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陪經

唐陪經

1903年4月30日,生於江蘇省金壇縣南門外王母觀村,中國現代著名學者、數學家,統計學家、教育家。曾任聯合國糧農組織技術顧問,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的伯樂之一。晚年僑居美國,1988年10月22日,因病逝世。

基本信息

婚姻

唐培經的髮妻汪沅是湖南湘潭人,與他是大學同窗,是典型的賢妻良母,赴美後因患癌症病逝。繼弦胡佩英,浙江鎮海人,晚年與唐先生白髮偕老。

工作經歷

江蘇省金壇縣,唐陪經的故鄉

聯合國糧農組織 國際普查訓練班 ( - 1969-8) 上海光華大學附中 教師 (1927 - 1928)

金壇中學 校長 (1928 - )

北京清華大學 數學系 教員 (1929 - 1934)

英國皇家統計學會 會員 (1934 - )

中央大學柏溪分校 主任 (1945 - )

中央大學 教授 (1945 - )

中央大學柏溪分校 教務長 (1945 - )

教育部 高等教育司 司長 (1948 - 1949)

美國衣阿華州學院 教授 (1949-3 - )

聯合國糧農組織 技術顧問 (1951 - )

國立中央大學 教授

聯合國糧農組織拉丁美洲區 區域農業統計顧問

教育經歷

金壇王母觀村國小 國小

金壇第一高等國小 國小

無錫第三師範附屬國小 國小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中學 國中 (1919 - )

東南大學 數學系 本科 (1923 - 1927)

英國倫敦大學 博士 (1934 - 1937)

簡介

東南大學,唐陪經的母校

1903年4月30日,生於江蘇省金壇縣南門外王母觀村。1910年至1912年,進私塾,習舊學;1913年至1916年,就讀於本村王母觀國小;1916年至1917年,進金壇縣第一高等國小;1917年至1919年,進無錫第三師範附小;1919年至1923年,進南京高等師範附中;1927年,畢業於東南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1927年至1928年,任教於上海光華大學附中;1928年,回鄉任金壇縣中學校長;1929年至1934年,任清華大學教員;1934年,考取英國倫敦大學,公費留學。1937年,畢業並以優異成績獲得統計學博士學位,同時膺選為英國皇家統計學會會員。後毅然返回祖國,從事教育救國。從教十年後,他應聘為中央大學教授,先後被任命為柏溪分校主任和大學教務長。1948年至1949年初,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

1949年3月,唐培經先生赴美任依阿華州學院教授兩年。1951年,聯合國糧農組織聘請唐培經先生為技術顧問。他利用取樣方法,改進了農業普查和農產統計。期間先後駐巴拿馬兩年,厄瓜多三年,秘魯三年。後任拉丁美洲區區域農業統計顧問七年。1967年7月,調駐美京華盛頓與美國農業部代表主持合辦的國際普查訓練班,1969年8月31日,退休。

生平

父親唐吉林,早年因家境貧寒輟學回鄉,致力農商。他購布機、辦工場;置木架、經蠶桑;選良種、飼家禽,算是當時的有識之士。由於痛感自己讀書少,有志不成,唐吉林不惜耗資,甚至舉債供子女讀書。

