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褚遂良摹王羲之行書蘭亭序卷

唐褚遂良摹王羲之行書蘭亭序卷

唐褚遂良摹王羲之行書蘭亭序卷是唐代的文物。

基本信息

唐褚遂良摹王羲之行書蘭亭序卷(局部)
唐褚遂良摹王羲之行書蘭亭序卷(局部)
【名稱】唐褚遂良摹王羲之行書蘭亭序卷
【類別】紙類文物書畫
【年代】唐代
【文物原屬】唐褚遂良摹晉王羲之作品
【文物現狀】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文物簡介

紙本,行書,縱24cm,橫88.5cm。
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山陰名士四十一人集於蘭亭,修禊祭,宴曲水。即席賦詩,匯為一卷,由王羲之當場作序。這篇序情文並茂,心手雙暢,向稱“天下第一行書”。其妍美流便的風神,被後世視為行書的典範和楷模。唐太宗李世民酷愛羲之書法,在得到《蘭亭序》真跡後,曾命當朝書法名家褚遂良、歐陽詢以及弘文館拓書人馮承素等勾摹數本,分賜臣下,以廣布揚。蘭亭真跡據記載已隨唐太宗殉葬昭陵。這些唐摹本主要有兩個系統,一為褚遂良摹本,存世的褚遂良、虞世南、馮承素等墨跡摹本,多屬此系統,以馮摹的“神龍本”最為接近原作;一為歐陽詢摹本,刻帖“定武本”即源自歐本,為存世最佳的石刻帖本。
此卷舊傳為褚遂良所摹,故卷前項元汴標題“褚摹王羲之蘭亭帖”,簡稱為“褚摹蘭亭”,實未必確切。全卷有宋、元、明諸家題跋或觀款,以及鑑藏印記215方,又半印4方。其中“滕中”等2方北宋印和南宋紹興內府“紹興”、“內府印”、“睿思東閣”等7方印屬真,第一後紙上米芾詩題及7方鈐印亦真。因知此卷當為北宋米芾前臨摹本。但作品質地屬楮皮紙,是宋以後方普遍使用的紙質,或可證此為北宋摹本。全卷由兩幅紙拼接,前紙19行,後紙9行,行款排列較松勻,以臨寫為主,輔以勾描,因此書寫較為流暢,亦具一定功力。此卷流傳鑑藏經過大致為:北宋滕中、南宋紹興內府、元趙孟頫、明浦江鄭氏、項元汴、清卞永譽、乾隆內府。

著錄信息

曾著錄於清顧復《平生壯觀》、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吳升《大觀錄》、安岐《墨緣匯觀》《石渠寶笈·續編》、阮元《石渠隨筆》等書,並刻入“蘭亭八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