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東征

唐朝東征

唐朝東征講的是唐朝時期的五次向東的戰爭,

簡介

從公元644年一直到668年。

過程

第一次東征

基本信息

時間:644年11月-645年9月

兵力:唐軍10.3萬,新羅、百濟、奚、契丹各一部兵馬。

經過:642年11月,高句麗國內發生政變,大將泉蓋蘇文殺建武,立藏為王,自任莫離支(相當於唐兵部尚書),專擅國政,並且頻頻發兵攻打新羅。新羅向唐求援,唐太宗詔諭高句麗罷兵,泉蓋蘇文置之不理。於是唐太宗決定親征高句麗,收復遼東故土。

644年7月,唐軍開始進行東征的各項戰事準備。令將作大匠閻立德在洪(今江西南昌)、饒(今江西鄱陽)、江(今江西九江)3州造船400艘,以運載軍糧。太常卿韋挺為饋運使,節度河北諸州,以供陸軍之需。太僕少卿蕭銳督運河南諸州糧入海,以供水軍之需。行軍總管姜行本在安蘿山打造武器。

同時加固北方國防線,派親信重臣留守長安、洛陽。然後遣營州都督張儉等率幽、營兩都督兵及契丹、奚、靺鞨先擊遼東作為試探。唐進攻高句麗的基地與隋朝大致相同,以幽州(今北京大興西南)、營州(今遼寧朝陽)為陸軍基地,萊州為水軍基地,在烏湖島(今山東蓬萊東北250裏海中)儲糧以供軍需。

644年11月,唐軍開始進攻高句麗。以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率兵4.3萬,戰船500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步騎6萬趨遼東,擬從水陸兩路合擊高句麗。太宗同時發布手詔,歷數泉蓋蘇文罪過,以鼓勵士氣。12月,詔諸軍及新羅、百濟、奚、契丹分道進攻。

645年2月,李績暗渡遼水,攻克蓋牟城,進逼遼東。張亮率水軍橫渡渤海,在旅順口登入,攻克卑沙城(今遼寧金縣東)後,又與陸軍張儉部合破高句麗軍於建安城(今遼寧蓋縣東北)。隨著,張亮派總管丘孝忠率領一支水軍直趨鴨綠江,以威脅高句麗前線諸軍的側背,並阻其增援遼東。

645年5月初,李績擊敗高句麗4萬援軍後,連續12晝夜猛攻遼東城。太宗此時也親赴遼東城下督戰,指揮唐軍攻城。高句麗守軍力不能支,傷亡萬餘人,被俘4萬人,遼東城遂被唐軍攻克。唐太宗接著下令進攻白岩城(今遼陽市東),殲滅從烏骨城(今遼寧本溪市南)出援的萬餘高句麗軍,迫使白岩城守將孫代音投降。

6月20日,唐軍進抵安市城(今遼寧海城縣南)。高句麗北部將領高延壽和南部將領高惠貞率兵5萬來援。唐太宗將高延壽誘至安市城東南8 里處依山而列,然後命李績率步騎1.5萬陣於西嶺,長孫無忌率精兵1.1萬作為奇兵,從山北狹谷潛出,襲敵陣後,自己則率步騎4000人悄悄登上敵營北的高山(這是唐太宗最喜歡用的戰術),下令諸軍以鼓角為號發起進攻。高延壽集合所部準備向李績發動進攻,但長孫無忌率部首先從敵背後殺出,唐太宗看見後即擊鼓舉旗,諸軍鼓譟並進,高句麗兵驚慌失措,陣腳大亂,被殺2萬餘人。高延壽收拾殘部依山繼續抵抗。唐軍四面圍攻,並毀東川橋樑截斷其歸路,高延壽走投無路,率3.68萬人投降。但安市城守軍拚死固守,唐軍久攻不下,加上時至9月遼東天氣已寒,軍糧將盡,士馬難以久留,唐太宗遂下令班師。第一次東征高句麗至此結束。

結果:殲滅高句麗軍十萬多人,但由於安市城久攻不下無功而返。

評論:

唐朝東征 唐朝東征

唐軍第一次東征,出師10萬餘人,也算是唐軍規模很大的一次軍事行動(唐朝的全國總兵力不如秦漢,只有40-60萬規模的軍隊,而秦漢則皆在100萬左右)。唐朝平定東突厥所用兵力也不過10萬。但是,第一次東征卻無功而返,雖然戰術上取得了很大的勝利,連克高句麗不少城池,但是戰略目的卻沒有達到,安市城久攻不下(歷時近3個月而沒有攻克),導致唐軍不得不回撤。這顯示唐軍的攻堅作戰能力有所欠缺。

其實,在唐軍圍攻安市久未攻克時,李道宗曾向太宗建議說:“高句麗傾國以拒王師,平壤之守必弱,願假臣精卒五千,覆其本根,則數十萬之眾可不戰而降。”但未被太宗採納。李道宗的建議和三國時期魏延向諸葛亮建議領一軍自子午谷直撲長安是一樣的。高延壽、高惠真兵敗降唐後,又向太宗建議:“安市人顧惜其家,人自為戰,未易猝拔。……烏骨城來辱薩老耄,不能堅守,移兵臨之,朝至夕克。其餘當道小城,必望風奔潰。然後收其資糧,鼓行而前,平壤必不守矣。”唐多數將領贊成此議,認為“張亮兵在沙城,召之信宿可至,乘高句麗凶懼,並力拔烏骨城,渡鴨綠水,直取平壤,在此舉矣。”但長孫無忌極力反對,認為“天子親征,異於諸將,不可乘危儌幸。……今建安、新城之虜,眾猶十萬,若向烏骨,皆躡吾後,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後長驅而進,此萬全之策也。”的確,諸將的意見具有一定的冒險性,長孫無忌的說法是有道理的。用兵征伐,很少有萬全之策,戰情隨時變化,戰略原則易於制定,具體戰機則甚難把握,當年進軍關中,太宗力主繞過隋軍堅城直撲關中,如今屯兵堅城之下,卻坐失良機,所以史家評論說“太宗之定天下,多以出奇取勝,獨遼東之役,欲以萬全制敵,所以無功。”但一旦出現長孫無忌所擔心的那種情況,腹背受敵,則會有全軍覆滅的危險。太宗聽從了長孫氏的建議,指揮唐軍繼續攻安市。

唐對高句麗只能速戰速決,陳寅恪先生對此曾有精闢的論述:“中國東北方冀(河北)遼(遼東半島)之間,其雨季在舊曆七月間,而舊曆八、九月至二、三月又為寒凍之時期。……必在凍期已過,雨季未臨之短時間獲得全勝而後可。否則,雨潦泥濘水雪寒凍皆于軍隊士馬之進攻,餱糧之運輸已甚感困難,苟遇一堅持久守之勁敵,必致無功或覆敗之禍”,從上述唐軍行軍攻打之日即可證實此論。唐太宗屯兵堅城,久攻不下而又不願冒險出擊,以至在九月寒凍之期降臨時,不得不無功撤兵。

第二次東征

基本信息

時間:647年3月-648年4月

兵力:4.3萬餘人

經過:647年3月,以牛進達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率兵萬餘自萊州浮海攻遼東,以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兵3000人會同營州都督府兵自新城道攻遼東。李績渡過遼河經過南蘇等城,敗高句麗兵,焚羅郭城而還。7月,牛進達攻克石城(今丹東市石城縣),再攻積利城(今遼寧寬甸縣南的鴨綠江北岸),得勝後引師而還。648年1月,薛萬徹任青丘道行軍大總管,率兵3萬餘自萊州泛海,渡鴨綠江,進攻泊灼城,敗高句麗援軍3萬人,然後勝利返航。4月,烏湖鎮將古神感率兵浮海擊高句麗,首戰勿山得勝。當晚,高句麗軍萬餘人偷襲唐軍,被古神感設定的伏兵擊敗,唐軍完成預定任務後返航。

結果:連敗高句麗軍,焚羅郭城,連克石城和積利城。

評論:

