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新區

商丘新區

商丘新區是河南省支持商丘市建設為豫東魯南皖北特大城市和中原經濟區東部中心城市的重要載體,是商丘市城市發展戰略“東跨南拓西移”中“東跨南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商虞一體化的必然舉措。商丘新區在商丘市區東部集中布局,西以中州路為界,東至梁園區與虞城縣行政邊界,南至連霍高速公路,北至梁園區雙八鎮、中州街道辦事處和虞城縣古王集鄉邊界,虞城縣賈寨鎮納入新區行政管理範圍,總面積約198平方公里。商丘新區將建設為商丘的活力新城區、中央商務區、智慧信息區、物流商貿區、文化科教區、生態宜居區等功能完備的新區。

概況

範圍

商丘新區在商丘市區東部集中布局,西以中州路為界,東至梁園區虞城縣行政邊界,南至連霍高速公路,北至梁園區雙八鎮、中州街道辦事處和虞城縣古王集鄉邊界,虞城縣賈寨鎮納入新區行政管理範圍,遠期規劃總面積約198平方公里(其中賈寨鎮面積73平方公里)。商丘新區起步區為占地面積約6平方公里的日月新城CBD。行政區劃涉及梁園區、睢陽區商丘經濟技術開發區、虞城縣。商丘新區規劃空間範圍以商丘經濟技術開發區豫東綜合物流集聚區和規劃建設的商丘千萬噸級煉油基地(中石油商丘石化園區)為基礎,依託重要交通線適度向外拓展,是體現城鄉統籌、產業協調、產城融合發展的複合型功能性區域,空間上涵蓋城市、農村和生態用地。

定位

商丘新區功能定位為“三區一基地一中心”:城鄉一體化先行區、現代化複合型功能區、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示範區、現代石化基地和豫魯蘇皖交界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和區域物流中心。
城鄉一體化先行區:推進農村產權制度和戶籍制度改革,促進城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探索農民工進城就業和定居並向市民轉變的有效途徑;編制實施新區村鎮體系規劃,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實現城鄉文化、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共建共享,為城鄉統籌改革發展提供示範。
現代化複合型功能區:按照複合城市理念進行開發,強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依託產業集聚區、城鎮功能區、新農村建設,推動組團式發展,成為既有城市又有農村,三次產業複合,經濟、人居、生態功能複合的現代複合型新區。
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示範區:充分發揮商丘市聯繫沿海與中原經濟區的門戶作用和勞動力、農產品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強與長三角經濟區、江蘇沿海經濟區等沿海地區的合作,創新體制機制,積極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壯大紡織服裝、食品加工、家具、家電、電子組裝等產業,成為全市對外開放的首要平台和全省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
現代石化基地:重點依託中石油煉化基地建設,發展石油化工產業,積極推進石化產業向產品精深化、產業延伸化發展,重點發展合成纖維、新型紡織原料等產業,建設現代化的石化基地。
豫魯蘇皖交界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和區域物流中心:依託鄭徐高鐵、商杭高鐵、京九高鐵建設以及商丘機場改建,最佳化航空、鐵路、公路等交通組織,構建對外聯繫快捷、通暢、高效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加快物流產業發展,成為豫魯蘇皖交界地區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和區域物流中心。

基礎

商丘市地處河南省最東部、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市域總面積10704平方公里。2011年,全市常住總人口736萬人,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17.85億元,工業增加值567億元,城鎮化率達到40.2%,總體上進入了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時期。
商丘市處於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確定的“兩縱兩橫”經濟帶中沿隴海經濟帶和京九經濟帶交匯區域,在中原經濟區密切與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聯繫中發揮著橋頭堡的重要作用。
區位優勢明顯,商丘市與徐州市濟寧市棗莊市等城市的空間距離都在200公里以內,距亞歐大陸橋最東端的連雲港市不足400公里,是河南省距東部沿海最近的中心城市。
綜合交通體系完善,連霍高速濟廣高速隴海鐵路京九鐵路在商丘市區東南部形成“雙十字”交叉。隨著開工建設鄭徐高鐵、商杭高鐵、京九高鐵和改建民航商丘機場,商丘市將成為鐵路、公路、航空等多種交通方式高效聯接的綜合交通樞紐,為進一步密切與周邊地區和江蘇沿海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區的經濟聯繫奠定基礎。
城市發展態勢良好,近年來,商丘市大力實施中心城市帶動戰略,不斷拉大城市框架,擴大城市規模,完善城市功能,2011年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105平方公里,人口達120萬人,邁進特大城市行列。
在新的戰略起點上規劃建設商丘新區,有利於進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在更大的範圍內最佳化城市空間結構和居住、產業、生態等功能布局,提高產業、人口等綜合承載能力;有利於增強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與張閣鎮、賈寨鎮和虞城縣城等周邊城鎮實現組團式集群發展,為加速區域城鎮化進程提供支撐;有利於最佳化航空、鐵路、公路等交通組織,進一步強化豫魯蘇皖交界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增強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能力;有利於加速區域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構築在豫魯蘇皖四省交界地區的競爭優勢。