唐培經酷愛讀書,在校時成績名列前茅,由國小到中學、大學均未經考試而直升。其它興趣愛好也極廣泛,中學時代常在校內登台表演,彈琵琶,吹橫笛,奏蘆笙,樣樣皆能。

1910年,唐 培經被送入私塾習舊學,後幾經輾轉,進入無錫第三師範附小。1919年,他升入南京高等師範附中。1923年,就讀於東南大學,獲理學士學位。1928年,回鄉任金壇縣中校長。1929年,任清華大學教員。1934年,唐培經公費留學倫敦大學。1937年,畢業並以優異成績獲得統計學博士學位,同時膺選為英國皇家統計學會會員。時值抗戰事發,於民族生死存亡關頭,唐培經先生拋棄了在英國之舒適工作地位和優裕生活條件,毅然返回祖國,從事教育救國。他對家人說過:“在國外看到中國人,都互相視為親人,看到中國國旗就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他常發感慨:“祖國,您為何任人宰割!作為一個中國人,怎么對得起您。”他認為,中國如此之大,所以受列強凌辱,實屬科學落後所致。1951年,聯合國糧農組織聘請唐培經先生為技術顧問。他利用取樣方法,改進了農業普查和農產統計。期間先後駐巴拿馬兩年,厄瓜多三年,秘魯三年。後任拉丁美洲區區域農業統計顧問七年。1967年7月,調駐美京華盛頓與美國農業部代表主持合辦的國際普查訓練班,1969年8月31日退休。1988年10月22日,唐培經先生因病醫治無效而去世,享年85歲。

唐培經先生一生獎掖後進,耗盡心血,栽培學生。唐培經先生向清華大學數學系系主任熊慶來推薦華羅庚,使得華羅庚先生能跨進清華圓這所中國高等學府的大門,走出一生難忘的第一步。華羅庚來清華大學後,經常來先生家餐談,漸成至交。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華羅庚每次去美國訪問,都要去看望唐培經先生,暢談清華之往事,臨別時彼此合影留念,互道珍重。他們兩人的最後一次見面的時間是1984年5月5日。

唐培經先生一直關心母校的發展,1994年,在東南大學設立了培經佩英獎學金,獎勵學習優秀和在科研上有所成就的數學專業和建築專業研究生(唐培經先生的夫人胡佩英女士為原東南大學建築工程系畢業)。同時還在數學系建立培經圖書室。截至2007年2月,該圖書室藏書超過7000多本,期刊超過100多種,覆蓋了全系一個博士點,四個碩士點的專業參考書;其中以機率統計書及雜誌最為齊全:現有原版統計學雜誌25種,全套原版SIAM雜誌。培經圖書室給教師的教學科研及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極大的幫助。使數學學科能及時訂閱國際著名的原版圖書資料,有力地支持母校數學學科的發展。在先生的資助下,目前培經圖書室每年訂購中外期刊80餘種,其中包括全套SIAM原版雜誌,統計學圖書在南京地區是最齊全的。

唐培經先生晚年僑居佛吉利亞州的亞歷山大利亞。他關心故土,惦念親人,80歲那年,在寫給親人的信中戒勉兒孫:“養生在知足,勿過度”,“不在不知,而在知而不行,行而無恆”。

華羅庚的伯樂

唐陪經

華羅庚是舉世聞名的數學家,也是江蘇金壇的驕傲,但華羅庚早年的成長尤其是他數學天才的發現,卻與另一個金壇人密不可分,這個人就是原聯合國糧農組織技術顧問、已故華僑唐培經先生。

唐先生一生獎掖後進,耗盡心血。華羅庚的成長與唐先生分不開。1929年秋,先生收到小同鄉華羅庚的一封信,信中附有他自習數學的難題,而後又接到他寫的數學學習心得,先生被這位青年人好學上進的精神所感動,開始了書信交往。1930年,《科學》雜誌發表了華羅庚的論文《蘇家駒之代數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震驚數學界。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被華羅庚論文所打動,到處查問華羅庚的情況,結果無人知曉。此時,唐培經先生趁機將華羅庚推薦給熊主任,熊主任很高興,詢問華羅庚是什麼人,在哪個大學,先生告訴熊主任:“華羅庚未讀過大學,唯讀到國中,在金壇縣中學當庶務員……”。熊主任聽了介紹,連聲讚揚:“不簡單,不簡單。”他對華羅庚敢於向權威挑戰,而且立論獨到新穎,大為嘉許,肯定華羅庚不是凡夫俗子。他請唐培經先生寫信給華羅庚,邀請華羅庚到清華圖書館任助理員職。1931年秋,華羅庚接到唐先生的信,感動得流下熱淚,遂乘車北上,跨進了清華園這所中國高等學府的大門,走出了一生中關鍵的一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