鑒於第一次東征無功而返的教訓,唐軍改變攻堅難以速下的戰法,採用“數遣偏師,更迭擾其疆場,使彼疲於奔命”,然後“不戰而取”。於是,唐軍不斷派遣非主力部隊廣泛襲擊遼東各城。第二次東征即是這個策略的具體體現。因為,唐朝的綜合國力遠比高句麗強大,所以可以與高句麗拼消耗,打消耗戰,並不以攻城略地為目標,而是以消耗高句麗經濟軍事實力,以達到疲憊高句麗之目的。這無疑是一個正確的戰略。

第三次東征

時間:649年

兵力:30萬

結果:由於649年太宗病逝,遂罷遼東之役。

經過:通過一系列的襲擾,高句麗已是疲睏不堪,唐太宗認為收復遼東,攻打高句麗的時機已經成熟,於648年下詔劍南道(今四川)伐木造舟艦,以為征戰之用,同時,擬命長孫無忌為大總管,於次年率兵30萬往攻高句麗。但是,由於第二年唐太宗病逝,遂暫“罷遼東之役”。

評論

第三次東征是一次未遂的軍事行動。這次軍事行動的兵力達到30萬,遠遠超過前兩次軍事行動。如果不是太宗皇帝突然病逝,這次東征行動極有可能獲得圓滿成功。

第四次東征

基本信息

時間:660年3月-662年2月

兵力:平百濟,唐軍10萬,新羅軍5萬。征高句麗,唐軍及諸胡兵總計35萬。

經過:655年1月,高句麗與百濟聯兵入侵新羅北境,攻占33城,新羅王春秋向唐求援。2月,唐高宗命營州都督程名振、左衛中郎將蘇定方率兵擊高句麗。5月,程名振等渡遼水,殺獲高句麗兵1000餘人,焚新城外廓及村落而還。658年6月,程名振和薛仁貴再次出擊高句麗(這就是大家熟悉的薛仁貴征東的故事),在赤烽鎮(今遼寧海城)擊敗高句麗軍3萬人。660年3月,百濟依恃高句麗的支援,數次侵擾新羅。唐高宗決定先下百濟,次屠高句麗,然後滅亡新羅,占領朝鮮半島,於是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率兵10萬討伐百濟,又以新羅王春秋為嵎夷道行軍總管,率其本國士兵5萬人助戰。

660年(顯慶五年),唐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兵10萬攻討百濟。8月,蘇定方自成山(今山東榮城)渡海,百濟憑據熊津江口(今錦江)相拒,被唐軍擊敗。唐軍乘勝水陸俱進,直趨其都城俱拔城(今朝鮮全州)。百濟傾國來拒,被唐軍擊敗,損兵萬餘,俱拔城外廓陷落,百濟王義慈及太子隆逃往北部,次子泰自立為王,據城固守。太子隆的兒子文思率左右越城投降,泰也被迫出降,百濟平定,唐在百濟設熊津等5都督府。(661年百濟舊部起兵反唐,唐將劉仁願、劉仁軌堅守熊津城,唐高宗發淄、青、萊、海諸州水軍7000人渡海增援。百濟王引倭國(今日本)人拒唐軍。663年8月,倭國遂以援助百濟為名,傾全國精銳2.7萬人進攻新羅。劉仁軌所部水軍在熊津江口與日本水軍展開激烈海戰,唐軍4戰4勝,焚毀倭兵船400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倭軍幾乎全軍覆沒,百濟王逃到高句麗的兩個王子率餘眾和倭軍殘部投降,百濟再次被平定。)

唐擊敗百濟後,形成了對高句麗的夾擊態勢。於是決定乘勝滅亡高句麗。660年12月唐以左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浿江道(今朝鮮義州)行軍大總管,蘇定方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程名振為鏤方道總管,4路進擊高句麗。次年1月,唐招募河南北、淮南67州士兵4.4萬餘人趨平壤,以鴻臚卿蕭嗣業為扶餘道行軍總管,率回紇等部兵趨平壤。4月,唐高宗又以任雅相為浿江道行軍總管,與諸將率35萬大軍水陸分道並進。7月,蘇定方首戰告捷,在浿江(今大同江口)擊敗高句麗軍。繼而屢戰皆勝,圍平壤城。9月,蓋蘇文遣其子男生率數萬精兵守衛鴨綠水,契苾何力渡水進擊,高句麗兵潰奔,損失3萬人,餘眾降唐,僅男生逃脫。662年2月,唐將龐孝泰與高句麗戰於蛇水,軍敗身歿。蘇定方久圍平壤不下,又值大雪,解圍而還。

