和麥克斯韋(James Clark Maxwell)三人在1850至1900年間, 是最熱心傳福音和證道的基督徒科學家.
1885-1890年, 他成為英國科學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 of London)的會長, 並於1893年榮獲此學會所頒的科普利獎(Copley medal).
他也於1888-1891年間代表劍橋大學出席國會.
斯托克斯於1903年2月1日在英格蘭的劍橋郡(Cambridgeshire)離世.
科學貢獻
1849年, 斯托克斯發表了著名的“顆粒沉降理論”(Sementation Theory): 水中懸浮的顆粒, 受重力而向下, 受浮力而向上, 最後會趨於平衡.1851年, 他發現雖然石英與玻璃看似相同, 但用紫外線一照, 石英可讓紫外線穿透, 玻璃卻只能讓可見光穿透, 無法讓紫外線透過. 這個發現使他榮升為英國皇家科學院的會員.
斯托克斯以他的“黏滯度定律”(law of viscosity, 1851年)發展了流體動力學(hydrodynamics), 描述小球體(sphere)經過黏滯流體(viscous fluid)的速度, 所以運動黏度單位 — stokes(斯托克斯) — 便以他的名字命名.
1852年, 斯托克斯用向量(vector)與流線(stream line)解釋水的運動情形.
他也研究光波的理論, 並於1852年命名和說明螢光性的現象(phenomenon of fluorescence). 他發表了地球磁場的變動, 開創了“大地測量學”(geodesy).
“斯托克斯”這個名字成為科學界所熟悉的名字: 土木工程系的黏滯流體力學有“斯托克斯定律”(Stokes’ law); 數學系的向量分析學(vector analysis)里有“斯托克斯原理”; 物理系的光學裡有“斯托克斯效應”; 地質系裡也可找到斯托克斯對於地球重力場的研究和貢獻.
信仰表白
時光列車的困惑: 卓優的成績和看似光明的前途, 不能給斯托克斯帶來心靈的滿足和平安. 獨自一人時, 他常自問: “在時間無窮的列車裡, 我將置身何處?” 他在日記中寫道: “半夜我被嚇醒, 因為夢到自己死了. 我並不怕死, 我怕的是死了以後, 在永恆不斷的時間洪流里, 我在哪裡?” 無神論的老師笑他: “這種思想是基督教留給你的遺毒, 別去想就是了.” 斯托克斯卻認為: “這種思想是人對永恆價值的思索, 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警訊, 告訴人, 人並非死了就完了, 而是有… 唉, 有什麼呢? 對了, 是不是父母說過的, 有永生?”哲學理論的無助: 在追尋和思索生命的問題, 斯托克斯走過許多的哲學和理論. 他走過無神論, 說: “人類生命不是完全依靠機械、生物就能說明的”; 走過多神論, 說: “那是人性中驕傲的膨脹”; 走過唯物論, 說: “人有自由意志, 證明不是只屬於物質”. 有人說: “達爾文的進化論就是一切的答案.” 他說: “生命科學不是單單屬於生物學. 物理、化學、數學、… 也是生命的科學. 單一論點無法描述萬物的奇妙與起源.” 有人對他說: “死前再談這個問題吧, 現在好好賺你的錢與名!”他回答: “人死前大部分是昏迷與痛苦的, 那時不易找到答案.”
道德良心的警訊: 斯托克斯也走過道德倫理的領域. 有人說: “人死了就沒了.” 他回答: “那為什麼人會有良心的警戒呢? 顯然人的存在是為了一個更高、更遠的標準.” 有人說: “上帝可能有, 也可能沒有, 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沒有什麼是絕對的, 所以人活著就是享受今天, 不管明天.” 他回答: “不! 人心深處有絕對的觀念, 證明宇宙有絕對, 1加1就是等於2, 不會或者是1或者是2.” 有人說: “你如果認為有神, 那神在哪裡? 叫他顯個神跡給我看, 我就相信.” 他說: “如果一個人離開神, 而要去找神跡, 這是沒有意義的矛盾. 必須先找到神, 才能遇到真正的神跡.” 人家反問他了: “那么神是誰? 你說他是誰呢?”
