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溝門鄉

喇叭溝門鄉位於北京市,占地302平方公里,該地基礎設施較好,交通便利,經濟建設較好。

基本信息

喇叭溝門鄉位於北京市最北端,距市區150公里,是首都的北大門,素有北京市“北極鄉”之稱。全鄉總面積302平方公里,所轄15個行政村,其中滿族村10個,滿族人口占全鄉總人口的43%。擁有北京市最大的自然保護區——喇叭溝門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84.8平方公里,占全鄉總面積的61%,林木覆蓋率達到78%,有“森林之鄉”的美譽,是首都第一道綠色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北京水源涵養林的主體之一。高達78%的森林覆蓋率、龐大的負氧離子庫、年平均溫度達到21℃的舒適氣溫。
該鄉基礎設施良好,交通便利——111國道全線貫通、15個行政村村村通柏油路。通訊暢通——郵政、電信、網路等現代化通訊手段遍及全鄉。
該鄉主要景區:原始森林景區、五龍潭景區、還有千畝白樺林、猴頂山、百丈崖、一善松、長壽泉、貓臉山、棒槌山、蘑菇石、滿族餐飲一條街、十幾處旅遊度假村等景點。春季特色景觀有滿山遍野開滿映山紅等野花。

經濟建設發展情況

1、道路建設
該鄉地處偏遠的深山區,鄉域面積大,民眾居住分散,鄉級道路占線長,而且路況差,民眾出行不便。也極大的限制了全鄉經濟的發展。全鄉以“要想富,先修路”的思想,並作為一項“民心工程”來抓,確定了“連百姓心,修富民路”的建設宗旨,2003年,我們制定了本鄉的道路建設三年規劃。即:2003年硬化喇辛路、孫碾路;2004年硬化胡營路、帽山小東梁路;2005年硬化東岔路、上台子路。從而實現全鄉道路全部硬化的目標。全鄉有鄉級道路7條,總長58公里,其中13.5公里的喇孫路是1997年硬化的,其餘6條均為土路。幾年來,在市、區領導及有關部門的支持下,鄉黨委、鄉政府拓寬渠道,積極籌措資金,累計達1500多萬元,出工20多萬個,動用土方30多萬方,硬化鄉級公路31.5公里,新修建鄉村公路13公里,拓寬、整修村級公路18.5公里,鄉村道路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2、旅遊發展
我鄉在2001年確立了以“環境立鄉、旅遊帶動、建京北綠色屏障”為目標的發展方向,通過近4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喇叭溝門滿族鄉的旅遊資源豐富,西北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集中連片,現以開發為旅遊度假村,是懷柔區四個旅遊景點之一。主要景點有白樺林、野豬林、6月冰川、百丈崖、七仙女浴盆、湯池溫泉等。同時又是滿族鄉有很深遠的文化底蘊,為此,我鄉重點建設了以原始森林、溫泉等自然資源為主,挖掘滿族文化,重塑滿族風情為輔的旅遊重點工程:一是投資10萬元建百里生態走廊工程,二是百里生態造林工程,三是投資50萬元, 發展百里觀光採摘園工程,四是百戶民俗接待達標工程。五是加大了對滿族文化的挖掘。以上幾項重點工程的實施,將極大的提升全鄉整體形象,促進鄉域旅遊業的發展。
3、工業發展情況
儘管山區有發展工業園區的空間,但是距城區路途遙遠,制約了全鄉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近幾年來我鄉以“工業強鄉”為目標,大力發展二產,加快招商引資步伐。從2004年開始,該鄉採取政府籌資、企業融資、外來企業投資的方式,對原工業小區資源進行整合改造,經過艱苦工作,政府投資860餘萬元,解除原有6家小規模企業的租賃契約,拆除原破舊廠房6000平方米,新建標準廠房7000平方米,引進5000萬元企業兩家。整合土地資源70畝,今年又新引進3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3家,並通過填土治灘、平整沙坑,整合出工業用地15畝,擴大原有廠區的容量,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4、綜合發展情況
全鄉現有耕地面積9456.92畝,農業的發展以玉米制種和西洋參、樹莓種植為主,畜牧業以牛、羊、雞、鴨為主,養雞已經初具規模。鄉域範圍內的15個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通廣播、有線電視。全鄉有中學1所,國小1所,銀行、郵局、衛生院各一所。我鄉在水利工程建設中連續5年榮獲水利富民先進鄉的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