結果:滅百濟國,平壤因久攻不下,時值大雪,被迫撤軍,高麗未平。

評論

唐軍的此次東征,戰果還是頗豐的,先是10萬大軍迅速平定了百濟國,將其地域收歸版圖,接著攜勝利之餘威,數敗高句麗大軍。然而,在平壤城下,唐軍又一次遇到了和第一次東征相同的問題,那就是面對堅固死守的城池久攻不下,當嚴寒到來時又不得不撤兵,功虧一簣。這說明,唐軍野戰的能力很強,唐軍善於在野戰中運用騎兵,但是面對堅固的城池,再精銳的騎兵缺乏有效的攻城器具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第五次東征

基本信息

時間:666年5月-668年9月

兵力:未知,估計在30萬上下。

經過:666 年5月,泉蓋蘇文死,長子男生任莫離支,由於兄弟爭權,鬥爭激烈,男生向唐乞援。唐高宗以契苾何力為遼東道安撫大使,龐同善、高侃為行軍總管,同討高句麗。9月,龐同善大破高句麗,男生率兵來會。12月,唐以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節制諸將。次年9月,李績拔高句麗軍事重鎮新城後,向金山(今遼寧海城東)進軍,同高句麗軍在金山展開會戰,斬殺高句麗軍5萬餘人,盡拔南蘇、木底、蒼岩3城。其時,郭待封率水軍別道進擊平壤。668年2月,李績攻占扶餘城(今朝鮮成川),殺萬餘人,薛仁貴在金山(今四平西南)之捷後也進擊於扶餘城下,一舉克之,扶餘川中40餘城皆降唐。

高句麗泉男建遣兵5萬反撲,在薛賀水(今遼寧亮子河)被擊敗,損兵3萬餘,唐軍進拔大行城(今遼寧鳳城)。李績攻下太行城(今丹東)後,各路軍也一同向平壤進發。各路唐軍會師後,李績率諸軍在鴨綠柵大敗高句麗兵,追奔200餘里,占領辱夷城(今朝鮮永柔),繼而圍平壤城。9月,高句麗王出降,高句麗平定,唐置安東都護府於平壤,分其地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以薛仁貴檢校安東都護,總兵2萬鎮撫其地。不久,唐又將新羅納入版圖。

唐經過長期征戰,終於收復了遼東故地,征服了朝鮮半島。

結果:滅掉高句麗,占領朝鮮半島。

評論

第五次東征,唐軍一舉攻滅高句麗,東征戰事算是劃上了一個句號。此次東征,唐軍抓住時機,利用高句麗內亂,以優勢兵力分別攻占高句麗各戰略要地後,再會師一同發動對平壤的總攻,迫高句麗王出降,盡占高句麗之地。

總評

從612年隋煬帝三征高句麗開始,到668年唐高宗最終占領整個遼東和朝鮮半島止,歷經2個王朝,三個帝王,56年來的八次東征行動才算劃上一個句號。唐朝歷次東征行動和漢武帝平定朝鮮一樣,都是水陸並進,沒有一次完全單憑陸軍行動。但是,半個多世紀來的軍事行動奮戰而來的成果卻終究未能長久保全,實在是令人遺憾。唐高宗平定朝鮮半島後,由於要對付西突厥的威脅,於是將大軍撤出朝鮮,將半島之地全部讓與新羅(因為新羅奉行與唐朝結盟和友好的政策)。這與後來的明成祖80萬大軍南征安南(今越南),將越南納入直接統治版圖之內20年後,其孫卻下詔放棄安南,悉數撤回明軍和官吏一樣令人扼腕長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