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赦

詩的題目直書“喜赦”,全篇洋溢著欣喜之情。 首聯敘事,起句中的“客”指詩人自己。 “白衣”即詩人自指,“青衣”指報喜訊的人。

作品信息

【名稱】《喜赦》
【年代】初唐
【作者】沈佺期
【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喜 赦
去歲投荒客,今春肆眚歸。
律通幽谷暖,盆舉太陽輝。
喜氣迎冤氣,青衣報白衣。
還將合浦葉,俱向洛城飛。

作品鑑賞

武則天當政時,張易之兄弟寵幸至極,權傾朝廷。杜審言崔融閻朝隱宋之問等一批文人多與其賦詩唱和,有的甚至為其代筆賦詩,不同程度地阿附於他們。武則天病危時,權爭激烈,張易之兄弟被張柬之等所殺。這些文人也株連流放嶺南。沈佺期以“坐贓”罪於公元705年(中宗神龍元年)春流放驩州崇山(今廣西崇左縣),第二年春遇赦,作這首《喜赦》詩,抒發自己的情懷。
詩的題目直書“喜赦”,全篇洋溢著欣喜之情。
他在嶺南寫的許多詩中都一再申訴自己的冤屈和不堪南荒瘴癘之苦。他剛過嶺就哀嘆:“兩地江山萬餘里,何時重謁聖明君。”(《遙同杜員外審言過嶺》)一到驩州就盼望著:“何年赦書來,重飲洛陽酒。”(《初達驩州》)當他在驩州陷入深深的絕望中時,突然接到赦書,自然是喜出望外了。《喜赦》詩真實生動地記錄了詩人當時欣喜的情態。
首聯敘事,起句中的“客”指詩人自己。“去歲投荒客,今春肆眚歸”,點明流放、遇赦的時間、地點甚至原因,字字句句飽含著歷盡滄桑悲喜交集的感情。頷聯緊承上聯直抒胸臆。“律通幽谷暖,盆舉太陽輝”,用典貼切精當,比喻生動形象。赦令猶如一道陽光,使詩人得以絕處逢生,重見光明。“律通”、“盆舉”兩詞語下得簡勁有力,準確地表達了詩人瞬間的興奮情緒。他感到黑夜已經過去,和暖明媚的明天展現在眼前。這聯詩對詩人的心理刻畫得也很細膩。頸聯“喜氣迎冤氣,青衣報白衣”,描述了當時的感人場面。古時青衣為賤者之服,故稱奴婢為青衣,未化者著白衣,一般稱沒官職者為白衣。“白衣”即詩人自指,“青衣”指報喜訊的人。青衣人來給他這個白衣人報訊息,詩人的心中是悲涼的。因為這不是進士及第時的報喜,不免引起身世的回憶和感慨。“青衣”對“白衣”,既表明詩人的身份境遇,又從色彩上渲染了詩句的淒清韻味。但無論如何赦書仍然是詩人日日夜夜所盼望的。從句意上說,“青衣”句應在前,“喜氣”句應在後。這裡的倒置是為了協律,並突出喜氣洋洋的氣氛。尾聯回應首聯緊扣“歸”字作結。“還將合浦葉,俱向洛城飛”,是說要憑藉合浦葉的神奇功力,一夜之間飛回洛陽。古時傳說合浦縣有一種大樹葉,能隨風一夜飛渡到洛陽,詩句矯健優美,意境曠遠深邃,表現出詩人的心境比“歸心似箭”還要急切。詩人不只想像豐富,鍊字亦甚見功力。句中的“將”字用得頗有考究,若易以“似”“隨”等字,便有點煞風景,顯得平庸無奇了。
《喜赦》詩語言精煉暢達,情感真摯,抑揚頓挫,一氣流轉直下。風格清新活潑,是一首記事述懷的佳作。

作者簡介

沈佺期
(656?—714 )唐代詩人。字雲卿,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縣)人。高宗上元進士,為協律郎,後歷任通事舍人、給事中、考功郎。流放歸,為起居郎兼修文館直學士,後升任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沈佺期是繼“初唐四傑”之後的著名詩人,高宗和武后時期的宮廷詩人,以寫應制詩而聞名。但這些應制詩多為歌頌皇帝點綴昇平之作。與宋之問齊名,號稱“沈宋”,被譽為律詩的奠基人之一。原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輯有《沈佺期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