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美學精讀

唐詩美學精讀

本書側重從文本細讀的角度對唐詩藝術美進行現代詮釋,分別就意境呈示、時空意識、模糊思維、空白藝術、情感體驗、自然表現、語言技巧諸端對唐詩作品進行精讀,作者強調原典優先,故雖移形換步,但念茲在茲的仍是唐詩文本。本書在重建經典閱讀空間方面做了積極探索,有助於引導讀者步入唐詩藝術美之常奧。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作 者:李浩著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2-1
字 數:245000
版 次:1
頁 數:255
印刷時間:2009/02/01
開 本:16開
印 次:1
紙 張:膠版紙
ISBN:9787309063202
包 裝:平裝
叢書名:漢語言文學原典精讀系列
所屬分類:文學--中國古詩詞
定價:¥28.00
編輯本段

內容簡介

本書側重從文本細讀的角度對唐詩藝術美進行現代詮釋,分別就意境呈示、時空意識、模糊思維、空白藝術、情感體驗、自然表現、語言技巧諸端對唐詩作品進行精讀,作者強調原典優先,故雖移形換步,但念茲在茲的仍是唐詩文本。本書在重建經典閱讀空間方面做了積極探索,有助於引導讀者步入唐詩藝術美之常奧
編輯本段

圖書目錄

引論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唐詩魅力的現代闡釋
第一章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唐詩的意境呈示
一、象外之象
二、現量情景
三、妙造自然
第二章乾坤萬里眼,時序百年心——唐詩的時空意識
一、逝者如斯夫
二、擬太虛之體
三、變形與轉換
第三章花非花,霧非霧——唐詩的模糊思維
一、詩無達詁
二、恍兮惚兮
三、開鑿渾沌
第四章此時無聲勝有聲——唐詩的空白藝術
一、大音希聲
二、飛筆留白
三、空故納萬境
第五章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唐詩的情感體驗
一、神奇的內宇宙
二、山林與魏闕
三、抒情方式
第六章一生好入名山游——唐詩的自然表現
一、極視聽之娛
二、是中有深趣矣
三、取神於陶謝之間
第七章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唐詩的語言技巧
一、超越語法
二、辭彙張力場
三、遠程交易
四、聲律諧美
第八章筆補造化天無功——唐詩藝術美分論
一、孟浩然山水田園詩的自然特徵
二、王維與孟浩然山水田園詩之比較
三、李白詩文中的鳥類意象
四、李白作品中的“夢”
五、李賀詩中的“辭”與“理”
結語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五版後記
附錄
編輯本段

書摘插圖

第一章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唐詩的意境呈示
意境是中國古代詩論的一個重要範疇,也是對詩歌作品的一個重要的審美規定,離開意境就無法對詩歌美學發展史上許多概念的產生、發展、深化、定型作出歷史與邏輯的闡釋,更無法捕捉住那“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脫有形似,握手已違”(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的詩魂。可以這樣說,意境是理解古典詩歌甚至整箇中國藝術美學的網上紐結,對此問題的深入探討,必將會促成我們對唐代詩歌藝術豐富內涵的進一步體會,同時也能使我們綱舉目張,直探底蘊,領悟作者微妙深奧的詩心。
意境理論由先秦《易經》與老莊哲學對“象”的闡發而產生。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給中國文化藝術注入了新的血液,翻譯家與寺僧採用舊瓶裝新酒的方式,給“境界”這一固有的語詞充入新的內涵,使其由實體概念轉化為非實體範疇,由具體變為抽象,由世俗名詞變為宗教神學的術語。另一方面,齊梁時的劉勰遙承先秦,在《文心雕龍·神思》中提出了“窺意象而運斤”,使“象”轉化為“意象”,並取得了意與象、隱與秀、風與骨的多種規定性。到了唐代,意象作為標識藝術本體的範疇,已經被廣泛地運用了,殷瑤等人還進一步提出“興象”作為意象組合中的重要方式來加以強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