體制

商丘新區的規劃建設在省委、省政府和商丘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實施,主要幹部任免由市委提名後報省委研究。在體制上,按照組織協調和實施兩個層面,成立商丘新區兩級組織管理機構。
商丘市委、市政府成立商丘新區規劃建設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是:
1.負責新區規劃建設中重大問題的決策、研究決定支持新區建設的重大政策措施。
2.組織協調涉及國家和省重大問題的匯報、銜接,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支持。
3.協調有關縣(區)和市屬部門支持新區建設。
4.審議確定新區管委會提出的年度計畫和建設任務、對工作完成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5.指導新區按照“小政府、大社會”的模式,不斷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成立商丘新區工委和管委會,分別作為商丘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按副廳級架構設定。新區管委會是新區規劃建設的執行機構,具有統一規劃編制、人事管理、公共事務管理、財政管理等職權。主要職責是:
1.按照“小政府、大社會”的模式,對新區實行統一領導、統一建設、統一管理。
2.貫徹落實領導小組的決策部署,研究提出新區規劃、空間布局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方案。
3.研究提出報請領導小組研究解決的重大事項。

意義

商丘新區是商丘市城鄉統籌、產業協調、產城互動發展的複合型功能性區域,也是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綜合性區域。全面推進商丘新區建設,有利於拓展商丘市產業發展空間,實現產業與城市互動發展,增強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與張閣鎮、賈寨鎮和虞城縣城等周邊城鎮實現組團式集群發展,強化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地位。要通過改革創新、探索試驗、實踐示範,實現率先發展,力爭經過十年左右的努力,把商丘新區建設成為商丘市城鄉一體化先行區、現代化複合型功能區、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示範區、現代石化基地、豫魯蘇皖交界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和區域物流中心。

進展

建設商丘新區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支持商丘市建設為豫東魯南皖北特大城市和中原經濟區東部中心城市的重要載體。2012年,商丘新區重點推進新區綜合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立體交通體系建設等以下工作

規劃

①進一步完善新區規劃體系、著眼商丘未來發展,把握商丘新區整體規劃與新區起步區、中心市區、開發區、豫東綜合物流集聚區的規劃關係,儘快完成商丘新區總體規劃編制。
②啟動重點開發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各專項規劃、新型社區規劃等。

設施

①重點推進商丘新區起步區建設,採取基礎設施拉動、公建項目帶動和市場化運作推動的辦法,以起步區6平方公里的日月新城為基礎,逐步延及周邊。
②加快商丘新區起步區明月湖公園、應天花園的建設和完善,加快戰略投資者和品牌開發商開發的6個超高層城市綜合體建設、加快“十大地標”(華商大劇院、新區規劃展覽館、商丘科技館、民俗博物館、青少年文化宮、日月塔和四個企業總部所構成的十大標誌性建築)的建設。
③持續推進豫東綜合物流集聚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啟動豫東綜合物流集聚區內白雲倉儲物流園區、商丘億豐國際商業博覽城等項目建設,啟動豫東綜合物流集聚區內村莊的社區化改造項目。

交通

①加快商丘新區基礎設施建設,開工建設G310、G105市區改造工程和長江路東延工程,105國道鄭莊互通式立交橋、平台互通式立交橋、長江路高架橋和國道105線高架橋“三路四橋”基礎設施項目。
②加快商丘新區起步區睢陽大道、中州路和宋城路三條主幹道建設,加快應天路等六條次幹道建設,啟動歸德南路、華商大道東段改造項目。
③加快豫東綜合物流集聚區內道路建設,重點建設沙河南路、勝利東路和兩座沙河橋、包河橋等道路、橋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