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
![商虎食人卣](/img/6/b60/nBnauM3XzUTN1cjMwETM4cTO3QTM5ETM4ITMxADMwAzMxAzLxE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命名
關於此件器物的定名上歷來存在爭議中國學者將其稱作為“虎食人卣”,而日本學者則將其定名為“乳虎卣”,究其定名的區別主要是因為中日學者對該器物表現的思想內容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
中國學者認為人與虎不是共存的,只是其反應的社會意義存在著爭論。有人認為,虎是東夷某方氏族的圖騰,虎食人則表示把俘虜獻給圖騰神。持這種圖騰說的還有人認為,虎食人表示以虎神為圖騰的人,受到虎神的保護。還有一種說法,這是虎神食惡鬼,意在驅邪求吉。而日本學者則認為“人與虎的關係和諧”“表現出‘天人合一’”“‘人物共處”的意識。
象徵
關於虎食人卣的裝飾功能,主要有以下五種看法:一、表現統治者的專橫殘暴,以此造型威嚇奴隸。虎是奴隸主階級的象徵,人是奴隸的代表。
二、將人獸關係看作人藉助動物的力量溝通天地。
三、象徵人的自我與具有神性的動物的統一,以便獲得動物的保護。
四、虎食人實際反映了“虎食鬼”的神話,即以威猛的虎驅逐惡鬼,取避邪之用。
五、虎代表自然界,象徵人對自然的恐懼,但又必須附著自然,表現人性的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