人生問題的答案: 斯托克斯回到最基本的問題了, 他如果不能說“是耶穌”, 他就會像哲學家一直反反覆覆地繞下去, 成了徒有智慧之名卻沒有答案的人. 他重新拾起小時候的聖經. 有一天, 他讀到約3:16: “神愛世人, 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 叫一切信他的, 不至滅亡, 反得永生.” 斯托克斯在日記上寫道: “我的頭腦像是一把生鏽的鎖, 這一句經節, 我過去聽了好多遍都沒什麼, 今天好像有一滴油滴進鎖里. 這句經節像是一把老鑰匙, 輕輕一轉, 啊, 我的問題全開了…. 我知道那一滴油就是聖靈的工作!”
救恩福音的亮光: 斯托克斯見證道: “聖經上所說的救贖像是一把鑰匙, 開了自我禁錮的心門, 猶如射進黑夜中的第一道光芒, 使我心不再需要痛苦的掙扎, 從今以後, 耶穌基督在哪裡, 我就在那裡.” 斯托克斯從此轉變成19世紀熱心辨明福音的科學家.
宣揚福音的熱忱: 尋獲人生答案的斯托克斯在劍橋大學積極投入學生福音事工, 常常在校園裡禱告, 逐漸扭轉劍橋大學的無神氣氛. 19世紀中期, 有許多劍橋的學生, 信主後經歷了生命的更新, 帶著滿腔傳福音的熱忱到世界各地傳福音. 這些學生成為宣道士後仍與斯托克斯教授聯絡, 他就為這些宣道士寫了許多福音小冊子. 他於晚年加入英國海外宣道會, 專寫福音策略與問題解答, 例如《多妻文化中基督徒的布道事工》(On polygamy in Connection with Christian Mission), 便是他的著作之一.
辨明福音的教授: 還未信主之前, 斯托克斯是問題最多的人, 認識主耶穌以後, 他成為最會解答問題的學生聚會講員. 在無神論哲學家休謨(David Hume, 1711-1776)[2]的哲學觀橫掃英倫三島時, 斯托克斯起來反駁這種錯誤的哲學觀, 高舉福音真理. 當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Charles R. Darwin, 1809-1882)[3]來找他時, 他即對達爾文傳起福音.
基督復活的證據: 對斯托克斯而言, 主耶穌基督是位復活的主, 是他生命中的良師益友. 他說: “耶穌基督復活的證據, 是不能與他的品德、他的教導和他的工作分開來談(因為他的品德證明他是誠實的, 他的教導證明他是正確的, 他的工作[神跡]證明他是大能的, 所以這樣誠實可靠, 有能力叫人復活的主耶穌, 他預言自己將死而復活, 這預言必然正確可信; 筆者按)”. 他很歡喜在主日(星期日)參加聚會, 來親近那愛他的主耶穌.
聖經真正的功用: 斯托克斯寫道: “聖經不是一本科學的書, 所以不是用科學的匯整、分析手法來寫(如果照科學手法來寫, 神造螞蟻, 螞蟻又有好多種…, 光是百萬種昆蟲的名稱, 創世記第1章可能好久都讀不完). 聖經是一本讓人認識宇宙間獨一真神的書, 是一本神的啟示, 所以在次序上也有科學的合理性.”
神造萬物的憑據: 斯托克斯 也寫道: “…地質的化石顯示, 生命的開始是突然的, 就如創世記所記: 說有就有了. 就像有些物種(如恐龍)的消失也是突然的. 神不斷介入地球上生命的改變…. 為什麼一定是神的介入呢? 因為所有的科學沒有辦法創造這樣複雜的世界….”
勝過死亡的生命: 因著在基督里的信仰, 斯托克斯不再懼怕死亡. 死前他充滿信心地說: “聖靈能帶出神話語的能力, 能在人心產生一個活潑的生命(living being), 比一切思想更深, 能超越死亡、超越時空. 等我再有知覺時, 我將站在神的審判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